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五章 日本崩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五章 日本崩潰

到達東京後,餘生等人才看清,如今經過戰亂的日本的滿目瘡痍。且不說,被轟炸後的東京的遍地廢墟,就是在街上匆匆走過的日本人,也大多是形銷骨立,面黃肌瘦,彷彿餓死鬼投胎一般。走起路來一步三晃,飄飄蕩蕩。一看就知道是好長時間沒吃飽飯了。絕對沒有需要減肥的顧慮。

其實,日本經濟的崩潰,並不是在美國人大規模轟炸日本之後。日本經濟的崩潰,早在戰爭中期,一九三八年的時候便開始了。日本人的侵略戰爭,只能保證其短暫的富足。日本人最富的時候,就是甲午戰爭結束的時候。

明治維新開始後,日本還很窮。雖然傾盡國力,向西方學習了許多先進知識,近代的工業發展,基本上了然於胸。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錢,各種經濟發展,工業體系建設全是空談。

到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開始之前,日本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不到五千萬兩白銀。為了籌集甲午戰爭所需的物資,日本政府透過動用財政積蓄,發行政府公債和獲得民間捐獻的方式,籌集到了兩億三千萬日元。約合白銀一億五千萬兩。

這些錢,只夠維持八個月的戰爭。如果甲午戰爭拖得時間長一點,哪怕中國和日本保持個平手。日本的財政也會就此崩潰掉。那時候,就不是中國賠償日本了,而是日本人思考怎樣在還債的同時,支付對中國的戰爭賠款了。隨後的日本崛起也不會出現。可惜,清廷選擇了一個豬隊友指揮甲午戰爭。甲午海戰,北洋水師,一戰而沒。

透過甲午戰爭,日本人不但獲得了三個億日元的純利潤,還獲得了控制中國臺灣的權力。一時之間,日本朝野上下一片歡呼。當日本天皇詢問首相伊藤博文日本的財政狀況如何時。伊藤博文回答道,如今的日本各界,都感到無比的富裕……

透過戰爭,日本一夜暴富,並以從中國獲得的鉅額戰爭賠款為基礎,制定了“戰後財政十年計劃”,日本政府的財政規模迅速擴大,到了一八九五年,日本政府的財政支出,就比一八九四年翻了一番。到了一八九九年。更是達到近四億日元。

這些錢被用在各種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上,軍事支出,也大大增加。戰爭從此成為日本人暴富的手段。日本人將本逐利,在消化了清廷的戰爭賠款之後,開始逐步擴張。一九零四年,與沙俄開戰。獲得了原本沙俄在中國東北的權益。

但是日本社會並不滿足,甚至因為沒有獲得直接的賠款,還聚集了幾萬人在東京街頭鬧事。隨後,日本人在中國的經營。開始獲得巨大的利潤,日本人在消化這些利潤強大自己的同時,也準備讓自己的勢力更進一步。

一九一四年,日本人藉口一戰。參加了對德國的戰爭。派兵攻佔了原本屬於德國人勢力範圍的青島和膠濟線鐵路,並順手佔據了太平洋諸多島嶼。原本,德國人在中國的駐軍便不多,日本人驅逐德國駐軍。也沒花多少工夫。但是,這一場戰爭,日本人的獲利卻極大。

除了佔據了大片的勢力範圍之外。因為是一戰的戰勝國,和歐洲各列強的關係變好,從歐洲各國獲得了數量極多的戰爭訂單。從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九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陡然翻了一倍!

不過,日本人暴富的手段,也只有這麼多而已。受到華盛頓條約限制,沒有了戰爭,日本人的經濟發展便陷入停滯。或許是因為作惡太多,日本的報應也紛至沓來,一九二三年,日本關東大地震,災難使得日本人損失達九十億日元之多,這時候的日元,還沒後世那麼不值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日本人勵精圖治,經過五六年的時間,將經濟勉強恢復起來後,一九二九年,全球經濟危機又出現了。這場幾乎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將日本的經濟拉向深淵。兩年內,日本人的出口下降了百分之七十六,進口下降了百分之七十一,工業總產值下降了三分之一,農業總產值下降了四成。有近半數工廠停工,近半數工人失業。大量的流浪漢無處可去,便到中國來討生活,史稱日本浪人,臭名名載史冊……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黔驢技窮。只能選擇以戰爭來解決國內的問題,轉移國內的矛盾。畢竟,在幾十年內,日本一而再再而三的透過戰爭暴富。所以,時隔兩年,即一九三一年,日本關東軍便策劃了九一八事變,迅速的佔據了中國東北。大量在日本沒有土地的日本人,被移居到東北。日本當局的計劃是伍百萬人,史稱“移民百萬戶”計劃。除了想要將中國東北日本化,佔據土地外,還進行了大肆的掠奪。各種礦產和糧食,被源源不斷的運回日本。

自日本人佔據了東北之後,從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七年,日本依靠從中國東北掠奪來的資源,讓經濟迅速恢復。這五年中,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竟然增長了一點五倍之多!日本國民生活也獲得了極大的改善。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經驗,日本人全都眼紅了起來。連續不斷的從中國的掠奪,不但讓日本人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經濟危機,而且,獲得的資源,讓日本人迅速富足起來。而且,這幾次掠奪還都只是傷及皮毛的掠奪。即便是佔了東北,也不過是讓中國人身上掉了一塊肉而已。這一點皮毛和一塊肉,都有如此效果,如果把中國佔了,那麼日本人豈不是從此衣食無憂了麼?

有了這個邏輯,再加上日本上層對於底層民眾的洗腦,日本人很快便狂熱了起來,戰略意圖從佔據中國,逐漸擴大到佔據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幾乎不需要太多的煽動,想發財和過好日子的日本民眾便瘋狂了起來。對軍隊的支援,基本上成為日本民眾的本能。一九三七年,日本人的財政收入是四十七億日元,而軍費支出。卻高達三十三億日元!

財政得以正常運轉,全靠日本民眾瘋狂參加的戰爭儲蓄和購買的戰爭公債。

不過,日本人的掠奪計劃和暴富計劃,並沒有因為一九三七年對華戰爭的正式開始,而順利進行。財富這個東西,雖然在和平時期,可以是金銀珠寶,古玩字畫,房產等等。但是,到了戰爭開始的時候。所謂的財富,只有寥寥幾種而已——糧食,武器,人口,醫藥,棉麻,礦產……

日本人固然是從中國掠奪了大量的文物典籍,古玩字畫,金銀珠寶。可是這些東西。在戰爭的時候,根本沒用。日本人雖然迅速的佔據了中國的東南沿海等大都市,但是,這些地方缺少的。恰恰是原產於鄉土的糧食、醫藥原料、礦產棉麻和人口等等大宗資源。

此時的中國,城鎮化還基本沒有開始。農村的人口總數,遠遠多過城市。而武器之類的東西,日本人就更不敢指望從中國弄到。中國自近代以來。就不是軍事強國,武器更是參差不齊。遠不如日本人的制式裝備。

而且,中國人對於日本人交通線的破壞。成本小,而效果大。幾顆手雷和地雷,就能讓一段鐵路或者公路陷入遠比爆炸時間長的癱瘓。所以,大宗的掠奪,根本沒法實現。即便日本人能控制城市周邊的一些鄉土,這些地方的產出,也大多只能滿足日本人控制的城市所需。

所以,即便日本人從中國掠奪了許多,也一時無用。不能變現的暴富,反而成為日本人的負擔。到了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八日,日本政府頒佈《國民精神總動員基本方針》,開始實施消費品配給。到了一九四一年,日本人對國內民眾的配給,已經壓縮到了一個危險的地步。普通民眾每日配給的主食大米或者麥類,只有三百三十克,普通人的主糧,實際上已經變成了地瓜和土豆等薯類雜糧。實際上,和中國抗日民眾吃的差不多。

到了一九四三年,日本人的經濟終於崩潰。日本政府,開始以節儉為名,禁止普通民眾在家中洗澡,只許泡澡堂。為了蒐羅能用的金屬制造武器,將街頭的鐵質路燈座拆除,換成了木質的,甚至連普通民眾家的鐵質門把手和多餘的鐵鍋鐵桶都要徵集……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對普通民眾的食物配給,也迅速的下降到三百克。日本人從此開始忍飢挨餓。然而,即便是如此節衣縮食,前線部隊的供給,也很難保證。幾乎所有的日本部隊,都接到了“自活”的命令。要求部隊自己就地解決自己的給養。

這讓中國敵後抗日根據地,和各地的游擊隊非常不滿。畢竟,原本,這些以打劫日本人為生的中國人,改善生活就靠日本人送糧了。戰爭初期,打劫日本人,不但能獲得被服,槍支彈藥,和日本兵腳上穿著的牛皮鞋。還能打劫來牛肉罐頭,壓縮餅乾,麵包,糖果和日本特產的鹹魚。

這些東西,在以地瓜和玉米為主食的老百姓和游擊隊眼中,可都算是奢侈品。打劫一次日本人,夠部隊舒舒服服過好長時間的。可是自一九四三年之後,這些東西便越來越少。打劫一次日本兵,除了能搶點槍支之外,別說肉罐頭了,連乾糧都搶不了多少。

至此,老蔣以空間換時間的策略基本上成功。後世很多人質疑,如果沒有美國人的幫助,中國人是否能將日本人驅離中國。並且,有大量的人認為,如果沒有原子彈,中國人的抗日戰爭還要進行個十年八年。

但是,實際上日本人的經濟根本就堅持不了多少時間。雖然中國也產糧,而且土地廣大。但是,由於戰爭,勞動力大量死亡,糧食的產量非常有限。即便有糧食產出,但凡收糧食的時候,敵後抗日的人都會千方百計的破壞日本人的徵糧。並將大量的糧食搶到自己手中。

所以,即便日本人在中國反反覆覆的徵糧,也沒徵集到多少。即便是在東南沿海,這些土地肥沃,產糧極多的地區。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的軍力在缺少供給的情況下,日漸消退,而中國人,隨著第二代的成長,抗日的力量逐漸壯大。

到了一九四五年,雖然在中國的日本人看似勢大,但實際上,也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即便沒有美國人轟炸日本本土,一旦後勤過了崩潰的臨界點,百萬日軍崩塌可能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這麼說,並不是沒有根據。以傷兵論。在戰爭初期,很多日本傷兵都被視為英雄,有良好的治療,和充足的給養。但是,到了一九四五年的時候,日本兵一旦在中國負傷,就只能送進後方醫院,靠喝稀粥過日子等死或者變成殘廢。因為,傷口的炎症,在沒有青黴素治療的情況下,後果會變得非常嚴重。實際上,日軍醫院中的死亡數已超過戰場陣亡數!大部分日本兵只能選擇輕傷不下火線,因為不去後方醫院,或許還有一條生路可言。

這種情況在一九四五年看來,似乎還是少數,但是由於後方供給的跟不上。如果再過個一兩年,這種情況便會變得極端嚴重。而且,在傷兵得不到救治,後勤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士兵的士氣也會崩潰。全線崩塌只是遲早的事情。

所以,只要在與日本人對峙的基礎上,將日本人的後勤補給線切斷。即便沒有美國人,三五年之內,佔據中國的日本軍隊必然崩潰。那時候,這些日本兵,可就不是遣返國內的命運了。

而日本國內也會餓殍遍地。正如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前夕,日本財政官員所說:“(如果再熬一個冬天)國內只會剩下兩種人——死人和瀕死的人。‘一億總玉碎’真要實現了!”

如果是這樣,日本這個民族便不會在後世存在。話說,這些日本人太著急投降了,要是緩個三兩年該多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