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打通潼關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章 打通潼關道

第三十章打通潼關道

如果唐時英真的想升官,就不該對上司如此咄咄逼人。唐時英想的更多的是陝西西北,也就後世甘肅寧夏蘭州等地的百姓。

這一帶又與其他地方不同,因為華山大地震引起了鏈鎖地震。以寧夏為中心,很多地方也地震了。當然了,他們地震級數不如華山這邊。人口密度也不如關中,但並不是說他們就沒有損失了。

雖然損失沒有關中這裡大,但正因為偏僻,經濟不發達,很容易成為大明遺忘的角落。最少周夢臣並沒有在這些角落上多少上心。

不是周夢臣疏漏了,實在是與潼關,華陰,等幾個縣,一個個縣城都變成一片廢墟的情況相比,寧夏哪裡損失是小了一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周夢臣說道:“好吧,這五十萬兩,就交給你了。不過,朝廷錢糧有限,陝西關中之外的地方,只有這五十萬兩了,再多一點也沒有了。你能做好嗎?”

唐時英猶豫了一下,說道:“下官從命。”

周夢臣也松了一口,心中暗道:“看上去這個唐時英是一個靠譜的。”周夢臣畢竟不會分身術,很多事情都要分給下面的人來做,他其實一已經下令,讓山西巡撫與河南巡撫賑濟自己轄區之內的百姓,有不足的地方,向他報告。他直接負責的,就是華山腳下,這一圈最嚴重的府縣,多在陝西境內。

周夢臣說道:“對了。陝西都司有多少火藥,全部拿出來,我有用。”

唐時英自然不會不配合。

就在周夢臣處理了西安這裡的事情,帶著幾十車火藥離開西安東去的時候,周夢臣也得到了第一個好消息,那就在戚繼光的監督下,在洛陽知府的支援之下,百里潼關道,終於被打通了。

中原物資進入關中的通道,忠於暢通了。

而且第一批十萬石糧食,也開始起運,在洛陽下船。陸路轉運,正向關中而來。

周夢臣接到徐渭的書信。他估計,一百萬兩弄運到關中一百五十石糧食。並不是一兩銀子僅僅能賣一石五斗糧食,而是中間還有運費等雜七雜八費用,可以說,如果不是徐渭來辦這一件事情,估計,一百萬兩銀子能運過來一百二十萬石糧食就不錯了。

畢竟,黃河航道雖然通航,但是到底不如隋唐之際了,洛陽這邊港口吞吐能力,已經其他轉運能力,都大不如前

,更不要說而今是冬季。並不是糧食下來的季節。

總之,各種因素,糧食價格根本壓不下來。、

周夢臣也做了一個初步的統計,關中一帶受災的百姓,已經超過了一百萬人。甚至更多。至於死傷人數,現在還沒有統計出來一個準確的數字。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固然是死亡人數巨大,更重要的是,大明人口統計數量的底本就差太多了。在大明統計之中,全天下只有六七千萬,但是實際上這個數字是這個的幾倍。而關中這裡人口是整個西北最密集的地方。到底有多少人,在地震之前,都是一個不清楚的事情了。

只是,雖然沒有統計出來死傷多少人。但是下面報告的發掘掩埋的屍體數量,卻是有數字,大概在十萬具以上,再加上很多村落都整體陷入地下,還有很多人根本沒有挖掘。所以,周夢臣估計,地震的核心區域最少死亡有二十萬。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就是關中一帶的生產力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再加上外圍這麼多府縣報災,彙總起來,死傷三十萬之數。估計是有的。

而且這個數字一直在增長之中,地震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是地震留下各種災害還在繼續,別的不說,秦嶺之中很多村落,而今都沒有與山下聯絡,也不知道情況怎麼樣?周夢臣也沒有功夫去山中尋找他們。

一來周夢臣手中的人手也是有限,二來,潼關道的情況,決計不是孤立,說實話,潼關道作為人類使用了千百年的古道,是能通行大軍的道路,並不如一般人想象的那麼狹窄。但是即便如此,這道路還不覆蓋遮掩住了。不得不動手清理出來。

更不要說,秦嶺山中的道路,這種大路小路,地震之後,又是一個什麼樣子。周夢臣都不甘心想象。事有輕重緩急。周夢臣已經派人去探尋周圍道路的問題了。但是實在沒有經歷關照到這些山中小路。

只能祈禱他們自求多福吧。

周夢臣心中暗道:“有了第一批糧食,他們也能安心了吧。”

安民先安心。百姓安心了,其他事情才能做。第一批十萬石糧食,放在數以百萬計,乃至更多的災民身上,其實也吃不了多長時間。但是,百姓見有糧食進關中,就會安心。周夢臣才能做進一步的計劃。

周夢臣想了想,立即傳達了幾個命令。讓潼關,華陰等數縣,立即推舉出來臨時的縣令,直接受周夢臣管轄,並且組

建縣衙,將三個資料要搞清楚,每一縣有多少人,有多少糧食,並且他們糧食安口分配之後,能支撐多長時間,在此之下,才能做到糧食的統一調配。順便放出第一批糧食到了潼關的訊息。

然後給戚繼光傳令,讓他不用來找自己,直接去朝邑。準備炸開黃河。

周夢臣帶著火藥來到這裡的時候。戚繼光已經到了。

周夢臣立即問道:“你去看過了沒有?”

戚繼光說道:“已經看過了。炸掉問題不大,不過,這僅僅是河面上的,至於河下是什麼情況就不知道了。弟子覺得,要多花一點心思,從上面打井。越深越好,才能儘可能保證不留下一些暗礁,只是如此一來,打井的人就太過危險了。”

周夢臣也知道,這座山是土山,他估計時間長了,就會被黃河水沖刷乾淨。但是他依然不能保證,這需要多長時間,會不會有殘留。畢竟要知道,這一段河道,是可以通航的。從潼關一直到壺口瀑布,都是可以通航的。也是秦晉之間的重要交通線,如果這裡留下什麼殘餘,讓這裡的天然水道,變成水上的鬼門關。這損失就大了。

周夢臣說道:“按你說的來辦。每一個打井的人,給銀百兩。如果回不來,官府給撫卹一百兩,與他的工錢一百兩共二百兩,朝廷做保分給他的兒子。養到十八歲。”

戚繼光說道:“老師宅心仁厚。”

周夢臣有些自嘲說道:“這是賣命錢,我還是捨得花的。”

戚繼光之所以這樣說,就是因為這年頭,一條命不夠二百兩銀子,特別是大災之後,不知道有多少家庭窘迫到了極點。到了無路可走的盡頭。十幾兩銀子足夠一個男人拼命了。

人命這東西,說無價的時候,真是無價。但又時候卻是很便宜的。

戚繼光接了周夢臣的命令,親自組織人手土山上掘井。這樣的做法很危險。在河面上露出來的部分還好,但是往下面挖,誰知道是一個什麼情況,挖出水來,還是小事。如果一個不小心,整個土山以挖井地方崩裂開來,這土山上的人,可救一命嗚呼了。

好在戚繼光工作做得足夠細緻。雖然有一兩個工匠落水,好在都是會水的。在冰冷的黃河水中泡了一陣子,好歹是沒有鬧出人命來。經過了數日緊張工作,將火藥都安置在山體內部了。該做的都做好了。該計算的也都計算了,但是剩下如何,就要看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