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文娛抗日上海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 舌尖上的上海灘(第一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章 舌尖上的上海灘(第一更)

所以,二戰時期呆在澳大利亞,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並且,澳大利亞沒有美國的排華法案和南美洲那麼原始,而牧場和海島,在後世地球上人越來越多的時候,也是一種最好的保值升值的資源。

沙遜聽完,沉吟片刻。餘生以穿越者先知的角度說出的話,預見性極強,且很有道理。對沙遜而言,也是極大的啟發。

片刻後,沙遜道:“那麼,我的朋友,這筆生意你打算怎麼和我做呢?我的手頭可並沒有澳大利亞牧場。”

“沙遜先生,我想即使您手頭沒有澳大利亞牧場,但是,憑藉您的英國國籍和爵士的身份,當個中間人應該並不難吧!我現在並沒有和澳大利亞關係非常親近的朋友,只有求助沙遜先生了。請沙遜先生代為尋找幾處價效比較高的牧場、農場或海島。當然,中介費用,我會從優。”

沙遜笑道:“雖然餘先生並沒有和我做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生意,但是,餘先生的想法,讓我很有啟發。所以,這件事情,沒有問題,包在我身上。三個月之內,我會把找到的牧場資料,包括牧場主報價,牧場位置與產出,水權額度,中介費用數額,相應的稅務專案發給餘先生。”

“謝謝沙遜先生,在沙遜先生給我資料後一個月內,我會做出選擇。總不會讓沙遜先生白忙一趟的。只是,還有一些東西,需要沙遜先生幫我從國外購買一下。”

“什麼東西?”

“三十臺發報裝置!”

“運到上海麼?”

“不,運到香港。”

***************

餘生第二個聯系人是阿爾伯特。雖然阿爾伯特遠在美國,雖然這個時代並沒有越洋電話,雖然這個時代只能用電報聯絡,雖然話說多了,電報會很貴。不過,以餘大財主如今的實力,每天一封電報還真就不成問題!

餘生在電報中,拜託阿爾伯特華納,把《大鬧天宮》的一部分贏利截留下來,幫他在美國好萊塢附近購置一處房產。價錢不論,只要物有所值就好。

阿爾伯特華納見識過餘生的電影才華,也早有請餘生去美國的想法。餘生的這個要求,自然不會拒絕。阿爾伯特在回覆的電報中數次追問餘生,到底何時到達美國。並告訴餘生,只要餘生願意拍電影,華納兄弟公司的大門永遠為他敞開。而且告訴餘生,他希望餘生到美國後可以開一家地道的中國餐館。他已經迫不及待。

餘生回覆完阿爾伯特,對阿爾伯特開中餐館的建議也不由得仔細考慮起來。畢竟,以後去美國,除了拍電影以外,總要經營些其他的產業才行。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不過轉念又想,既然要對外國人推介中國菜和中國的飲食文化。那麼,為何不用電影的方式?話說這個時代可沒有專門記錄中國美食的記錄片!更沒有《舌尖上的中國》!

而這個時代,對於紀錄片,電影界還普遍認為是一種藝術性很強的作品。羅伯特弗拉哈迪所拍攝的表現愛斯基摩人生活的《北方的納努克》,便廣受電影界和文藝界人士歡迎。票房居然也不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舌尖上的中國》,在後世的影響力也並不止於中國。在沒有大量資金投入和黃金檔播放時間的情況下,《舌尖上的中國》憑藉其精緻的攝影與對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獨特解讀——將美食作為中國人精神的載體。在央視眾多紀錄片中脫穎而出,不但紅透了全國,而且還紅向了世界。

在後世二零一三年的法國春季戛納電視節上,《舌尖上的中國》引領“中國晚宴”活動得到各國媒體和機構的好評。並且,此片也實現了中國自制的紀錄片在海外銷售市場的歷史性突破。其海外單集銷價也有望超過《故宮》保持的單集最高五到六萬美元的紀錄。

由此可見,中國美食對眾多歪果仁的強大殺傷力。而在這個連美食節目都不曾出現的時代,如果餘生要製作一部不次於《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紀錄片,那便是開天闢地的創舉。而且,這樣的題材貼近生活,代入感強烈,遠比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納努克》受歡迎。想來票房也不會差。

只不過,這個時代與後世還有不同,《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在後世經過十三個月,走訪中國七十個不同地方,才拍攝完成。而此時,日本人佔據中國,卻哪裡有如同後世般自由優厚的條件。

唯一一點可以彌補差距的,便是如今的上海灘,幾乎聚集了全中國不同的人,全中國不同的菜式。分門別類,按照既定的主題去尋找故事,總會找到相應的影像。雖然,未必和後世的《舌尖上的中國》在細節上一模一樣。但由故事而衍生出的主題與內質卻是可以相同。

有了這個計劃後,餘生便從新華公司找來十幾個攝影師,要他們去拍攝上海灘各大小餐館的後廚,以及一切與飲食有關的內容,拍攝中國各地所有的有特色的菜品!由採購到擇洗,從炒制到出鍋!無論是什麼菜,都可以!並且,按照拍到的菜品數目和詳細程度,以及拍攝質量算錢!

如果能從上海市郊拍到各種田野中作物種植的百般事宜,餘生便會高價收購!

這年頭的攝影師,雖然也都是高階人才。可是,攝影與衣食住行並沒有直接而密切的關係。所以,在這個難求溫飽的亂世,攝影師並不吃香。能被張善琨挑選到新華公司的攝影師,已經算的上國內頂尖,每個月的薪水,也不過是普通白領的水平而已。

餘生從張善琨手中把這些人借來,開出的薪酬,基本上便是其每個月薪水的十倍左右。這些人自然會挖空心思,努力鑽營,把上海灘大大小小的餐館後廚,和一切有關飲食的內容,拍個底掉。

而餘生所要做的,不過是等這些攝影師拍出膠片後,他按照已有的文案剪輯配音而已。畢竟,雖然影像是具體的,但文字抽象的詮釋卻可以將相同的影像在剪輯後構成不同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