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三章 風起青萍之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三章 風起青萍之末

第九十三章 風起青萍之末

大醫精誠開刊號,根本就是一本解剖學初解。

解剖圖是以宋人著作,大內秘藏的名義刊登出來,大概有幾十張最重要的解剖圖。剩下的內容,就是對這些解剖的詮釋。有相當一部分理論是來自於周夢臣。當然了,薛已對醫術上要比嘉靖認真多了。

這也說明了,薛已沒有嘉靖那麼好糊弄。

周夢臣一些理論,在屍體上得到了驗證,薛已自然承認。有些理論沒有在屍體上得到驗證。比如心臟的跳動運行機制,雖然周夢臣說的好像真的一樣,但是解剖的都是屍體,面對的都是停止跳動的心臟。很多說法是不能得到驗證。

只能先留下來存疑。

即便如此,開刊號上,周夢臣也是有相當多的貢獻。

同樣有貢獻的還有李時珍,李雲珍,與薛九針。但是薛老爺子沒有讓他們一個人留下姓名。而是獨自一個人署名。

倒不是薛老爺子要貪功,而是薛老爺子看來,這根本不是功,而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薛老爺子畢竟在醫學界幾十年的地位,縱然有些風暴也扛得住。但是他們卻未必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周夢臣在打造這一本刊物上非常用心,用木刻本套印打造了幾十張圖,剩下的都是銅活字印刷的。雖然與後世的刊物相比,是有相當距離的,但是放在當時也算是第一流的水平了。

薛已說道:“價格定下來了嗎?”

周夢臣說道:“暫定一年十兩銀子的會費。已經有數百人預定了,我印了三千冊。並準備,將所有解剖圖單獨印刷成書。”

周夢臣不得不感激嘉靖皇帝的背書。

有了嘉靖皇帝的背書。推廣的時候就方便多了。

這數百人的預定量,其實是整個北京城附近的需求,即便如此一年十兩的會費,就收攏了數千量銀子之多。再加上惠民醫院的一些善款與收入,就足夠支撐這一攤子事情。

在周夢臣想來,如果正是全國全面鋪開之後,只要有三千訂閱。一年三萬兩上下,說不定還能有一些盈利了。

當然了,周夢臣也對大醫會成員做出了限制。

單單的訂閱期刊,並不是大醫會的會員,也不會有九品醫官的榮譽。必須有在期刊上刊登自己文章的經歷,才能有這個待遇。而今大醫會的會員,其實也就薛已,薛九針,李時珍,李雲珍,周夢臣。以及薛已拉攏一些京城的名醫,只有二十幾個人而已。

這大部分對一個九品贈官並不感興趣,倒是可以

用驛傳的權力,比較感興趣。畢竟這年頭很多時候與家鄉通訊,都是要熟人稍待的,真正的是家書抵萬金。這也是在北京的外地人常常抱團的原因。別的不說,誰誰回老家,就能託人家送封書信回家。

所以,單單是為了能送信這一件事情,對於很多人來說未必不行。

當然了,十兩對於尋常百姓並不是一個小數目。這個期刊,天然排除了這些人。

薛老爺子看著手中的樣本,輕輕的摩挲,好一陣子,好像才下定了決心,說道:“發出去吧。”

就這樣一石擊起千層浪。

幾百本《大醫精誠第一刊》到了各種人手中。

嚴世蕃拿著這一本書,給了嚴嵩。

嚴嵩舉著水晶眼鏡細細看了之後,隨即放在桌面上,說道:“周夢臣想做什麼?”

嚴世蕃說道:“父親,這有問題?”

嚴嵩說道:“大有問題,我不敢說將大內所有的書都讀了,但是所有書大體上都是有印象的。這樣一本宋人的醫書,我怎麼沒有印象?”

嚴世蕃說道:“許是父親記錯了,要不我去看看?”

嚴嵩說道:“不用看了,而今大內一定有這樣一本書,只是不知道是黃錦補上的,還是陸炳辦的事情。”

嚴世蕃說道:“父親的意思,這是周夢臣派人將人給-----”

嚴嵩點點頭,說道:“大體是這樣的?”

嚴世蕃皺眉說道:“周夢臣這是為了什麼?”

對於很多人來說,解剖是不可接受的,是有很沉重的道德負罪感。比如薛已。但是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卻是沒有這種感覺的。嚴嵩之所以能在嘉靖手下做這麼長時間。

就是在某些方面,他與嘉靖是相同的。

對於這一件事情,嚴嵩更想知道是周夢臣的用心。這分明是一件大有風險的事情,是什麼原因讓周夢臣參與這一件事情?

這很不明智。

嚴世蕃說道:“要不要將這一件事情給捅出去?”

嚴嵩點著最上面四個“大醫精誠”這四個字,說道:“這是誰的字?”

嚴世蕃看了看,有些不確定的說道:“是御筆?”

嚴嵩說道:“不用去管,紙是包不住火的。這一件事情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但是絕對不能是我們做的。恰恰相反,倒是想辦法拉周夢臣一把。我不知道周夢臣為什麼這樣做,想來也不過是為陛下奉上投名狀。”

“周夢臣對自己也夠狠的。”

嚴嵩理解之中,周夢臣這是要做孤臣的節奏,這一件事情真的曝光了。周夢臣絕對不可能得到士林的接納。也唯有依靠皇權行事了。這是自斷後路的想法。什麼時候嘉靖不滿意了,不用做別的事情,只需將這一件事情翻開,周夢臣就在北京待不下去了。

當然了,有利就有弊。

如此一來,嘉靖對周夢臣的信任,自然會更上一個臺階,甚至與宮中一些太監相比也不差。

而周夢臣的身份與能力,也可以做一些太監不能做的差事。

如此決然的爭寵姿態,在嚴嵩心中也給周夢臣打上了狠人的標籤。

要知道對別人狠,不是真的狠,對自己狠才是真的狠。所以,嚴嵩判斷,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周夢臣都會是嘉靖的寵臣。嚴嵩自然要想辦法與嘉靖面前的紅人打好點好關係。

嚴世蕃說道:“這一件事情父親能看出來,其他人也能看出來吧。”

嚴嵩說道:“但凡在宮中讀過書的,大體都有感覺。不過是不是與我這般確定,卻是未必了。只是他們猜到了又如何?看在御筆的面子上,即便知道了什麼,也會裝作不知道的。”

畢竟能在宮裡看書的,最少是翰林院中人,這些人學問怎麼樣不說,但是作為內閣大學士備選,除卻少部分坐冷板凳,大不部分政治敏感度,是非常高的。大多數時候,是不會亂說話的。

而且嚴嵩為人怎麼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能混到而今的地位,嚴嵩並不是真的一點學問都沒有的。

即便翰林院的人,未必每一個人都如嚴嵩博文廣識。

即便有所懷疑,也未必肯定。

但是同樣有一個人非常之肯定。

他就是現任太醫院使陳寵。

明代對太醫院考核也很嚴格的,進入太醫院是要考試的。身邊是世醫出身也免不了的。而陳寵在正德年間考試的時候,就得了第一。在醫術上雖然比不上薛已,但也是一把好手。

只是在太醫院行醫,很多時候問題不在醫術。而在於醫術之外的事情。

凡是想在太醫院混下去,就要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樣的事情。時間長了,哪怕是再好的郎中,也變成,老油條了。

陳寵就是這樣的。

陳寵當年是薛已的下屬。也算是老朋友了。對於薛已的想法,陳寵自然是要給面子的,他就是首訂數百人其中一員,等第一刊被人送到他手中之後,他自然要先睹為快。看看老上司有什麼新的闡述。

只是一開啟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