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草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四章 江南路,混沌之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一十四章 江南路,混沌之戰

【這幾日出差,忙於內外事,今天只能一更了,江南攻略即將告一段落。】

江南鹽商組織起來的民軍頃刻之間被打垮,這事對江南官民的震撼,比紅衣兵打敗清兵還大。畢竟後者幾乎已是定律,絕難打破。現在南蠻民人倉促成軍,竟也打敗了四五倍的江南民人,還是最跋扈最兇悍的鹽巡遊手,“南蠻”這個稱呼,急速從鄙夷的藐稱,變為心悸的畏稱。

隨著這數萬逃兵返鄉,無數傳言流散而出。有罵南蠻狡詐,讓紅衣兵偽裝為民軍,肆意殺戮的;也有說南蠻民人日日也如軍兵一般操演,隨時都能成軍的;還有說來江南的南蠻民人都是來自遙遠的扶南,個個殺人如麻,嗜好割頭。

總而言之,經過這一戰,江南鹽商的信心驟然崩潰,而英華在江南扶植的鹽代更為囂張,活動幾乎已完全轉向公開。比如石門鹽代張三旺,直接把鹽鋪擺到了石門海寧兩縣的官鹽鋪子旁邊,不放過一家。

鹽商心氣潰決,再不敢動以武力解決問題的心思,只好轉頭又向官府施壓。可沒想到,等著他們的是來自官府的屠刀。

龍門民戰之後,兩江總督李衛雷厲風行地發下鈞令,宣稱以魏善誠為首的鹽商行首肆意囤貨居奇,哄抬鹽價,導致江南鹽亂四起。

與此同時,杭州將軍年羹堯也發鈞令,認定江南鹽商齊聚民軍是圖謀不軌,魏善誠等鹽商已犯下大逆之罪。

魏善誠這幫皇商有些震驚,卻不太當回事。他們背後靠山足足,這兩人絕不敢動他們。魏善誠身上貼著內務府的五品官皮,自己還是正紅旗下的包衣世家。其他皇商即便沒這麼直接的關係,背景也差不多。

鹽商只當李衛和年羹堯要趁火打劫,早前地方官府也被這兩人告誡,要保鹽價,防民亂,絕不能讓鹽商跟鹽代的衝突上升為官府和民人的衝突,因此官府也在地方一直袖手旁觀。鹽商自己聚兵也是被官府逼的,說起這事本就是一肚子氣。如今再遭這悶頭一棍,頓時群情激憤,紛紛遣使去京城告御狀,誓要將這兩人掀翻下馬。

御狀沒告到,反而得來雍正一道諭令,要清理江南鹽政,重新釐定綱商引岸制度,也就是廢掉原本兩淮乃至江南鹽商手中握著的鹽引特權。同時雍正撤掉之前的江淮巡鹽御史,將其重新交給了李煦。

至於李衛和年羹堯給鹽商定的罪,雍正派來刑部尚書領銜的專案組徹查。內務府和宮中之人,也將這些鹽商的家人拒之門外。之前那些仰仗他們鼻息而活的內務府小包衣們,眼中滾著憐憫而熾熱的精光,像是屠戶看著牛羊豬狗一般,讓這些家人心底發顫。

十二月下旬,魏善誠等一百七十八名江南鹽商被捕,家產被抄。魏善誠仰天長嘆,“本以為這是兩狗相爭,原來我們才是那條被烹的狗。”

來抓他的刑部官員冷聲道:“你們哪裡是狗?你們就是豬!吃得肥成這樣,辦過什麼俐落事?”

魏善誠痛苦地搖頭:“若是我們力氣下得大些,真把南蠻的龍門佔了,也不是今日這般下場。”

那官員哈哈一笑:“魏大人,眼下你們多半還只是破家舍財而已,真有那本事佔了龍門,那就是全家抄斬,一個不留的下場!”

呆了片刻,魏善誠流淚大笑:“沒錯沒錯,眼前這下場,竟然還是好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江南鹽商,富可敵國,僅僅只是指縫間漏出的奢靡,就在江南造就一個揚州瘦馬,風月書畫的時代。

而隨著英華崛起,南北相爭,這個時代終於結束了。

蘇州織造府,李煦兩眼發直地重複道:“三千七百萬兩!?”

刑部漢尚書勵廷儀點頭:“這是家中金銀,其他產業,皇上都留給了江南兵事。江南票行還有一千多萬,這得靠織造跟南面周旋了。”

勵廷儀就是江南鹽商案專案組的領頭人,當然,來江南更重要的任務,是把牢查抄的江南鹽商家產。

李煦苦笑道:“皇上還要我跟南面周旋鹽業之事,兩頭怎麼可能都佔住?”

勵廷儀道:“也是一樁籌碼嘛,如今揚州滸墅關也要還給朝廷,織造也能跟南蠻談延期之事,引南蠻掏出銀子來。”

李煦瞭然地點頭:“總之……皇上要的就是銀子,現成的銀子。”

雍正四年年末,“倒了鹽商,飽了雍正”一說也傳遍江南。接近二百家大小鹽商,刮出來不到四千萬兩銀子,這跟李肆那一世的乾隆時代完全沒法比。但對雍正來說,一下到手接近兩年的國入,還解決掉了江南一樁隱患,算是一舉多得。

跟收穫相比,失去的也觸目驚心,至少江南鹽業已難握在朝廷手裡。為此雍正作了最大努力,希望亡羊補牢。他一面拔起另一波內務府皇商,借新的鹽引制接手鹽務,一面也透過李煦,向南面傳遞一個訊號:江南鹽業,朕讓了出來,但你們也不能吃相太難看,總得給朕留點,大家和氣生財嘛。

雍正推行的新鹽引制,將之前英華鹽代勢力還弱的地方,尤其是淮河地區隔開,其他地方則向鹽代妥協,向他們發鹽引,按地區按銷量收一些“年引銀”。鹽代只要買這鹽引,江南地方官府就認可他們的生意是合法的。

跟著雍正這根胡蘿蔔同時來的,還有馬爾賽就任江南經略,統籌江南軍兵,要跟英華在龍門大戰的大棒。

江南形勢如此詭異莫名,尋常人看不懂,可居於幕後的棋手們卻心中有數。江南鹽商犯了眾怒,已成棄子。在鹽業上,雍正不得不讓半步,釋放善意。同時基於現實,希望能在繼續謀利的基礎上,對英華鹽代有所控制。

在另一層棋局上,雍正又擺出了不死不休的姿態,儘管沒完全摸透雍正此舉的用心,但龍門的範晉,無涯宮的李肆,都看出了雍正此為,也僅僅只是姿態。

“就算是姿態,如此方略,也是亮工之前給皇上獻的。皇上用了亮工的方略,卻不用亮工為帥,如未生早前所說,皇上疑你亮工已很深了!”

杭州將軍行轅,一個清瘦的布衣中年直視年羹堯,後者目光躲躲閃閃,始終不敢跟此人對視。

左未生,和方苞一樣出自桐城,還是左光斗的後裔,為年羹堯出謀劃策多年,禍福與共,甚至年羹堯被貶到盛京時,他也沒離開,年羹堯對他非常敬重。

可左未生時時在他耳邊嘮叨謀逆大事,讓他也很頭痛。

年羹堯無奈地道:“皇上真有心與南蠻在江南一決,就該出動西山大營的火器新軍,現在就降個馬爾賽過來,不過是皇上被王公滿臣壓得太緊,無奈而為。”

左未生嗤笑:“皇上對王公滿臣無奈,對亮工你還會無奈?”

他兩眼亮晶晶地看住年羹堯:“皇上有心在江南構和,亮工莫要以為,這黑鍋只是馬爾賽來背。”

年羹堯繼續迴避:“又怎能篤定必然是黑鍋呢?龍門地窄,難容南蠻大軍,馬爾賽若是強厲敢戰,未必會敗。”

左未生沒放過他:“亮工!我雖是書生,跟你這麼多年,也算是知兵事了。南蠻又不是傻子,龍門戰事真有不利,他不會去打杭州,不會去打寧波?龍門又不是孤城,背靠大海,南蠻來去自如!”

他接著的話讓年羹堯不得不正視他,“到得那時,失土之責,是馬爾賽的,還是亮工你的?上諭明定你是籌辦本地防務,援應馬爾賽攻龍門!”

年羹堯臉色微微變了,目光閃動了好一陣,他朝左未生點頭道:“看來我確實得多想想前路。”

紫禁城映華殿的寢殿裡,小李子李蓮英低頭袖手,稟報完了江南之事後,再一臉諂笑地問:“主子,為什麼一定要搞掉年羹堯?”

一隻粉藕般的手臂從前方大床錦帳裡伸出,然後露出茹喜的面目,長髮披散,面帶豔暈,隨著她這一動,背後還有一個低低嚶嚀聲響起。

“南北若要議和,年羹堯就能在南北間撈到最大的好處,到時就算他無自立之心,也有了自立之力。南面在他身上可以打太多的牌,不除掉他,萬歲爺又怎麼能統御諸方,救下咱們大清呢?”

冷厲語氣消散,接著茹喜幽幽道:“再說了,南北議和,是我跟皇上提的,好處自然要落在我身上,而不是他年羹堯。”

小李子讚道:“主子英明,主子睿智。年羹堯真能照著主子的謀劃倒掉,萬歲爺就得事事都來問主子的意思了。”

茹喜嘆道:“萬歲爺太念舊情,年羹堯這般養不家,他還在用,如今就是讓萬歲爺看看,年羹堯到底是何般嘴臉。也讓南面看看,我茹喜現在也不再是個傳話……”

話沒說完,另一雙粉臂從背後抱住了茹喜,“姐姐……再……”的呢喃聲響起,小李子趕緊低頭倒退出去。

“主子才是真正救著這大清的人啊。”

關上了門,小李子心中這般感慨著,抬頭看天,小李子心中忽然閃過一股悸動。

快雍正五年了呢,這五年,大清、萬歲爺,還有自家主子,可真是不容易啊。

雍正五年,也就是聖道五年。除夕剛過,即便是在繁忙而雜亂的龍門港,也充盈著濃烈的新年氣息。兵船在港口卸下大隊紅衣兵,也沒沖淡這股喜氣。

“恭喜恭喜!”

“同喜!東院選畢,金融法成案,三皇子滿月,喜事連連啊。”

“還有大喜等著咱們呢,閒了這麼久,終於該咱們陸軍開葷了。”

一群紅衣軍將相對而拜,歡聲笑語地彼此道喜。

韓再興以鷹揚軍副都統制,左師統制的身份,統領三營人馬來到龍門,跟之前駐守龍門的徐師道會師。讓徐師道興奮的是,三個營指揮裡,有兩個他的好友:黃慎和莊在意。

“有這麼急的麼?還沒去落腳地就來看清兵的動靜?”

“咱們三人會首,不拿到耀眼功績,怎麼對得起這‘江南三傑’的稱譽呢?”

“耀眼功績這事……在江南就別指望了,對面那些清兵,龍門的民軍護衛都看不起他們。”

三人來到龍門外的哨樓上,一邊用望遠鏡觀察,一邊聊著。

黃慎抽了口涼氣道:“不要太自大,看這溝塹修得蠻像樣的!”

徐師道撓撓鼻子:“當然像樣,那還是青田基建幫他們修的。”

黃慎和莊在意沉默了,早就聽說江南事很奇怪,如今親見親聞,當真是光怪陸離,自家人幫著敵軍挖溝塹?

“反正是裝樣子,銀子不賺白不賺。再說了,挖了多少條溝,壘了多高的壁,圖紙都在咱們手裡……我就說了,你們還是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徐師道正在教導這兩個新人,忽然在望遠鏡裡看到了什麼。

“咦?不對勁!”(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