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雄起澳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和殿(六)六省教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和殿(六)六省教亂

只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湖北襄陽府、鄖陽府、宜昌府、荊州府、荊門州、施南府,四川太平廳、夔州府、石砫廳、酉陽州、保寧府、綏定府、龍安府,陝西漢中府、興安府、商州,甘肅階州、秦州、鞏昌府,湖南永順府、永綏廳、乾州廳、鳳凰廳、沅州府、晃州廳、灃州府,貴州思南府、松桃廳、銅仁府、思州府,就相繼落入白蓮教之手。

要知道,這範圍,可波及了六省。且全是隴、陝、川、鄂、黔、湘六省交界之地。論面積,都抵得上湖北、河南兩省加起來的總數了。

雖然當地主要城鎮,還掌握在清兵手上。但和外界的聯絡,都被白蓮教切斷。如果還沒有援兵解圍,城池早晚被攻破。

如今六省總督,都在調兵遣將,全力平叛。

但白蓮教所佔據的州府,基本都是山高險阻之地。除了像荊州這樣的平原,較好攻打外。其他地方,都易守難攻。不花費時間和精力,不用血與肉去填,就很難攻克下來。

再加上白蓮教的軍隊中,有大明秘密訓練出的,裝備精良的火槍隊輔助。別看他們人少,但打起仗來,卻以一敵百。在他們手上,清軍基本都碰了一鼻子灰。

這就猶如猛虎添翼,憑白的增加了白蓮教的軍事實力。

並且清軍自身,也有很大的問題。比如兵器粗·制·濫·造,兵員質量極低,什麼老弱病殘,都能弄到軍隊中來。還有將領作戰觀念,極其落伍。

所以種種不利因素之下,清軍在白蓮教手上,連吃敗仗。更是引得白蓮教的氣勢,大漲特漲。

另外,白蓮教將後世一些收攏人心的招數,都使了出來。只是考慮到接地氣的原因。就結合清國時下最集中的人地矛盾、階級矛盾,而稍稍改變了一二。

但本質上,還是照搬照抄後世的。

比如在對教民的宣傳上,就喊出了‘打土·豪,分田·地,平富·貴’的口號。從字面的意思上,就十分簡單易懂。畢竟都是大字不識的流民,跟他們咬文嚼字,還弄不明白。

也就省了連篇累牘的官話廢話,直奔主題。

要知道,六省交界的山區,都是從清國各地,逃過來的流·民。他們最大的希望,就是有田耕,有飯吃,有衣穿。過上人人安樂,夜不閉戶的世外桃·源生活。

因此這樣的口號,極具蠱·惑性。很多原本還不瞭解白蓮教,或對白蓮教有敵意的平民,聽到這宣傳口號後。也不自覺的,對白蓮教改觀了不少。

在階級矛盾上,則是‘人人平等,天·賦人·權’。只是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能吃飽飯就夠了。所以對於地位和人·權的追求,就沒那麼強烈。

也是思·想覺·悟不夠!

如果是在大明生活了幾年的平民,肯定會覺得,這地·位和人·權,比吃飯穿衣更重要。以大明時下流行的話來說,‘一個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他有思想。’。如果只知道吃飯穿衣這種簡單的物質追求,那就和畜生毫無差別。

為了體現自己是個有思想的人,大明國內,都掀起了一場‘哲·學熱’。無論是腰纏萬貫的富商,還是掃大街的清·潔工。逢人說話,都會先念幾句自己都弄不明白的哲·學之語。旁人聽著,就是再晦澀難懂,也會故作高深的點點頭。好凸顯自己,是個有思想的文明人。

一些僥倖逃出來的地主鄉紳,就把白蓮教在佔領區推動的古怪政策,都稟告給了平·叛的清軍。

在他們眼裡,白蓮教這些政·策,都是大逆不道,驚世駭俗之舉。且因為很多惡·行累累的地主豪紳,都被狂熱的教·民打·死、砸·死。不少貪·汙·腐·敗,搜·刮民·脂民·膏的縣官、州官、府官,都被活活吊·死,燒·死。所有家產都被繳獲一空,存入了白蓮教的聖庫。

引得地主豪紳稟告的時候,更是添油加醋,將白蓮教,徹徹底底的描繪成了一個惡·徒聚集的邪·教。

但不管他們怎麼潑髒水、汙·蔑,都止不住白蓮教的發展勢頭。以局勢最為糜·爛的湖北省,都打到了漢陽府的地界。愁得湖北總督,驟然猝·死。

也不怪他擔心!因為但凡有白蓮教過境的地方,不管是吃的、用的,就連人,都被席捲一空。留下的,只有滿地荒·涼。

這麼嚴重的事情,不僅官位不保,還極有可能掉腦袋。畢竟因公猝死,好歹強過了朝廷革職查辦。那樣的話,很有可能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正是在白蓮教勢大的影響下,本就數次反·叛大清的回民,也開始在寧夏府、平涼府、慶陽府等回民聚集的地方,秘密結社、襲·殺當地的清兵和朝廷命官。

東邊的沿海省份,也不太平。像浙江、福建、廣東等地,也不斷接到海賊上岸襲擾的稟告。

就連清越交界的廣西、雲南兩省,也頻繁出現,大清子民,被擄到大越的情況。

這烽火,一燒起來,就呈燎原之勢。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都全面告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下就是讓清國干涉南洋局勢,也是有心無力。

儘管負責平叛的和珅,也憂心眼下的局面。但貪·財的本性,讓他指派的平·叛軍將,都盡是不堪大用的糊·塗蟲。不僅不想著如何平叛,還以此為藉口,巧立名目,大肆搜刮錢糧。逼得更多良·民,殺官投敵。

以致白蓮教的控制區內,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貧民,趕來投靠無上老祖。

對此,白蓮教也不挑剔,全都照單全收。

引得更多貧民,紛至沓來。這也促使白蓮教的勢力,像滾雪球一樣,越發膨脹了。

嘉慶帝當時就是接到各省的地方官,對白蓮教的稟告。才心憂的,向太上皇說出實情。畢竟是嘉慶元年!剛一繼位就出現叛亂。平頭百姓們,要說也只會說皇上失德。這對嘉慶帝的名聲,是極為不利的。

沒成想,不討好不說,還落了一頓訓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