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雄起澳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四章 訪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四章 訪清

下了樓,劉衛國他們,一臉笑嘻嘻的迎了過來。

敢情等不到準信,就不走了。

南峰沉著臉,頗為無奈的說道:“明天過來吧!我們再商量細節!”。

聽到這話,劉衛國他們馬上明白了意思。立時露出兩顆大白牙,笑得春花爛漫,陽光燦爛。

張嘯為確保萬無一失,還追問道:“那你是答應了?”。

看著他那急巴·巴的眼神,南峰沒好氣的威脅道:“你們要是再不走,我就改變主意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話一說,眾人趕緊心滿意足的跑了。

但下一秒,南峰就冷聲吼道:“等等!”。因為他發現桌子上的飯菜,明顯被人動過。比如春捲,就只剩下三隻,剛好夠他們一家人。還有紅燒肉,多是紅棗、土豆、紅蘿蔔等配料,連肉丁都少得可憐!

南熙也狐疑道:“我的雞蛋羹怎麼變顏色了?”。可不是麼?橙黃的雞蛋羹,變成了一碗能照鏡子的清水。除了面上飄著點點殘·羹,哪能看出雞蛋羹的模樣。

不等南峰問話,劉衛國就背對著他,急吼吼的舉報道:“不是我!是張嘯那個吃貨!”。話一說完,就一溜煙的跑得沒影了。

他是最後一個走的,因此這屎·盆子扣得,無人辯駁。

王嫣然笑了好一陣子,才恢復常態。讓南峰他們等著。再回廚房,又鼓·搗出一桌好菜。

次日,劉衛國和張嘯等人,又早早的來了。

當得知劉衛國亂扣屎·盆子時,張嘯又和他打了好一會兒嘴·仗。

直到南峰提起越南的事,他們才重回正題。

大明要取越南,關鍵在一個‘快’字。慢了英西兩國反應過來,強勢介入,很可能引發衝突,提前點燃南洋的戰·火。那樣的話,越南的價值,就大大的削弱了。

所以這戰事的節奏,必須把握好。依照現在的通訊條件,等英西兩國得知訊息,再決定介入進來,最少也要三個月的時間。

因此大明最好能在介入的三個月內,奠定勝局。就算沒有拿下整個越南,也沒關係。只要西山朝的敗局已定,無力回天。那就是最好的局面。

可這就犯難了!

這個時代的作戰方式還非常原始落後。沒有現代化的武器,根本做不到‘閃電戰’。

商量到這裡,場上又陷入了僵局。

不過張嘯在觀察了一會兒越南地圖後,頓時靈光一現。指著順化的位置道:“你們看西山朝的都城,就在海邊。聽說那皇帝老兒,就住在裡面。我們何不帶著大明兒郎,登船上岸,將他虜·來呢?”。

所謂擒賊先擒王!這法子倒值得一試!

僵局瞬時被打破,眾人又開始驗證它的可行性。

經過討論,南峰最終決定,就選擇張嘯這個‘擒龍之計’。跟阮福映打個招呼,讓他發動最猛·烈的進攻,吸引西山朝的注意。然後大明的軍隊,水陸並進,攻打順化城。

之後的亂局,就交給阮福映去收拾。等差不多的時候,再讓他登基稱帝。

到了這一步,阮福映就可以去西天見如來佛祖了。反正他信佛,大明送他一程,也算是‘成人之·美’。

於是越南計劃,就初步達成一致。

當然,西山朝的內部,也是矛盾重重。大明攻打他們,必然好好利用。比如讓當地的情報司勢力,多多發揮煽風點火的技能。最好在大明突襲順化時,他們還在內部鬥法。

只是這事,還是繞不開內閣。南峰便將這個計劃,一五一十的寫下來,讓張揚順路帶回去。能得到應允最好,不能的話,也沒關係。因為到那個時候,越南很可能已落入大明之手。

就在他們為越南的事情而絞·盡腦·汁時。清國的東沙群島海域,一支龐大的船隊行進在海浪翻騰的海面上。

只見白羽海鷗歡快的撲閃著翅膀,時而掠過水面,撲捉著味道鮮美的肥·魚。

天空中的雲層也淡得出奇,露出大片大片藍天。將海水,映照得更加蔚藍。

對於常年在水上跑的船員來說,這樣的海景,平常又乏味。所以甲板上除了必要的船員,便都躲在了船艙裡。

此時一間單人船艙內,造型美觀的大明床擺放在東南角,上面平鋪著順·滑·柔·軟的真絲裘被。在床邊,還擺著一臺大明的梳妝鏡。原木色澤,風格古典。一眼看去,深沉雅觀。

而在鏡子中,印著一張留著中分捲髮,臉盤略大的臉。他有著倒八字眉,雙層下巴。皮膚鬆弛,稍顯老態。但眉宇間,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種精明的氣質。

這便是英國訪清正使喬治·馬戈爾尼,也稱馬戈爾尼伯爵。

只是他並不是在端詳自己的容貌,而是低著頭,仔細的察看著手上的禮單。

這是贈給清乾·隆皇帝的禮物!本來是想給他祝壽之用。但因戰·爭的原因,耽擱了兩年。現在前去,也不知道能否達到預期效果。

猶記得出發前,內務部長敦達斯特意告誡他:“一到清國,你就要受到接見。有鑑於清國的禮儀和本國不同,你千萬不要心生牴觸而不遵守。既要做到不損害國王的威嚴,又要做到不被禮儀上的小事束縛手腳。”。

現在想來,這席話仍不絕於耳。

他明白,這次出訪,英國上上下下都等著他的好消息。這送禮送錯了時候,讓他沒來由的有些擔心。就怕到時候發生什麼意想不到的事,導致談判破裂。

尤其是在南洋出了大明這頭猛虎後,出訪清國,更顯重要。

作為一個中國迷,他知道。清國的前朝,就是明國。依照清國對明國皇室後裔,大殺特·殺的野·蠻行徑來看,顯然極端忌·憚有個人或群體挑戰清國的權威。

而這個大明,雖沒有明國皇室後裔,也沒有朱氏後人。甚至他的國民,也不是以華人為主。但這個國家,講華語、寫華文、行華人之禮,興華人之習。什麼端午、春節、元宵,都和清國一模一樣。

儘管在具體的禮節上,還是有一些差別。但在大的方向上,都是一致的。

更何況,這個華人並不佔優的國家,卻是華人佔據統治地位。就連人數最多的土著人,也都一心向華人看齊。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大明,就是和清國同質同源的。此次他出訪清國,一是為了貿易,二是為了和清國強強聯手,將大明這頭猛虎,趕出南洋。

以重要性而言,後者比前者的分量更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