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雄起澳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南洋海外領(三)東進戰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三十八章 南洋海外領(三)東進戰略

“其實你說的這個後果,我們內閣也不是沒有討論過。但是最終,我們還是透過了這個決定。”,左鵬說著,就解釋了深層次的原因。

原來就在一個月前,政務部部長南峰就向總統楊崇,提出了返回南洋海外領的請求。按照他的說法,南洋海外領,也確實不能沒人坐鎮。可是楊崇,又不想南峰離開。

這樣反覆勸說了數次後,南峰還是去意已決。

於是楊崇就毅然決定,裁撤南洋海外領。這麼一來,南峰也就沒了赴任的必要。

當然,變更行政制度,是一件影響甚廣的大事。即使楊崇身為大明總統,也不是說裁撤就能裁撤的。所以在內閣會議上,楊崇將這事,特意拿出來討論。

只是一提出來,就遭到了他和南峰還有高明的明確反對。就是新任內政部長袁士紳,也表示了深切的擔憂。只有劉衛國,是巴不得有仗打,所以贊同了楊崇的提議。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袁士紳的再次入閣。

作為大明建立之初,就一直是大明決策層成員的袁士紳。在前些年行政體系改革中,主動卸任了部長職務。也是他的個人志向,本就是科學研究這一塊。

所以對權利、地位的追求,並不強烈。

雖然沒再擔任實權部長了,但楊崇也沒虧待他。不僅讓他做了大明科學院的院長,專心致力於科研。還在身份地位上,給予了榮譽部長的優待。

近些年,大明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就少不了大明科學院的卓越貢獻。

後來隨著穆淳落馬,內務部部長位子空置。楊崇就特意登門拜訪,讓他出面擔任內務部部長一職。

也是內務部部長的職務,太過緊要的了。特別是工業方面,猶如掌控了大明的國家命脈。不交到一個放心的人手裡,楊崇和內閣其它成員,都不會安心。

這一點,袁士紳剛好符合。他在穆淳發動明京政變,逼迫左鵬和高明辭職時,就以科學院院長的名義,表示強烈反對和抵制。隨後又在左鵬和高明入獄時,表示了深切質疑。

儘管他的言行,對穆淳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這番姿態,恰好證明了他的人品。再加上從前一起共事時,他正直的秉性,也是有目共睹。所以無論是楊崇,還是內閣其它部長,都對他印象良好。

而且論資歷,他也非常符合。畢竟之前就有著擔任部長的經歷,又是大明科學院的院長。本在內閣中,有著一定的影響力。讓其擔任,也是最合適不過的事情。

另外術業有專攻!

身為資深科研人員,袁士紳在工業方面,也不是一竅不通。很多時候,工業上的技術發展,也都是大明科學院鼎力相助的結果。

所以放眼大明,還真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

深思熟慮後,楊崇才決定請他入閣。

只是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插曲。

那就是榮譽部長、大明科學研究院院長袁士紳本人,起初並不願意接下這個職位。還是楊崇好說歹說,曉以大義。才終於讓他,答應下來。

但是他也有個條件!

那就是繼續兼任大明科學院院長一職。並在找到合適的接班人後,就會主動請辭。

不過這些因因果果,和夏冰沒有直接關聯。所以她的興趣也不大,就拿過掛在內壁上的水壺,讓左鵬喝口水。然後疑惑不解道:“既然你們都反對,那麼總統,又是怎麼說服你們裁撤的?”。

“哈哈,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左鵬抹了一下嘴邊的水漬,接著道:“說服我們的,不是總統,而是劉衛國部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夏冰的語氣中,帶著深深的質疑。因為在她印象中,劉衛國是比張嘯還吊兒郎當的人。之前南洋的時候,她就深刻領教過劉衛國的逗·逼本質。

所以給她的印象,就是極不靠譜。以女人特有的直覺,這樣的男人,顯然是靠不住的。

因此指望他給出什麼令人信服的建議,還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左鵬知道夏冰的想法,就以規勸的口吻道:“你別看劉衛國平時吊兒郎當的,真要做事的時候,還是很靠譜的。

你想啊!他在南洋待了那麼久,參與了那麼多次大仗小仗,難道就沒有一點兒能耐嗎?”。

“那他,到底說了什麼,讓你們都願意聽他的?”,夏冰追問道。她很想知道,這個平時吊兒郎當的國防老大,到底提出了什麼建議,讓這麼多不服的部長,都改變了主意。

“呵呵,他其實也沒說什麼。只是提了提,大明未來三年的戰略規劃。”,左鵬笑呵呵的說著,將水壺掛回內壁。

“未來三年的戰略規劃?”,夏冰重複道。

“嗯,他說大明未來三年,是以東進為主。必要的軍事準備,現在就得展開。”。因為孫子兵法雲:‘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

用現在的白話來說,就是謀劃周到後行動,在合適的時機收手,從而在軍事上,實現‘未戰而廟算勝’。

也是東進戰略,最終的目標,就是大清。所以對大明來說,就不得不慎重。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就算大清現在,已成衰落之勢。但到底是東方霸主,再實力不濟,也不是能隨意拿捏。

況且大明也不是那些西方列強,對大清下手,針對的只是大清上層的滿人統治者。對那些普通百姓,更多是籠絡與懷柔。

因此到時候,必定會減小對普通百姓的傷害。

這在軍事上,就是一大考驗。所以相應的軍事準備,必不可少。

而南洋作為東進的前沿陣地,在將來大明展開軍事行動時,就是橋頭堡的作用。任何亂象,南洋都是不能出現的。否則的話,勢必會影響大明東進的戰略步伐。

既然如此,劉衛國就建議,現在就行動起來。讓南洋這塊地方,徹底被大明同化。就算生亂,也比三年後爆發出來,危害要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