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才子佳人(一)(第一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二章 才子佳人(一)(第一更)

蔡楚生此人,在中國電影史上,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在後世,他被電影界評定為“中國進步電影的先驅者”和“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奠基人”!蔡楚生生於上海,幼年時讀過私塾。不過,他的家境也不過剛能維持溫飽而已。並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之家。

不過此時民國初立,各種樊籠被打破。所以,蔡楚生雖然生在民國之前,但少年時,卻看盡中國的滄桑劇變。思想並不受束縛。

一九二五年,蔡楚生十九歲,已經自立。在汕頭參加了店員工會。因為文青病病入膏肓,所以自己組建起一個話劇社。只是當時喜歡話劇的人並不多,也不過是些青年人而已。只是這些人喜歡歸喜歡,真的能投入大量時間表演話劇的,仍舊是少數。所以,蔡楚生一個人兼任了編劇、導演、演員、佈景、化妝、服裝等等職務。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雖然這劇社中,真正有用的人只有蔡楚生一個,但是蔡楚生仍舊將劇社經營的有聲有色。並招攬了幾個和他一樣文青病深入骨髓的年輕人。

到了一九二六年,上海華劇影片公司到汕頭拍攝外景。由於對汕頭並不熟悉,便找了幾個電影界同仁,希望找到一個能給他們尋找汕頭各種景緻、對汕頭比較熟悉並對電影和戲劇有一定瞭解的人。

而蔡楚生家在上海灘和汕頭都有些人脈,轉彎抹角,這事情便找到了蔡楚生頭上。蔡楚生聞言大喜過望。帶著電影公司的人把汕頭的外景拍了個遍。就此,蔡楚生算是找到緩解其文青病的良藥——電影!

電影對人的衝擊力,其實遠遠大於戲劇。光影交錯中,時間與空間再也不成為人與事的束縛。蔡楚生在幫上海華劇影片公司的人找景的同時,算是在建立起自己在電影界最初的一點人脈。

而此時的中國,拍電影最多的地方,便是上海。此時的上海灘幾乎聚集了所有中國電影的精英人才。所以,對電影心嚮往之的蔡楚生在一九二九年,便毅然到了上海。

這時候的上海灘由於電影行業發展極快,所以,也需要大量的人才。而此時的中國,真正瞭解電影行業的人卻並不多。遠遠不如後世在各大影城外面排隊等著當群眾演員領盒飯的人多。向蔡楚生這樣對電影一知半解,對戲劇瞭解頗深的人,已經算是頂尖的人才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蔡楚生在電影行業找到一兩個職位並非難事。只不過,他畢竟資歷尚淺,一開始也不過只是在上海灘掙扎求存而已。到了上海後,先後任職幾家公司,做過演員、劇務、美工、宣傳、場記、佈景、副導演、編劇等一切和電影有關的工作。

而在這些工作中,蔡楚生的光芒很快的顯現出來。一九二九年,蔡楚生被此時上海灘的電影界達人鄭正秋相中,成為鄭正秋的助理導演和副導演。加入了此時上海灘電影業的巨頭明星影片公司,從此在電影界有了自己的地位。

一九二九年,蔡楚生協助鄭正秋拍攝了《戰地小同胞》。一九三零年到一九三一年,先後協助鄭正秋拍攝《碎琴樓》、《桃花湖》、《紅淚影》等六部電影。

而經過這六部電影,蔡楚生拍攝電影的技巧已經漸趨純熟,可以獨當一面。到了一九三一年夏天,蔡楚生加入聯華影業公司。獨立編導電影《南國之春》和《粉紅色的夢》。而在這兩部電影選角時,蔡楚生曾數次向阮玲玉發出邀請。

此時的阮玲玉已然是聲名顯赫的大明星,對於蔡楚生這種剛出道的新人拍攝的電影,自然不會有什麼興趣。所以,數次拒絕蔡楚生的邀請。

然而,蔡楚生的才氣,完全出人意料之外。一九三二年,由於蔡楚生和他人聯合編導了反應一二八事變,中國民眾抗日的電影《共赴國難》,所以到了一九三三年的時候,蔡楚生參加了中國電影文化協會。成為執行委員。

與此同時,一九三三年,蔡楚生拍攝了一部家庭倫理劇,《都會的早晨》。這部電影雖然有言情的嫌疑,但是仍舊直刺人心。在電影院接連上映十八天之多。算是小小的紅了一把。

而到了一九三四年,蔡楚生獨立編導了代表中國這一個時代電影的名作《漁光曲》!

由於蔡楚生從小生長在海邊,對於漁民和海洋的瞭解極深。所以,《漁光曲》的故事自然被蔡楚生編排的真切動人。而且,蔡楚生對於自己獨立執導的電影要求極為嚴格。《漁光曲》完全採取外景實拍,為了讓王人美等一眾演員熟悉漁民生活,更是帶隊在寧波的漁港接連住了兩個多月!而這部電影的拍攝週期,對比同時期的電影,更是長的驚人。居然有十八個月之久!

一九三四年六月十四日,《漁光曲》在上海灘上映。此時的上海灘正在經歷六十年不遇的酷暑,而這酷暑卻絲毫不能阻擋上海灘民眾的觀影熱情。《漁光曲》在上海灘接連上映了八十四天之久!直上映到酷暑消退,秋風初起!創下的票房更是一個奇蹟!而《漁光曲》的主題曲唱片更是在上市後便被搶購一空。第一批的幾萬張,瞬間售罄。

而《漁光曲》的轟動,並不止於國內。一九三五年,法國作家聯合會副會長德瓦勒重金購買了《漁光曲》的歐洲放映權。一九三五年,二月二十日,蘇聯電影工作者俱樂部在莫斯科舉行“國際電影展覽會”,邀請了二十一個國家的影片參加電影節。

《漁光曲》因為“大膽描寫現實的高尚情調”獲得了由蘇米德斯基頒發的“榮譽獎”。因為事前未曾料到能夠獲獎,所以蔡楚生並未到場。但《漁光曲》卻成為第一個在國際重要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影片!

蔡楚生就此功成名就,名留青史,紅遍上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