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一章 孤島工商業(第一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一章 孤島工商業(第一更)

百萬銀洋,在這個時代的上海灘,已經算是一筆可以攪動風雲的鉅款了。需知,就在一九三八年四月,此時的駐英大使王正廷從美國銀行借來支援國內戰爭的借款,也不過是兩千萬美金而已。而這百萬銀洋,已經相當於數百萬美元了。這筆錢放在國與國之間很小,但放在個人身上,卻足以成就兩個富豪。

當然,以《萬里長城永不倒》這麼大的動靜,難免引起上海灘各界的關注。而懂行的人自然會從上座率推算出票房和大體的贏利數額。這麼巨大的利潤是瞞不了別人多久的。被人惦記自然也是在所難免。

這種惦記,未必就是土匪打劫,或敲詐勒索。惦記的方式有善意和惡意之分,例如眼前這個主動找上餘生的中年男子,好像就沒什麼惡意。不過此人的出現方式有些奇怪,他不知道從哪裡得知了餘生家的地址,一大早便等在門外求見。

結果青小藝見餘生還沒睡醒,便沒有打擾餘生,只是把這個男子請進客廳,喝茶等待。餘生在後世大學中養成的,一覺睡到十二點的良好習慣,穿越到這個時代以後,也並沒有改變。每天晨起練一個小時的拳後,必然會舒舒服服的睡一個回籠覺。而且,一般不到中午是起不來的。

於是,這個男子便從清晨一直等到正午時分。卻沒有絲毫不耐煩。餘生起床後,也覺得有些慚愧。便邀請此人共進午餐。

此人卻道:“餘先生,不好意思,事情沒有說出來,在下食不甘味。”

“哦?是什麼事情比吃飯還重要?”

“餘先生,鄙人是華洋紗廠的廠長李不同。這次來,是向餘先生求助的!若是求助不成,我們華洋紗廠數百人都要餓肚子,以後估計頓頓都吃不上了。鄙人哪裡還有心思吃飯啊!”來人苦笑道。

餘生聽李不同仔細道來,才知事情原委。

這個李不同是山東人,山東也有大片的棉花產區,雖然不能和地處江南的上海紡織業比較,但是小的紗廠還是有的。李不同家中有祖上傳下來的的千頃良田,到了李不同這一輩,因為李不同在北京上過學,知道以後的趨勢不再是種地,而是辦實業。於是砸了一半的家產,辦起一處小的紗廠。

而李不同又是個踏實肯幹的,不但懂種棉花的農事,還懂得經營管理。且李家世代在此,有數不盡的人脈關聯。所以,雖然紗廠較小,但還幹得有聲有色,並有逐漸擴張的趨勢。

可就在李不同雄心壯志的準備購進新機器,把生產規模再擴大一些時。日本人在北京製造了七七事變,然後一路席捲,迅速的佔領了華北的大部分地區。李不同見機得早,在七七事變剛開始的時候,就果斷的甩賣掉包括紗廠和祖傳的田產在內的一切不動產。帶著全家南下,直奔上海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李不同看來,日本人雖然敢欺負中國人,但是上海租界內有數不清的歐美人,日本人想來是不敢欺負的。所以,便極早的躲進了租界區。憑藉金錢開路,也有了立足之地。甚至還買下了一小塊地皮。

可是,就在李不同剛剛安頓下來的時候,上海八一三事變爆發。日本人開始進攻上海灘。每天轟炸不斷,不知道哪一顆炸彈落下來,小命或者是拼了小命才掙來的財產就沒了。

當時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國軍其實支撐不了多久了。區別只在於具體時間而已。所以,有大量的工廠主甩賣地皮和機器設備等一切固定資產,價格比李不同在山東鄉下甩賣的還便宜!

李不同兼有眼光和魄力。轉念一想,這何嘗不是一個機會!日本人的進攻和轟炸總要停下的。日本人又不是傻子,只要日軍打進上海市區,那麼這些工廠和機器就都是日本人的。提前炸了並沒有太多好處。

若是趁這個機會用超低的價格,買進一些原來自己想都不敢想的先進設備,再僱傭一批工人。在大部分工廠關停的情況下,市場上已經空空蕩蕩,只要生產出來布料,哪有賣不掉賺不到錢的道理!難道人還能不穿衣服了不成?

李不同想得心中火熱,當機立斷,用超低的價格購進數臺先進的大型織機,和大量的棉花。雖然他的錢不夠,但是所幸上海灘的銀行業也同樣發達,可以貸款。然後,李不同便靜待日本人佔領上海灘租界之外的地方。

事情果然如同他所預料,上海灘經過戰火洗禮,絕大多數紗廠倒閉或停工。市場上一片真空。而那些熟練的紡織工,由於並無其他的紗廠收留,所以李不同絲毫不用發愁工人的問題。優中選優後,他收留了數百人,然後工廠的生產線便開始了轉動。

可是到了日本人止步於租界外之後,國民政府頒佈了一項條例。即,禁止使用日本人的原料進行生產。這個條例便是《查禁敵貨條例》的前身。

李不同華洋紗廠的貨由於佔了先機,搶佔了大部分市場。便引起了原本在上海開染織廠的同行們的嫉恨。所謂,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這個鄉巴佬李不同,有算是哪根蔥!

李不同在老家的人脈廣,在上海卻根底極淺。他的競爭對手們,把條例運用到了極致。請了個國民政府的要員在李不同廠裡轉了一圈,便對李不同原料的來源表示了嚴重的懷疑。

於是,原本和李不同訂好合約的人,紛紛毀約。理由便是——並不清楚李不同廠裡所用的原料是不是從日本人那裡買的。萬一是的話,這批貨是一定會被查沒的!

李不同申訴到國民政府,又哪裡管用,人家只是懷疑而已。若想去掉懷疑,那好,等著吧!過幾個月這件事情會查清楚的。

原本,李不同的銀行欠款都快還完了。只差這最後一筆。這些合約一毀,貨賣不出去,資金鏈便算是要斷了!一旦到時還不上欠款,一個利潤豐厚的廠子便將被銀行拍賣抵債。李不同的一腔心血和積累半輩子的財富就會就此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