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三章 北京變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三章 北京變故

第五十三章北京變故

楊博並沒有直接說條件,而是話音一轉,就說道:“北京這十幾日風雲突變,煞是精彩。”

周夢臣一愣,他不得不承認,他在很多事情上,還是比不上很多文官大佬,比如消息傳遞這一件事情。同樣一件事情,從北京到各地的訊息,楊博就能比周夢臣早知道幾日。

周夢臣只能透過驛站來聯絡各地,但是楊博背後有整個晉商的訊息渠道,雖然他無法與大明官方渠道相比,在某些特殊情況之下,卻能比官方渠道更快。

有時候快上一日,就是天地之別。

而很多文官大佬,都是有這樣的渠道的,雖然渠道根植在什麼地方,卻各有不同。

而周夢臣卻沒有。

周夢臣說道:“還請楊兄指點一二。”

楊博說道:“事情很多,一時間不知道從何說起,先說與我有關的吧,我雖然是兵部尚書,但是不能一直在外,兵部事務,還是要有人主持的。宣大總督楊順已經入京,代掌部務。”

周夢臣聽了之後,冷笑說道:“縱然不用楊兄,也應該用許總督,何故用此人?”

周夢臣對這個楊順感觀很不好,非常不好。倒不是說楊順是嚴黨的人。說一句不客氣的話,對於一些有根底的官員,他們才能選擇做什麼黨,跟隨那一位大佬,但是對於底層的官員來說,他們根本就沒有選擇,他們的出身就決定了他們要跟隨誰?否則就是忘恩負義。否則就違背官場道義,裡外不是人,這樣做的下場,請參考李商隱就行了。李商隱一輩子,何其悽慘,不就是因為在官場腳踏兩只船。

對於男人來說,這可是大忌。官場的柴刀比你想象得要兇狠。

所以嚴黨之中,不是沒有能辦事的大臣。但是比例比較少而已,但是楊順是完全不在此列的。

在周夢臣看來,楊順能不能辦其他的事情不知道,但是根本不適合作為邊臣。

周夢臣在大同數年,但是他的上司,與鄰居,也就是宣府巡撫與宣大總督這兩個官職,其實一直在換,更不要說,周夢臣根本不鳥宣大總督,有事直接與兵部聯絡,與內閣聯絡,宣大總督,已經變成了宣府總督。權力大大縮減。

處於制衡的原則,在宣府任職的一直是嚴嵩的人。畢竟周夢臣從名義上是徐階的人,宣府與大同,是北京的兩扇大門,總不

能交給一個人手中。

周夢臣回憶起楊順在宣府做的事情,可以歸納為三件事情,第一搶功,周夢臣畢竟是宣大總督麾下,雖然楊順根本不可能干預大同任何事情,但是一旦周夢臣做出事情來,他都想搶功,即便搶不到功勞,也要撈些油水,簡直是煩死了。而且楊順的搶功,不僅僅在於在周夢臣這個搶功,還在於楊順對下面人搶功,但凡有一點點小功勞,都是必須是楊順的功勞,下面拼死拼活弄出的一點點功勞,都是他的。

第二,是撈錢。

各種撈錢,軍餉,各種撥款,乃至於走私,等等,凡是能賺錢的事情,他都要沾一手。

第三,就是唯嚴世蕃之命是從。為嚴世蕃尋找美女,一度找到大同來了,畢竟大同婆娘名聲在外。

除卻這三點之外,對外是一點戰功都沒有,甚至根本不知道怎麼打仗。如果沒有周夢臣在大同給他頂著,他早就被辛愛給打殘了。

這也讓周夢臣有時候都不平衡,他有時候都想,放開道路,讓辛愛去打一下宣府,好讓天下人看看楊某人是什麼成色。但也只能想想,畢竟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宣府百姓著想一二。

至於許論,而今是遼東巡撫。也是在抵抗土蠻,與遼東女真等各部第一線,可以說整個九邊來看,大明第一大對手,就是土默特部,第二大對手,就是遼東這裡的,遼東要面對的土蠻部,朵顏部,女真各部等等。總之看上去不強,但其實很麻煩的。許論處置得都很得體,雖然沒有什麼大勝仗,但是各部也沒有在遼東站什麼便宜。在周夢臣看來,許論有兵部尚書之才。

在歷史上,隆慶封貢之後,俺答老實了。之後所有大戰都是遼東打的,也成就李成梁的赫赫威名。許論在遼東立住腳,能辦事,可見是有財政的。

當然了,周夢臣之所以看重許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許論是陝西人。周夢臣與韓邦奇搭上線之後,其實就是與整個陝西士紳搭上線了,不管說,許論就是周夢臣的自己人,但是有了這一層關係,更好說話。更容易成為彼此的助力。畢竟在周夢臣這個時候,做不到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更多是要合縱連橫。

周夢臣其實並不知道,因為歷史改變,這兩個人的經歷有些變化。

歷史上就是許論在楊博之後接替兵部尚書的。因為許論之前有兩個功績,第一個功績,修北京外城。第二個就是修

山西邊牆,對抗韃子,斬首數百。第三個功績就是修建大同邊牆,而他也是在嘉靖二十九年俺答兵臨城下之後,被嘉靖迅速提拔的用兵之才。奈何,這個歷史之中,周夢臣光芒太盛,許論功績不足,上面又沒有人,而今還在巡撫任上。反倒是楊順,雖然被周夢臣影響,但是作為嚴黨中堅,小閣老的心腹,自然沒有受到影響。楊順在歷史上做得最有名的一件事情,不是別的,就是殺了沈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了,而今的徐階要比歷史上強大很多,嚴嵩固然是一手遮天,但與歷史上的一手遮天卻有不一樣,畢竟徐階一開始就接受了夏言餘部,然後又有周夢臣這個名將寵臣的支援,與當年徐階兩手空空登上大學士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這種形式之下,嚴嵩沒有心思去折騰沈煉,畢竟沈煉是錦衣衛的人,是陸炳的人。陸炳又是皇帝人,在兩方爭鬥之中,一直處於中立之中。

周夢臣其實也明白,楊博出外的時候,就註定兵部尚書不可能長久空缺,在官場規則之中,這個時候暫代部務的人,就是將來掌管兵部的人。

周夢臣心中暗道:“楊博這個時候提這個?是讓我幫忙幫助他奪回兵部尚書之位?這個我可是做不到啊?”

周夢臣而今在政壇上已經有一席之地了,但僅僅是一席之地。並不代表周夢臣能在六部尚書這樣大事上有說話的機會,即便有,那也是在京師,他在外就是一點影響力都沒有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官員不願意離開京師的原因,因為話語權,在京師,周夢臣用些心力,並不是不能在兵部尚書人選上說話,就好像周夢臣機緣巧合之下,幫助王用賓訂下禮部尚書。

楊博微微搖頭,說道:“周大人過獎了。楊順暫代兵部尚書之事,還是一件小事,還有一件事情,與周大人有關係的,禮部王尚書已經調任南京禮部尚書了。”

周夢臣聽了,微微一愣,嘆息一聲,說道:“畢竟科舉在即,王尚書又沒有根基,這一件事情,其實早有預料了,只是沒有想到這兩件事情居然一起發生了。”

楊博哈哈一笑,說道:“這哪裡是兩件事情一起發生了,還有一件事情也發生了。比起這一件事情,這兩件事情,根本就是小兒科。”

周夢臣一愣,他覺得六部尚書換了兩個,已經是官場大動盪了,難道還發生了其他事情。周夢臣立即問道:“還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