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 新方法,舊方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五章 新方法,舊方法

第四十五章 新方法,舊方法

這種資歷一旦遇見不戰火,遇見改朝換代,一般火燒去了,也很正常。

其次,就是即便朝廷這裡有一些資料,但是這些資料,就是周夢臣想要的嗎吧?不是,大明很多資歷,其實就好像這前說的,一斗水六升沙。這種說法。

對不對?大概是對的。準確不準確,自然是不準確的。

周夢臣自然想盡各種辦法去多搞定歷史數據。考古學,地質學方法,也就拿了出來。

周夢臣在這上面知曉的手段,並不是太多。但是最基本的框架還是知道一些的。而今拿出來,加上周夢臣自己的一些思考。也就交給學生了。

其實劉修水測繪水平不錯,他測繪各地都有海拔。只是這些資料,依然遠遠不夠的。

周夢臣教授學生的時候。王世貞也在一邊旁聽。

他聽得很是入神。

他來到徐州,本意是幫助周夢臣的。但是而今看來,他在周夢臣這裡得到本來許多許多。有了很多新的想法,他下意思與自己所擅長的金石之學-聯絡在一起。

金石之學,有一部分就是研究古董的。但是重點在分辨真偽這上面。而考古學卻不一樣。讓王世貞感覺,別開一方天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周夢臣講完課之後,才發現王世貞到了。立即迎了上來。說道:“王兄,你可算來了。”

王世貞說道:“周大人恕罪恕罪。”

周夢臣也聽出來王世貞近乎說笑,他也不在乎。就請王世貞在一邊的涼亭之中落座,自然有人送過來幾碗茶水,周夢臣與王世貞相對而坐。

王世貞首先問周夢臣關乎程大位做到事情,與周夢臣而今做的事情。

周夢臣自然沒有向王世貞隱瞞的意思,一五一十的解釋了。

王世貞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周兄,你一定會成為一代學宗的。”

周夢臣只當是客氣,說道:“謝你吉言了。”

其實王世貞所言一點不虛。

王世貞是什麼樣的人,是一個非常非常驕傲的人。他雖然因為報仇之恩,原因為周夢臣做事。但是,他卻不會因為誇獎周夢臣的。

這不是王世貞的風格。

而今他說這樣的話,就是看出來,周夢臣學術之中攜帶的無窮之潛力,與解決方法地可能。

周夢臣繼續說道:“王兄,黃河志的事情,就拜託你了。”

王世貞說道:“事情雖然有些麻煩,但是總就是能辦成的。只是需要時間,你也知道治史,沒有幾年時間是出不來的。”

周夢臣嘆息一聲,說道:“我知道。”

王世貞說道:“不過,你編纂黃河志的想法,不就是想借鑑古人治水之策。這些事情可以來找我啊?”

周夢臣說道:“找你?”

王世貞說道:“怎麼你覺得我不行嗎?治水我的確不行。但是史書上上的東西,我還是有一點點把握的。”

周夢臣說道:“正好,我有一處不解,漢朝王景治河,令大河一定千年,少有水患,倒是是為什麼?”

這的確是周夢臣一直以來的疑惑。

王景治河黃河上一大功臣,是完全不能忽略的功臣。王景治理黃河之後,從東漢到五代,黃河河道相對穩定,黃河雖然有些問題,但問題總體上不大。比起宋元明清時期的問題,根本不值一提。

既然要學習古代治河長策。周夢臣又怎麼能不去關注王景到底用了什麼辦法。

只是,不知道是時代久遠,還是別的原因。王景治水到底高度評價了。但是具體王景做了什麼,反而雲裡霧裡了。

王世貞來之前,已經做過功課了。畢竟周夢臣想要治水之心,根本沒有一絲絲的隱瞞。王世貞自然提前做好功課。

王世貞說道:“王景治河有成,也是天時地利。黃河水患是近世越發強烈的。在漢唐時期,並不強烈。水中含沙量也較而今少。而當時黃河中下游人口密度,也要少很多。治河之臣,選擇的空間比較大。比之而今要容易治理多了。”

周夢臣點點頭,覺得王世貞所言極是。

別的不說,單單說西北的氣候變化。就可以說明一切,在秦漢之際,陝西還是天府之國。形勝之地,幾乎是得關中則得天下。但是而今,陝西是什麼樣子的?

當年水草豐盛的地方,在宋夏百年戰爭之後,幾乎所有樹木都砍掉了。泥沙俱下。這種情況下,黃河水的含沙量不多才怪。

而黃河也就是在宋代水患嚴重,兩者之間,有沒有聯絡?

雖然周夢臣沒有證據,但是不妨礙他猜想。

王世貞見狀,繼續說道:“不過,在治理黃河上,王景也是有獨到之處的。”隨即說了王景在很多方面的創見,建設遙堤,建立水門,等等。

不過,周夢臣也僅僅是聽聽而已。因為這些技術上的問題,周夢臣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大明河堤計算發展與治水技術的水平是隨著時代進步而進步,王景當初

的手段,當時是很高明的。但是而今卻不見得高明了。

王世貞也知道周夢臣到底想聽什麼。於是,他忽然說道:“ 不過,在我看來,王景最高明的地方,還是他的分水之策。”

周夢臣立即來了精神,說道:“願聞其詳。”

王世貞說道:“大人可知道汴河?”

周夢臣說道:“自然知道,汴河不是開封附近一條直通東南的運河,前宋之際,東南財賦都是透過汴河運來的。”

王世貞說道:“不錯,但是汴河到底是什麼樣的河流,是誰修建的?”

“是王景修建的?”周夢臣聞到。

王世貞說道:“正是。王景在黃河上開了水門,引黃河水入汴。這個水門叫做汴口,分黃河之水。”

周夢臣有些遲疑,說道:“這是黃河不決堤的的原因?怎麼可能,黃河水含沙量這麼高,即便是漢唐之際,含沙量也不會低的,水分則滯,水滯則沉。豈不堵塞河道。”

王世貞說道:“大人說的是正理,但是您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汴河與黃河是不一樣的。從黃河之中清沙,太難了。即便宋人發明了不少工具,依然不大好辦。但是汴河就不一樣了。”

“汴河在宋代成為運河,宋人長期讓汴河保持在六尺水深。以便漕運。所以汴河清沙是很簡單的事情,大不了上封汴口,令百姓下河挑泥。這些河泥,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大好的肥料,百姓也是樂意的。”

“而今王景不僅僅分出一條汴河。王景的策略就是分水殺洪,分流承沙。如此設計,才讓黃河千年不動。”

“這------”周夢臣聽得皺眉。

雖然這一套理論完全出乎周夢臣的預料之外,但是細細想來,不是沒有道理的。只是,與潘季馴主張的束水攻沙的方案,是截然相反。

甚至水火不同爐。

那麼到底誰是對的,誰又是錯的?或者說,誰的方案可取的多一點,誰的方案可取的地方少一些?

周夢臣一時間也沒有答案。

一會兒,他覺得潘季馴的束水攻沙之策,更為方便。但是他隨即一想,又覺得洩洪也是自然之理。而潘季馴的計劃之中,似乎讓黃河直流入海?其中沒有分洪,洩洪的地方,風險有一些大。另外一方面,又覺得純以人力挑沙,效率實在是太慢了。

而潘季馴用水力衝沙,似乎更見高明一些。

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很多事情,當要解決的問題堆在眼前的時候,周夢臣才感覺自己的學識還是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