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二章 遇刺奧斯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二章 遇刺奧斯卡

大河內正敏暗自忍耐,青小藝一眾女子卻不會就此罷休。青小藝對大河內正敏道:“大河內正敏先生,我想,你搞錯了一件事情。日本人徵集慰安婦的暴行,並不僅僅是對日本本國民眾。”

“對於中國、朝鮮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的民眾,這種暴行更甚。雖然,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中,已經確定了你們的罪行。但是,我從來都沒有聽到,日本人親口承認這項罪行,並為此承擔責任。”

“藉此機會,我等女子,希望大河內正敏先生督促日本上層承認相關罪行,並承擔相關責任。不僅僅是對本國或者其他亞洲國家受到日本慰安婦政策的女子承擔責任,而是要廢除這項制度。將這個損害女性權益與尊嚴的政策,徹底放棄!”

大河內正敏看了以青小藝為首的鶯鶯燕燕一眼。回頭問餘生道:“餘先生,這是你的意思麼?”

餘生也沒有料到青小藝有這一出,不過,清水石瞳等人,在出演《拉貝日記》之前,便和餘生打過招呼,所以餘生自然會表示支援。

餘生對大河內正敏一笑。說道:“內子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當然,這個條件不在我們剛才談的條件之中,不過,內子手中掌控的產業,可並不比我少。我勸大河內正敏先生,還是仔細考慮一下內子以及這些受你們欺壓的女子的建議才好。”

青小藝嬌斥道:“這件事情和我丈夫無關。如果天皇不向公眾宣佈,放棄日本的慰安婦徵集傳統。並對已經造成傷害的人做出補償,那麼,一個月之後。日本人不但吃不到糧食,而且連魚都不會再有了。”

大河內正敏一笑:“大日本帝國可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國,這件事情恐怕不容易去做。”

青小藝也笑道:“但是,如今日本幾乎所有的漁船,以及將近八成的近海養殖場,和養殖公司,都已經被我掌控。日本人又能從剩下的這兩成近海養殖場中。獲得多少補給呢?”

“而且,我相信,即便是盟軍總部。也是會正視歷史,督促日本為自己曾經做過的錯事道歉的。”露西在旁邊幫腔。

大河內正敏聽青小藝如此說,也是勃然變色。他也沒想到如今的日本經濟,居然如此孱弱。最重要的糧食行業和漁業。最重要的食物來源。居然全都掌握在中國人手中。

不過,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大河內正敏壓住怒火,對青小藝道:“這件事情,我會回稟天皇陛下,想來天皇陛下會認真考量青夫人的建議。”

青小藝也不為已甚,對手下圍攏來的近百名女子做了個手勢,讓手下的這些女子。為大河內正敏讓出一條離開的道路。

在大河內正敏將餘生和青小藝的條件轉述給日本上層後,日本上層即刻掀起了軒然大波。有一部分日本上層的人認為。餘生這是在名目張膽的欺侮已經戰敗的大日本帝國。不僅不能答應,而且,要儘快除掉餘生,以免日本人的糧食掌握在一個中國人手中。

而大河內正敏等人,卻認為,不妨答應餘生的條件。畢竟,餘生的身後,不僅僅站著美國人和中國人,現如今甚至還有一部分日本人。一旦這個勢頭發展下去,餘生甚至會得到日本民眾的支援。天皇的地位,就會動搖。

所以,不妨以主動的姿態,答應餘生的條件。不給餘生拉長戰線,宣傳自己,收攏人心的機會。

兩方爭執不下中,餘生卻不急躁。在等待日本人服軟的同時,飛了一趟美國。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四日,第二十一奧斯卡金像獎在美國洛杉磯梅爾羅斯大道,電影學院劇場舉行。主持頒獎儀式的,是羅伯特·蒙哥馬利。

正如餘生記憶之中那樣,這一屆的奧斯卡,並沒有什麼能名留後世的作品存在,他的《拉貝日記》,幾乎可以橫掃這一屆的奧斯卡金像獎。

只有一部電影,稍微阻擋了一下《拉貝日記》的腳步。即,在真實歷史上,第二十一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大贏家,一九四八年,由勞倫斯奧利弗執導的《哈姆雷特》。

如果按照真實歷史,這部《哈姆雷特》囊括了第二十一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藝術指導(黑白)、最佳服裝設計(黑白)、最佳配樂(劇情、喜劇類)等數項大獎。

但是,在《拉貝日記》面前,這部《哈姆雷特》只拿到了最佳男主角、最佳藝術指導(黑白)和最佳配樂(劇情、喜劇類)三個獎項。最佳影片變成了餘生的《拉貝日記》。

平心而論,這部《哈姆雷特》的所有力量,並不來源於導演勞倫斯奧利弗,即便他是最佳男主角的獲得者。這部《哈姆雷特》的所有力量,幾乎全部來源於莎士比亞的原著。

《拉貝日記》對於人性的思考,在餘生的處理下,呈現出一種善惡分明對立的狀態。但是,非常尊重原著的這部《哈姆雷特》,對於人性的思考,卻是全方面的。

諸如莎士比亞對人的定義:“人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優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又或者全劇最經典的那一段句子:“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透過鬥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

勞倫斯奧利弗並沒有左右莎士比亞作品的力量。如果說,這部《哈姆雷特》的長處。只不過是以勞倫斯奧利弗為首的一眾演員,將劇中許多角色刻畫的很到位,說的通俗點。就是演的不錯。諸如勞倫斯奧利弗的哈姆雷特和簡西蒙斯的奧菲利亞。都是後世電影史上的經典。

縱然在這部電影結束後,半個世紀內,世界上有數十部《哈姆雷特》,也沒有人的演技能超越這兩人對於角色的詮釋。

而哈姆雷特,本身就是代表著莎士比亞那個文藝復興的年代中,人覺醒自身存在的最有力的人物。幾乎集中了莎士比亞那個年代關於人的所有思考,自然蓬勃有力。足以支撐起一部數百年之後的電影。

餘生在後世看過的《哈姆雷特》。是朱生豪版的。此人和其夫人宋清如,也是民國時候的一對傳奇情侶。

朱生豪此人,是出了名的短命才子。天妒英才。此人生於一九一二年,少年時便顯才學出眾,所以,被保送至杭州之江大學深造並享受獎學金。

在進入大學後。朱生豪的文藝才能被完全打磨出來。被其師夏承燾評價為——“閱朱生豪唐詩人短論七則,多前人未發之論,爽利無比。聰明才力,在餘師友間,不當以學生視之。其人今年才二十歲,淵默若處子,輕易不發一言。聞英文甚深,之江辦學數十年。恐無此不易之才也。”

一九三五年春,朱生豪開始翻譯莎士比亞戲劇。道一九三六年八月。朱生豪譯成莎劇《暴風雨》第一稿。隨後,又翻譯出《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九部莎士比亞名作。

可惜的是,此人生不逢時,一九三七年日本人入侵上海時,戰亂中大量的譯稿遺失。隨後再次翻譯。然而,到了一九四一年日本人佔領上海灘孤島時,再次翻譯出來的稿件和歷年創作,也丟失了。

到了一九四二年五月一日,朱生豪與妻子宋清如在上海結婚後,翻譯工作才穩定下來。數次遺失稿件,對於翻譯文字而言,其實並非壞事。畢竟,只有當語言經過數次打磨之後,翻譯才會顯得純熟而貼切。也正因為這數次遺失重來,朱生豪的譯本,才會有讓後世眾人都歎為觀止的質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朱生豪在後世,是中國較早翻譯莎士比亞文字,並且翻譯數量最多的人。如果給其充足時間,不難將莎士比亞的全集全部翻譯出來。不過,此人雖然才學出眾,但是命卻並不好。一九四四年,朱生豪被確診肺結核。到了一九四四年年底,便即離世。

在朱生豪過世後,其翻譯的莎士比亞作品,便由其遺孀宋清如校勘完成,加以出版。並且,宋清如在朱生豪過世後,將朱生豪生前計劃翻譯,卻未能完成的幾部莎士比亞作品翻譯完成。

相比朱生豪,宋清如的運氣便好了許多。宋清如出身於常熟宋氏一族,如果往上追溯,其先祖可以追溯到唐代。宋氏先祖宋憲,世居京兆(今西安一帶),曾任唐代大理寺丞,講授易經,弟子眾多。

至唐武德年間,宋憲後代宋文英,遷居浙江湖州,其子少英公被賜葬於海虞河陽裡,直至六世孫景存公攜帶一個弟弟兩個侄子到海虞安家,宋文英被推為海虞始祖。隨後,宋氏一族便在常熟開枝散葉,耕讀傳家,成為常熟的名門望族。

而宋清如便是這個名門望族出身的,根正苗紅的白富美。而朱生豪與其相比,不過是個鳳凰男。而這兩人卻是相濡以沫,一世情緣。可見後世大多數人關於婚姻的論調不真。

一九三二年,宋清如考入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隨後便與朱生豪相戀。兩個文藝青年卿卿我我,詩歌傳情,酸的一塌糊塗。後世,宋清如為了紀念亡夫與自己的這一段情緣,曾經將朱生豪寫給她的信和情書,挑揀好的結集出版。

餘生看時,雖覺得兩人確實情深意重,但也覺得酸的倒牙。不過,仔細想來,也只有如此情意純澈深重之人,才能有將莎士比亞的作品翻譯的恰到好處。

而後世的文青們,如果想要理解莎士比亞的作品,最好的譯本選擇,仍舊是朱生豪翻譯的版本。

餘生在說獲獎感言的時候,沒有自誇《拉貝日記》如何如何,而是將《哈姆雷特》這部電影海誇一番。其中見解,借鑑後世的各種賞析,倒也頗有獨到之處。

頒獎現場的一眾明星聽了,都覺得餘生不是不學無術之輩,特別是英國人聽了,對餘生的好感大增。雖然餘生的《拉貝日記》戰勝了英國人拍的《哈姆雷特》,成為最佳影片,但是英國人覺得這樣的勝敗,算得上是勝也紳士,敗也紳士。很是符合英國人的脾胃。更何況,這個餘生,居然是如此的理解《哈姆雷特》和莎士比亞。

而餘生的《拉貝日記》再次橫掃奧斯卡金像獎的訊息,雖然仍舊是美國人和中國人報紙的頭條,但是,卻已經沒有原本轟動。倒不是說餘生的影響力下降了,而是餘生的電影處處橫掃,眾人已經麻木了。

如果說一次橫掃是驚喜,兩次橫掃是震驚,那麼橫掃個七八次,橫掃就是正常的事情。大家都會覺得,這貨本身就是掃大街的出身,橫掃一下很正常……

所以,引起眾人關注的,並不是餘生再次橫掃奧斯卡金像獎的訊息,而是餘生在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獎儀式後,被刺的訊息!

按照正常的流程,奧斯卡頒獎儀式之前的入場式和頒獎儀式之後的散場,都是各大新聞媒體記者,最容易逮到明星,最容易獲得採訪機會,最容易尋找走光細節,最容易探聽到各種娛樂圈緋聞與狗血八卦的時候。

所以,每一次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獎儀式前後,都會是一片混亂,總會有一群蒼蠅,圍著各大明星已經影視圈的大鱷、老闆們,嗡嗡嗡。這個時候,人群混亂,是治安與維持秩序最難的時候。

而餘生就是在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儀式後,一眾明星散場,被記者們圍追堵截的時候遇刺的。現場一片血腥混亂,當然,流血的不可能是功夫已經達到武學宗師境地的餘生。而是一個白人和兩個日本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