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二章 少年中國讀書郎(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二章 少年中國讀書郎(二)

這個要求太出乎餘生的意料之外,在餘生的印象中,後世各種文藝匯演和運動會開幕式之類,上臺致辭這種露臉的差事一般都是由清一色的中老年人包攬去了。哪裡輪得到年輕人?

餘生還未說話,張善琨卻開口道:“劉兄開口了,餘先生怎會不答應!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不說餘先生必當鼎力支持,就是我張某也想主動為抗日救國盡一份心力。不知道劉兄能不能讓張某也派人參加一下,張某必然會全力以赴。”

張善琨雖然話是對劉湛恩說的,卻是側臉對著餘生,對著餘生拼命的使眼色。餘生欠張善琨的人情頗多,對這種抗日愛國的匯演又沒有牴觸感。便只能借坡下驢,順著張善琨把話說下去。

“劉先生的邀請,餘某自然不會拒絕。只是不知道,這樣的匯演,致辭該是什麼樣子的?”

“無論樣子,只要是抗日愛國、只要是告訴我們的後輩他們是個中國人的就都可以。”

*************************

這樣的要求看似簡單,卻也不低。日本人之所以邀請劉湛恩出任偽政府的教育部部長,並不惜黃道會這個爪牙也要刺殺劉湛恩,就是因為劉湛恩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這次的文藝匯演,以為愛國抗日募集款項為主題,全上海灘租界,但凡能排得上名號的中小學都派人參加了!

而且,劉湛恩是滬江大學的校長,上海各大學自然也要給面子,這些高校也紛紛派人參加。所以,看似一次尋常的文藝匯演,最終卻成為雲集上海各大中小學和各界精英的一次盛會。

而餘生的致辭,也由面向一次匯演,變為面向全上海灘。

劉湛恩選擇的匯演場地,是滬光大戲院。在音樂響起後,主持人上臺致壓場詞,待眾人安靜後,便有請餘生登臺。

餘生登臺後,也不客套,開門見山:“大家好!今日應劉湛恩先生的邀請,為這一次聯合義演致辭。而我思前想後,覺得既然這一次來的演員大都是學校的學生,大都是青少年,那麼我就應該從少年說起。”

“自一八四零年,中國的國門陷落後,中國人開始看世界。開始學習世界上比中國人先進的文明。同時,日本人也開始了這個歷程。但是,日本人遠比我們幸運。日本的明治維新成功了,而我們的戊戌變法失敗了。”

“所以,時至今日,日本與中國的力量對比已經截然不同。當年向我天朝上邦進貢稱臣的小國,如今已經對原先的天朝上國產生了據為己有的念頭。所以,我們會受到欺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西方的達爾文研究進化論後,得出一個普世的真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中國與日本的競爭,不僅僅是我們的祖輩、父輩和我們這一代的事情,更是在座的諸位少年的事情。”

“所以,請允許我借用當年梁啟超先生的一篇雄文《少年中國說》,來警示諸位少年!”

“日本人之稱我中國也,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是語也,蓋襲譯歐西人之言也。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梁啟超曰:惡,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後顧茫茫。中國而為牛為馬為奴為隸,則烹臠鞭棰之慘酷,惟我少年當之!”

“中國如稱霸宇內,主盟地球,則指揮顧盼之尊榮,惟我少年享之!”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文言文是中國傳承數千年所鍛鍊出的精美文字,而梁啟超則是精通中外的大學者,這一篇《少年中國說》,在後世和平時期讀來,仍覺得心神激盪。而在此亂世中,在日本人逼壓的上海灘租界中,餘生以後世的朗讀技巧,抑揚頓挫,層疊不休的朗誦出來,其浩然大勢,便如滄海決堤,頃刻間呼嘯而下。

餘生的聲音在滬光大戲院巨大的禮堂中激盪不休,而眾人鴉雀無聲。餘生節選出的《少年中國說》一篇朗誦完畢,片刻靜默後才是掌聲雷動,經久不絕。

掌聲中,臺下有人道:“餘先生!能給我們唱一曲《萬里長城永不倒》麼?我只看過新聞,沒有聽過這首歌!”

這一句話說出來,臺下眾人便應聲附和道:“就是!餘先生,唱一曲《萬里長城永不倒》吧!”

餘生在後世幾個歌星的演唱會中,見到過遠比現在瘋狂的場面。自然不會被這些要求嚇到。微笑著抬手,示意臺下眾人安靜。

臺下眾人聲音略收時,餘生道:“《萬里長城永不倒》,激勵的是已經成年的中國人。而少年的任務,還是該努力學習,提升自我。只有自己長成參天大樹,才能對民族有所裨益。所以,今天我不會唱《萬里長城永不倒》,而會給大家唱一首新的曲子——《讀書郎》!”

臺下一片掌聲。掌聲過後,餘生亮開嗓子,唱到:

“小呀麼小兒郎呀,備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只怕先生罵我懶呦,沒有學問,我無顏見爹孃,浪裡格朗裡個郎,沒有學問,我無顏見爹孃!”

“浪裡格朗裡個郎,沒有學問,我無顏見爹孃!”

“小呀麼小兒郎呀,備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是為做官,也不是為面子光。只為讀書做學問呦,不受人欺負呀,不做牛和羊,浪裡格朗裡個郎,不受人欺負呀,不做牛和羊!”

這一首《讀書郎》,本是根據苗族的蘆笙歌為素材,由作者宋楊於一九四五年創作的。餘生後世小時候唱過,卻也忘了。直到穿越之前,看了一部電影《少年班》,才又重新記起這首朗朗上口的歌。

而《少年班》中的改編,更使得這首歌別有一種少年意氣。畢竟,誰的少年不曾揮斥方遒過?少年人聽此歌正當時,而年長者聽此歌也不免回想起自己的少年!著實是老少咸宜。

雖然這首歌本該由童聲來唱,而餘生已經成年了,唱不出來多少味道。可是,這一首歌的韻味與此時上海灘風月中的靡靡之音截然不同。竟是一派的天真向上與光明清朗。臺下各個年紀的眾少年一聽,頓時覺得大合口味。

餘生一連唱了兩遍。《讀書郎》一歌朗朗上口,第二遍時,臺下眾少年已經有人可以跟著唱了。餘生唱到第三遍時,臺下眾少年已經紛紛跟著餘生唱了起來!

“小呀麼小兒郎呀,備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是為做官,也不是為面子光。只為讀書做學問呦,不受人欺負呀,不做牛和羊,浪裡格朗裡個郎,不受人欺負呀,不做牛和羊!”

餘生看著臺下隨著他一起唱歌的還有些童稚的少年們的臉,覺得今日這歌一唱,便如一顆扎進心中的釘子,這些少年此生恐怕都不會甘願去做日本人的牛和羊了!

********************

今天登陸作者專區,竟然發現有一條簡訊,告訴清唱這本書要簽約啦!哇哈哈哈~~~~~~~編輯大大威武,諸位關注這本書的親威武!忙活簽約其間,清唱不會斷更,這幾天忙完,給大家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