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四章 不可接受的妥協(第一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四章 不可接受的妥協(第一更)

汪精衛於一九零三年,公費去往日本留學時,曾親眼看見日本由虛張聲勢的衰弱,在獲得中日甲午戰爭的鉅額賠款後,飛速的發展與強大。

所以,自中日兩國對抗開始,便不認為中國可以戰勝日本。汪精衛曾有言道:“須知數十年來,中國軍事經濟,在物質上著著落後,固不待言;即組織上亦幼稚不完善。”

另據記載,某次汪精衛曾問馮玉祥,大家都呼“抗戰到底”,這個“底”在何處?馮說打到“日本無條件投降”便是底。在汪精衛這個秀才聽來,“這簡直是一個丘八的狂妄無知”。

所以,汪精衛自一開始選擇的路線便是對日本人妥協。

至此,便牽出一個歷史性的謎團。當年汪精衛在重慶,在由戴笠的軍統無孔不入的重慶,是如何做到聯絡日本人而不被發現的?又是如何順利離開重慶的?軍統連自己人都有例行監視,為何單單漏掉了汪精衛一人?而汪精衛在離開重慶時,又為何給蔣介石留書道“今後兄為其易,而弟為其難。”?

而在《李宗仁回憶錄》中,又為何會說——“說一句公道話,汪兆銘當了漢奸,卻沒有做積極破壞抗戰的勾當。他投敵後,向與其淵源最深的將領,也未嘗作片紙隻字招降,如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和第五戰區內第十一集團軍司令黃琪翔。大義所在,汪氏也知道自我抑制。”?

後世美國斯坦福大學歷史教授、中日戰爭史專家約翰亨特博伊爾在《中日戰爭時期通敵內幕》一書中分析——當並沒有把握確定戰爭的勝利到底屬於哪一方的時候,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兩邊投注!

汪精衛站在日本人一方,蔣介石站在美國人一方。如果日本人勝利,汪精衛便在新秩序中會有一席之地。如果美國人勝利,那麼和日本人簽訂的所有條約不過都是廢紙而已。並且,戰後無論同盟國勝利還是軸心國勝利,中國都是戰勝國。

所以,究竟是汪精衛和蔣介石反目成仇還是兩個人很有默契的眉來眼去,真相並不得知。而且,以戰爭後期戴笠能和日本人談論私人物品的操行來看,這樣的猜測並非沒有道理!

只是,無論真相怎樣,汪精衛對日本人的妥協都絕不被中國人接受。漢奸之名,實至名歸。

******************

而就在丁默邨準備對《中美日報》動手的時候,《中美日報》卻率先發難。

此時,能在上海灘生存下去的報刊雜誌,一般身後都會有一股勢力,而這些報刊雜誌不過是這些勢力的喉舌而已。至於,《中美日報》的創辦人吳任滄,便是中統一系!

由於此時上海租界環境特殊,報紙掛洋商招牌可以避免日偽當局的新聞檢查。所以該報在創辦時,就由羅斯福出版公司在美國德拉威爾州註冊,聘請在滬經營藥業的美籍商人施高德為發行人。而該報實際上是國民黨的中央直屬黨報,每天出對開兩大張。

有了這些後臺,《中美日報》便敢報道一些針對日偽和漢奸的訊息,有的訊息甚至算得上是絕密。該報的教育版,曾經刊登《上海教育界總清算》一文,將暗中與日為勾結的附逆學校及其負責人姓名,全部揭露得底朝天。

而在丁默邨動手之前,《中美日報》連發兩條重要訊息。一條是揭露日汪密約,不但將密約的全文刊登出來,而且逐條批駁痛罵。另一條是轉載吳稚暉與楊公達發表斥責汪精衛賣國言行的論文。一時間,汪精衛顏面掃地。

丁默邨原本出身中統,雖然投靠了日偽,卻也知道中統的根基和底蘊,不想輕易動手。在接到南造雲子的命令後,總以時機不到推諉過去。而《中美日報》這兩條訊息一發,再不動手卻是不行了。否則,日本人就會懷疑丁默邨是不是仍心懷舊主。就算不出去丁默邨,他的晉升之路也斷了。

所以,一九三九年七月二十二日夜,丁默邨派手下大將吳四寶突襲《中美日報》報社!

丁默邨選擇這一天,並不是因為看了黃曆。而是根據天氣預報,得知七月二十二日這一整天,都會是天陰,並伴有暴雨。這個時候,人的警惕性是最低的。突襲成功的可能性也會高許多。

而且,以租借巡捕平日的操行,絕對不會在暴雨天出門巡邏,大多會就近找個避雨的地方,舒舒服服的休息。所以,這一次突襲不可能有人阻攔。

然而,丁默邨仍舊是小視了老東家中統。中統在當年可是國家機器的一個分支,在丁默邨和李士群帶著南京和上海的中統站投敵之後,中統便暗中在《中美日報》的外圍配上了數挺輕機槍。並且,有大量的外圍人員保護,明明暗暗的崗哨至少有十幾處之多。把《中美日報》報社圍了個水洩不通。

所以,吳四寶帶著二十幾個人,開著車,這麼大的動靜,還沒等到《中美日報》報社的門口,便被人察覺到了。發出警報。

按照吳四寶原來的計劃,是要帶著這二十幾個人從正門殺入,然後將報社裡的人亂槍打死一個不留的。可是,卻萬萬不曾想到,《中美日報》報社外,有輕機槍這種高階配置。和手下人剛開了幾槍,打死幾個過路的人清場後,便想往裡衝。

卻不料,《中美日報》報社外的輕機槍開火了。七十六號的漢奸們並無防備,一時間,死傷一地。連吳四寶也差點受傷。見事不可為,吳四寶只能帶領眾漢奸離去。

吳四寶回去,告訴丁默邨和李士群詳情。二人見不可強取,便想出一個跡近無賴的餿主意——既然我動不了你的報社,但是我可以動你的報紙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第二天,從《中美日報》拿到最新一期的報紙,還沒等售賣,便被憑空冒出來的幾個大漢搶劫一空,或者裹挾而去,或者當場撕毀。反正,能流傳到市面上的,完好無損的報紙並沒有幾張。一時間,上海灘大譁,啼笑皆非。

《中美日報》就此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