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弟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弟子

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弟子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楊宏量的前程了。

參與修歷固然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但還不至於危險到必死無疑的地步。但是這一件事情,乃是欽天監內部,幾乎全體參加的大事,楊宏量如果不參加的話,今後在資歷上,就會有很大的欠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縱然有周夢臣做後臺,在很多事情上,也不是太有底氣的。

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周夢臣對弟子的感情,雖然比不上父母愛子之情,但也要為他們的未來多加籌劃。甚至周夢臣不僅不能多照顧,甚至還要為他安排最艱險的行程。

周夢臣安排楊宏量為其中一個小隊的領隊,從北京南下,一路走陸路,從保定,真定,衛輝,開封,南陽,襄陽,武昌,岳陽,長生,桂林,廣東,海南。可以說是派出所有小隊之中行程最遠。工作量最繁多的一隊。

他們每到一地都停留數日測量經緯度,並測繪星圖等等。

到了海南之後,楊宏量還要在海南多待一段時間。蓋因,地球半球的很多星辰,在北方人看來都在地平線下面的。越往南方看得越多。而海南已經是大明最南方了,在海南自然可以多發現一些南方星辰,並將這些星辰標註在這星圖上。

其他各路,即便是去雲南的。與西北的,去朝鮮的。即便路途遙遠,也不及楊宏量這一隊任務繁重。

周夢臣估計,一兩年之後,楊宏量從南方回來,測量天下的事情也就完成的差不多了。

一想起一路上的艱難,周夢臣對楊宏量的語氣之中就多了幾分和藹,說道:“此去南方,不要太著急,保重身體為要。”

楊宏量說道:“弟子明白。”

周夢臣說道:“你是我弟子之中,第一個出去辦事的人,務必多謹慎些,數字上的東西,是容不得一點差錯的。”

楊宏量說道:“弟子明白。”

周夢臣看著楊宏量,其實楊宏量與周夢臣年歲相仿,甚至比周夢臣還大上幾歲,只是徒徒有一個師徒名分而已。該交代的也都交代了,楊宏量也不是小孩子了,不用交代的事情,也不需要多交代的。

周夢臣拍著楊宏量的肩膀說道:“好自為之吧。”

楊宏量說道:“弟子此去遠赴萬里之外,還請諸位師兄弟與師傅多多保重。”

這一件大事,周夢臣幾乎所有弟子,乃至於外門弟子都來相送了。

劉修水終於忍不住了,對周夢臣說道

:“師傅,弟子想跟隨這三師弟一併出去,還請師傅成全。”

周夢臣微微皺眉,說道:“你為什麼想這樣做?”

劉修水說道:“弟子這麼多天學習治水之道,發現古書之中的治水之法,太過籠統,涉及水性,都是大而言之的,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操作,而做實驗的唯有本朝徐武功,水箱放水實驗。但是依然是大而言之,很多細節並沒有體現。”

“師傅說過,本門做學問,數字是最好的工具。而水利之學,幾乎沒有什麼資料可言。弟子覺得而今治水第一要務,不在於在書桌前空談,而是親自去測量黃河河道。”

“唯有搞明白這些,才能有的放矢,黃河九曲,曲在何處?多少角度?黃河上清而下濁,清者有多清含沙量多少?濁者有多濁,含沙量又有多少,下游有地上懸河之勢,那麼黃河河底與河堤高度差有多大,黃河河底到底有沒有高過附近地面?”

“這些東西,都不是坐在書桌前能夠得到的。故而弟子請命,與三師弟一起出去,也可以為三師弟打打下手,沿途也考察一些各地河流,同時想辦法搞一套測量河道的辦法,方便將來測繪黃河。”

周夢臣聽了劉修水的話,心中有些欣慰,說道:“你能言及於此,可見學問是入門了。只是你而今年紀還小了,等幾年吧。”

周夢臣雖然對劉修水的學問有所長進,明白關鍵所在有些高興,但是依然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劉修水。

一方面是周夢臣對劉修水並沒有報太大的希望。周夢臣對劉修水更多是出於對劉天和的報答。其次,周夢臣知道,測繪黃河水情,乃是一個比測繪星圖,經緯度更加難困難的事情。

楊宏量他們出去,測繪的座標更多是天象,不用精確到某一個地方,也不需要跋山涉水,非要到某一個地方不可。

但是測繪黃河就不一樣。

且不說黃河主幹道,有相當一部分不在而今的大明境內,要到蒙古人的地盤上去。更不要說黃河上游有多少艱險的無人區,想要準確的黃河水情的資料,是一件比這一次測繪天下要艱難萬分的任務。

死上一兩個人,甚至整整一隊人都有去無回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周夢臣才不願意劉修水做這樣的事情,也不相信劉修水能夠做成。

劉修水還想說話,但是周夢臣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了其他地方了。

所有人都到齊了,周夢臣端起酒杯說道:“祝諸位一路順風,早

去早回。”

隨即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其餘的人紛紛飲了這一杯送行酒。

於是數十輛馬車從欽天監出去。總體上來每一隊都有三四兩馬車之多,其中一輛馬車是專門改造過的放置鐘錶之外,其他的馬車都是裝運人員與行禮的,這倒是可以隨便更換的。

周夢臣目送這些人離開,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氣。

等歷局再忙起來,估計就是在所有資料都彙總到北京之後了。

周夢臣心中暗道:“我是時候將心思多放在科舉上了。畢竟明年春闈已經不遠了。”

說起來,距離明年春闈也也就幾個月的時間了。這幾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算短。只是比起周夢臣拉下的課業,恐怕時間是有一點短的。

一起在這裡的瞿景淳似乎看出了周夢臣的心思,說道:“如果你在時文上有什麼不懂,可以來問我。”

周夢臣說道:“那是自然。”

在這方面,周夢臣還是比較相信張居正。

一來是兩個之間的關係親密,二來在他印象之中張居正的科舉成績似乎也不錯。如果太差了,也不可能成為大明內閣首輔中的一員。雖然瞿景淳有榜眼之名,但是在情感之上週夢臣更相信張居正。

周夢臣本人不想太麻煩張居正。

畢竟張居正也是要考進士的。這一次科舉對張居正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

畢竟對於周夢臣來說,科舉這一件事情,不過是錦上添花,即便沒有科舉這一件事情,周夢臣而今的地位也不會太大的變化。但是對於張居正來說,卻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如果張居正考不中的話,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張相,只能成為周夢臣的幕僚了。

如果真這樣了,周夢臣就有些過意不去了。

不過,周夢臣還是將讓選老師的責任,讓張居正為自己斟酌。

而今周夢臣的權力與地位,尋一二名八股名家作為老師,自然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夏言給周夢臣介紹的國子監高拱。還有一些其他官員,或者非官員。只是周夢臣對八股文的世界,還是不大明了。

還是讓張居正這個行內人來替自己來選比較好。

只是周夢臣萬萬沒有想到,張居正一聽周夢臣,又知道瞿景淳說過這樣的客氣話,二話不說,就給周夢臣選定了人選。不是別人,正是瞿景淳。甚至張居正自己也想得到瞿景淳一二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