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北方有佳人(一 )第一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二章 北方有佳人(一 )第一更

宮本長川這一死,餘生便再也無法和青小藝在香港待下去了。他們離開香港的時間,遠比餘生規劃的還要提前。不過,餘生由於早有打算,所以並不慌張。透過杜月笙買了兩張豪華遊輪的船票,便坐上了遊輪,跟著船一路去往夏威夷。

夏威夷自從美國人在一八九八年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之後,便開始了旅遊業的發展,到了後世,已然是國內各種小資心中嚮往的旅遊勝地。

此時的夏威夷,雖然並沒有後世的那麼繁華,但也確實是個旅遊度假的好去處。有沙灘,有海水,有熱帶雨林,有火山和各種繁茂的生物。有土著和草裙舞,珊瑚礁和椰子樹,陽光熾烈,天空湛藍。

餘生帶著青小藝在國內和日本人爭鬥許久,每日裡都是提心吊膽、小心翼翼。餘生覺得頗為慚愧,這一次去夏威夷,便權當是補了一個蜜月旅行。

當然,也不僅僅是為了度蜜月。此時的夏威夷,是美國重要的軍事基地。其中,尤其以瓦胡島的珍珠港最為重要。從後世穿越而來的餘生,當然知道,在幾個月之後,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人就會偷襲珍珠港!

從此,日本人的逆襲徹底激怒美國人,美國人的孤立情緒將一掃而空,美國正式對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正式拉開序幕。

所以,在度蜜月的同時,餘生打算在十二月七日的時候,給日本人的偷襲拍一部紀錄片。相信以美國人得知珍珠港被偷襲後的憤怒心情,這樣的紀錄片會很容易開啟美國人的心扉。餘生也會很容易進入美國人的視野,並以和美國人並肩作戰,不畏槍林彈雨的姿態獲得這個時代美國人的好感。並藉此好感繼續對抗日本人!

當然,因為後世的大片《珍珠港》和餘生對歷史的興趣,他對日本飛機轟炸珍珠港的行進路線和具體的轟炸地點,都在後世研究的很透,算得上瞭如指掌。餘生會讓青小藝儘量避開這些被轟炸的地方,確保青小藝的安全。

從香港到夏威夷的船程並不近,船將到夏威夷時,餘生和青小藝從廣播中聽到,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大西洋北部的紐芬蘭阿金下海灣的奧古斯塔號軍艦上達成了相應協議。一九四一年,八月十四號,《大西洋憲章》正式公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由英美兩個大國初步達成。

********

在《大西洋憲章》公佈的時候,上海灘租界中人也已經知道了訊息。由於日本是德國人的同盟國。所以,這個《大西洋憲章》雖然並沒有直接指摘日本人,但對日本人而言,也不是什麼好消息。

但是,夜無光並沒有感覺到周圍的日本人有什麼特殊的反應。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平靜的出乎意料之外。

而此時,張善琨帶著一個日本人找到了夜無光,要夜無光一起去車站接一個人。此人名叫李香蘭!

夜無光留在上海灘,自然是和餘生商量好的。無論是他本身和川島芳子在血緣上的關係,還是廖雅權給他建構的親日身份。都讓他自保無虞。並且,有了這兩重關係,夜無光也能更進一步的接觸到日本人本身在上海灘的經營起來的勢力。這些勢力錯綜複雜,隱秘無數。

其中,最讓夜無光感覺出乎意料的,就是川喜多長政這個日本人。

川喜多長政是“中華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日本人稱為“中華映畫株式會社”的副董事長。這個中華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是和滿洲映畫協會同等地位的日本人對中國進行文化侵略的工具。其董事長是汪精衛的心腹,汪偽政府的外交部長褚民誼。不過,這個褚民誼根本對電影工作一無所知,只是個掛名而已。真正在中華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裡說話算數的,就是這個川喜多長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個川喜多長政曾經在德國和中國留學。並且,其父親川喜多大治郎還跟中國有很深的淵源。

川喜多大治郎曾經以陸軍炮兵大尉的身份,參加日俄戰爭。戰爭過後,清廷已經自知對中國的統治無力,所以,開始準備籌建近代化的軍隊。而要建設新形式的軍隊,那麼接受過教育的軍官和教官便不可少!清廷為了能有一支自己能掌握的有力武裝,不惜血本,建立保定軍官學校。並以重金聘請大量外籍教官。川喜多大治郎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這個川喜多大治郎不知出於何種動機,竟然在後來加入了中國國籍,孤身一人留在中國。並且開始替清廷精心培養專業的軍事人才。這一來,便犯了日本人的忌諱。本來日本人在甲午戰爭中取勝,就是押上了全部身家一搏。其勝利來得僥倖至極。而清廷之所以失敗,也是因為缺少現代化的軍隊。所以,日本人是絕對不可能讓清廷出現一支真正的強大的現代化軍隊的。

一九零八年,川喜多大治郎被日本憲兵帶走。幾日後,便傳出死訊。此時的川喜多長政不過五歲而已。所以,幼年失父一事被川喜多長政一直記在心上,不能釋懷。到後來,一九三三年,川喜多長政經過多方走訪,才知道父親川喜多大治郎死亡的真相。自然不會對執行侵略的日本人有什麼好感。至於侵略計劃,自然也會執行的馬馬虎虎。

後世八十年代時,《日本經濟新聞》曾連載之川喜多長政《我的履歷書》。川喜多長政自述道:“我起初並不想接受這份工作。因為我很清楚,軍方對中國的方針和我的想法有著很大的出入。但是,如果我不去的話,就會有另一個人代我去。如果那個人對於日中關係毫無信念與理解,只是按照一部分軍人的想法來行動的話,一定會導致極大的失敗。於是我試著提出了接受的條件。如果軍方不隨意插手,並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放任我按自己的想法來經營公司的話,我去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