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章 交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章 交鋒

梅汝璈乘勝追擊道:“如果不按照體重排座次,那麼我認為,唯一公平的排座次方式,就是按照《日本受降書》的簽字順序。我一點都不希望我們的國際法庭真的變成拳擊場。”

拳擊場這個比喻,反諷意味極重。每個法官都能聽懂。威伯爵士無奈,只能避而不談。暫時擱置了這個爭議。

澳大利亞的法官兼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庭長威伯爵士,雖然在審判中對中國保持了足夠的尊重,但是從各種細節可以看出來,身為澳大利亞人的威伯,對中國人的感官一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原因多種多樣。但有一個重要因素,卻很明確。澳大利亞,也曾經有過排斥華人的行動。並且,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

華人進入澳大利亞,最初還是在清朝中後期。大約在一八三零年左右,澳大利亞的牧羊業開始發展,但與此同時,澳大利亞並沒有太多的勞動力。歐洲人仍舊視澳大利亞為尚未開化的蠻荒之地,而土著人被殖民者該驅逐的驅逐,該殺戮的殺戮,沒剩多少,也難以同化。

所以,華人勞工便成為的澳大利亞農場主和牧場主的首選。然後,華人便發現澳大利亞這塊尚未開發的蠻荒之地,是難得的風水寶地。

在一八五一年,澳大利亞墨爾本旁邊發現金礦的時候,大量華人偷渡出海,移民澳大利亞。到了一八五九年,偷渡到澳大利亞的華人總數,便達到四萬兩千餘人。這些華人,在澳大利亞找到了國內難以得到的工作機會。

所以,許多華人勞工工作起來非常賣命。吃苦耐勞,勤儉節約。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掙下一筆錢後。衣錦還鄉,榮歸故里。

有了這個目的在,這種質優價廉的華人勞工很快便搶去了原本屬於澳大利亞白人礦工的工作機會。一八五四年,維多利亞金礦區白人礦工集會,決定將華人礦工驅趕出礦區。隨後成立的“金礦皇家委員會”,於一八五五年六月透過排華法案。

這個法案不但對華人進入澳大利亞的數量進行了限制。而且,還設立了華人入境後的人頭稅。由於排華法案的正式透過,華人礦工的處境越發艱難起來,大量的財物被搶劫,並且無處申訴。

而且,維多利亞地區當局還呼籲新南威爾士和南澳地區共同排華。一八五七年,南澳大利亞地區,和新南威爾士地區也先後透過了排華法案。

這些法案直到十年後,金礦枯竭。才被廢止。然而,這種事情,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當一八七五年,金礦在昆士蘭帕爾墨河被發現後,華人再次蜂擁而至。

這些華人勞工知道機會難得,所以,不會放過每一盎司礦渣。正如當時澳大利亞人對華人礦工的描述——(他們)與世無爭地在別人採過的金礦裡挖掘礦渣。

由於華人勞工的耐心與勤勉。這次淘金讓眾多華人勞工收益巨大。

所以,衝突再次發生。一八七七年。澳大利亞昆士蘭正式透過《限制華人移民法案》。甚至原本已經被僱傭的、與淘金無關的各大公司的華人勞工,也被逐步解僱。

這一次的排華事件歷久綿長,在一八八四年四月,維多利亞地區發生阿富汗號船隻滿載華人事件,被視為違規後,一八八四年六月。第二次大洋洲殖民區區際會議透過決議,決議規定——任何船隻五百噸只準載一名華人入澳;並且禁止華人在殖民地移居。

從此時開始,排斥華人成為澳大利亞的基本國策。澳大利亞全境,全面排華。可即便如此,數以萬計的華人。仍舊在澳大利亞艱難的存活下來。

中國人文化上的包容性,使得中國人在面對其他文化時,將這種包容性迅速的轉變為適應新環境的能力。這些華人在澳大利亞紮根後,開始從事傢俱製造業,蔬菜種植業,和一些其他的商業活動。

這個時候,中國人傳承數千年的文化給了他們強大的生命力。在自然經濟,男耕女織的時代,許多中國家庭中的男子,都要學習一些簡單的木工活。因為學會後,就可以省下大量僱傭他人所需的費用。這種習慣一直傳承到後世。

所以,移民澳大利亞的華人,大多都有些木工的底子。學習木工和傢俱製造,很容易上手。並且因為吃苦耐勞的天性,競爭力強大的不可思議。逼得澳大利亞的白人不得不成立一個名為“傢俱製造業反華聯盟”的組織,用以阻止華人在傢俱製造業上的發展。

不過,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歧視與反對,最終被經濟規律所擊敗。在雖然白人勞工不喜歡華人,但是白人老闆卻非常喜歡。正如他們所形容的那樣——“他們很少找麻煩,你能放心他們所幹的活。”

因此,這種排華雖然存在,但是華人卻能在此異國他鄉生存下去。直到後世華人在國際上越來越強大之後,澳大利亞這種對華人的排斥,才逐漸消失。

當年餘生購買澳大利亞的土地和礦產,也是因為有沙遜的面子在,才得以成功交易。如果當年是餘生自己去買。還不知道要受到多少刁難。而餘生派駐澳大利亞的人,也是因為澳大利亞人並不看好這幾塊地方,才能獲得相應地方的採礦特許權。

當然,如今的餘生在混跡好萊塢,成為世界知名電影人後,再也不敢有人小覷。又是另一回事了。

是以,餘生對澳大利亞人,並無太多好感,給這個庭長添點亂,也成為應有之義。餘生讓夜無光買通了日本一家新聞媒體的記者,並讓這個記者以詼諧的口吻,寫了一篇報道。

這篇報道以諷刺的手法,將澳大利亞華工所受到的排斥和歧視,表現的淋漓盡致,從一八三零年。到一九三零年,這百年間華人所受到不公正待遇細細數落了一遍。並配上了梅汝璈和威伯的照片。

最後來了一句——不知道威伯會不會給這個華人法官以公正的待遇呢?

這篇報道看似是一篇歷史考證,類似於後世論文,但是,最後這句話足以讓威伯惴惴不安。如果梅汝璈在座次爭執上,出現任何一點問題。並憤而辭職。那麼威伯便無法向各方面交代。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公正性也將受到質疑。

這是美國人絕對不允許出現的狀況,因為這等於質疑美國。到時候,美國人不讓威伯滾蛋才是怪事。

另外,這篇文章頗有挑撥同盟國之間關係的意思,很得日本上下的歡心。所以,雖然這家報社和這個記者都受到了美國人的警告,但是,日本人卻視其為英雄。層層遮掩中,將此人庇護下來。

不過。事情還是如歷史一樣發展。威伯還是想為封自己為爵士的大英帝國爭取一下。

一九四六年,五月二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正式開庭的前一天。威伯準備迂回前進,讓梅汝璈妥協。

一九四六年,五月二日,當梅汝璈正在辦公室閱讀檔案資料時,工作人員通知梅汝璈:“梅先生,今天下午四點鍾。舉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開庭儀式預演,請務必按照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著裝要求出席。會有記者到現場拍照。”

梅汝璈沒有聽到調整坐席次序的通知,心中便有了譜。在下午,在十一位法官預演之前的會議上,威伯果然說道:“因為明天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要正式開庭審判,所以,現在我們做最後一次彩排。下面。我宣佈一下法官座位的排列次序。”

“美國、英國、中國、蘇聯、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荷蘭、印度、紐西蘭、菲律賓。”

梅汝璈聽完後,合上筆記本,調頭就走。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這個舉動非常出乎威伯的意料之外。他從來沒有想到梅汝璈的態度居然有如此堅決。

威伯不得不追到梅汝璈的辦公室,對梅汝璈說:“梅先生,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你聽我解釋。請你冷靜一下好麼?”

梅汝璈道:“我聽著,你說吧!”

威伯解釋道:“美國法官和英國法官坐在我的左手和右手邊,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對英美法系的程式更熟悉一些。這只是為了工作上的便利而已,絲毫沒有任何歧視中國的意思。”

梅汝璈白眼一翻,這番話只能騙小孩子。誰都不是傻子,只要座次一定,誰都會知道這其中是什麼含義。這番解釋,難道要一個人一個人的去說麼?

他對威伯道:“恕我直言,你我都清楚,這裡是國際法庭而並不是英美法庭。所以,你的這個解釋並不成立。我認為,沒有必要這樣安排!”

威伯回應道:“梅先生,那你能否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呢?你想想,現在你們國家的法官來自於英國或者美國,而不是俄國,這對你將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這段話,威伯仍舊是從便利工作的角度去說。

梅汝璈卻並不被威伯所忽悠:“威伯爵士,這是對我的侮辱,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必須鄭重的說,我來東京並不是為了愉快。我的祖國,遭受了日本長達五十年的侵略!”

“對於中國人而言,審判日本戰犯,是一件嚴肅沉重的任務!而不是用來愉快的事情!”

威伯黔驢技窮,只能威脅梅汝璈道:“我也必須再次提醒你,這個座次安排,是盟軍最高統帥的意思。遺憾的說,如果你拒絕的話,中美關系可能會陷入不愉快。你們的國家也未必會同意你做出這種爭執。”

一般來說,威脅他人的人,其實都是無力實現某件事情,或者實現後自己的損失比較大,不願意承受。所以只能用威脅這種手段。屬於明顯的紙老虎。

所以,梅汝璈堅持道:“我拒絕接受這種不合理的安排!在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中,中國受到的侵略最深,抗日戰爭時間最長,犧牲最大!而反觀英國人!卻只是一味的對日本忍受和妥協!中國絕不能接受,在這場審判中,中國的法官座次排在英國人之後!”

“我認為中國的其他人也絕不會同意!我甚至懷疑,這是否是盟軍最高統帥做出的決定!”

其實,麥克阿瑟哪有閒心管這些事情。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的排座次問題,還真就不是美國人的意思,而是澳大利亞名義上的老大英國人的意思。威伯自作主張,梅汝璈洞悉真相,反將一軍。

威伯當即便有些慌亂,這件事情要是鬧大了,報紙上所說的可就全都成真了。對美國人也沒法交代,畢竟這是節外生枝。

所以,威伯對梅汝璈道:“梅先生稍等,我去和其他的幾位法官商量一下。”

梅汝璈自己穿自己的衣服,絲毫不搭理威伯。威伯只能許諾道:“我十分鐘以後,就給你答覆!”

雖然威伯許諾的是十分鐘給答覆,但實際上,梅汝璈卻等了幾十分鍾。

幾十分鍾後,威伯敲門而入,對梅汝璈以宣判的態度說道:“梅先生,很抱歉,又讓您失望了!我們一致認為,今天只不過是一次彩排而已,是非正式的!我們只是先拍一些照片而已,今晚我們還會再討論一下有關明天正式開庭的座次排序問題。”

威伯的這一招叫做造成既定事實。一旦梅汝璈被他表演出來的低姿態所忽悠,那麼,中國人在英國人之後的座次排序,便會被世界所知。先拍一些照片,絕不僅僅是拍一些照片而已。

到那時候,國際影響已經形成,再調整座次已經不可能。這個問題也不會再拿出來討論。

梅汝璈當然知道威伯的用意,所以,只能用出殺手鐧:“威伯爵士,我也要讓您失望了。這樣的座次安排,我絕不會出席。”

“全世界的攝影記者和新聞記者,現在都在審判大廳,你們必定要進行相關報道。所以,我絕不能出席。一旦這些照片和報導傳到中國,你知道將會是什麼後果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