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紅色蘇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章 電子技術(加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章 電子技術(加更)

澤廖諾格勒,莫斯科郊外的衛星城,代號hnn-35半導體電子學研究與發展研究所.

這裡,就是蘇聯半導體電子技術的先進企業,在後世,這裡也是俄羅斯微波固態電路和器件的骨幹企業:“脈衝星”科學生產聯合體。

在蘇聯,一直都有電子管打天下的論調,但是並不代表蘇聯的電晶體和積體電路產業的起步晚。二十幾年前的53年初,就在美國剛剛發明了電晶體滯後,時任國防部副部長的蘇聯科學院院士,蘇聯海軍電子工程專家А.n伯格就起草了一封上書蘇共**********的信,建議開展對電晶體的開發工作。同年5月,在通信產業部長m.Г.別爾烏辛主持的會議上決定組織一個專門的半導體研究機構,成就了這個大名鼎鼎的半導體研究所。

同時,蘇聯在電子技術領域裡的天才,25歲的喬治亞女孩蘇珊娜-瑪多延來到了這裡,在她的導師克拉斯洛夫的制導下,製造成功了蘇聯的第一個電晶體,開始了蘇維埃電晶體產業的起步。

蘇聯的電晶體和積體電路的產業,是經受了很多的波折的,由於部門利益的衝突問題,導致了電子管在蘇聯的裝備中開始是佔據主導地位的,而此時,西方卻開始了大規模的使用電晶體和積體電路,在電子技術方面,將蘇聯遠遠地甩開。

在後世,八十年代的蘇聯,才開始在微電子技術上面奮起直追西方,可惜,技術代差已經無法追趕到西方的先進水平了。

“我們想要在軍隊實現信息化,數字化,那就需要強大的電子技術。”一邊走,安德烈一邊說道:“我們需要堅定不移地發展我們的微電子技術,尤其是積體電路。”

“安德烈將軍,你說得很正確。”安德烈身邊。一個頭髮已經斑白的精神矍鑠的老人回應道:“現在,國家已經確定好了方向,把微電子技術作為重點領域突破,我們已經放棄了電子管小型化的繼續研發。那已經是盡頭了。”

這個人,就是蘇聯電子工業領導人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紹金,他在1955年成為蘇聯電子工業第一副部長,開始了將近30年的電子工業領導生涯,在工作中。他是積極地支援半導體產業的,否則,35所當年差點就被下馬了。

現在,陪同著奧加爾科夫元帥,以及安德烈少將,來視察己方的電子工業的進展,紹金也是小心翼翼,現在,奧加爾科夫元帥絕對是軍隊裡最出風頭的人,據說總書記也非常看好他啊。

“現在。我們已經在研究在一平方釐米的面積上,整合兩千個電晶體的嘗試。”進入了會議室裡,一名負責的中年女人開始了介紹。她就是蘇珊娜,現在已經成為了這裡的負責人。

一平方釐米,才整合了兩千個!而現在,在西方,已經可以在零點五平方釐米的面積上,整合十五萬個了!安德烈不由得皺眉頭:“我們的技術水平才能夠達到這種程度?”

女人露出了抱歉的神情,說道:“是的,我們需要從矽的提純開始的一系列的工業化生產的裝置。我們現在是在一邊研究裝置,一邊提高集成度,能夠達到現有水平,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就在去年,我們從民主德國方面獲得了一些新的加工裝置,才算將我們的積體電路研製提升了一大截。”

蘇維埃的武器,一向都是五大三粗,這種需要精細製造的裝備,在蘇聯一向都是短缺的。現在,蘇聯正在追趕,但是起點依舊很低。

加工裝置!西方的技術,一向都是高於蘇聯的,為了限制將高科技裝備出口到蘇聯來,西方國家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巴統(巴黎統籌委員會)的組織來限制。也才有了後世的東芝機床事件。

自力更生?很多時候,蘇聯的確是無法自行生產這類裝置,自己研發需要很長的時間,不如引進來得快。

要是能把島國整個都拿過來就好了!島國的電子技術,可是相當發達了,什麼東芝,索尼這一類的公司,電子技術可是引領整個世界的潮流的,連美國都羨慕!

可惜,沒有一舉向南推進啊。

想到這裡,安德烈有些唏噓,當然,作為國家領導人,肯定是從更多的角度上考慮的,不會像自己這樣,僅僅為了獲得先進工業就開戰。

“是啊,我們本來還以為自己的技術是先進的,直到拆解了美國人的軍事裝備,才知道我們的差距。”紹金說道:“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國家高層才拍板,將我們電子工業的重心,完全地轉移到微電子工業上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拆解美國人的軍事裝備!

搞到美國人的第一手的軍事裝備,進行拆解,逆向仿製,蘇聯也是最精通這一手的。可惜,冷戰中,想要搞到美國人的裝備是很困難的。

聽到這話,安德烈就知道是什麼了,肯定是去年自己撞擊的那架ep-3!當初那架飛機迫降在己方的基地上,隨後就被己方給拆解了,美國佬不論怎麼要,也沒有還給他們。

當初剛剛拆解研究的時候,是蘇霍伊設計局的那些專家們,他們並不是最專業的,而像這裡,是專門研究基礎電子技術的部門,自然就是最適合研究那些美國電子技術的機構了,他們不僅僅能夠研究各種外圍電路,還能夠研究美國人的晶片內部的結構!

正是這架電子偵察機,讓蘇聯高層意識到了差距,終於,守舊的電子管技術停止了發展,再說也沒有發展的地步了,開始了在晶片上加速趕超。

“那我們需要的信息化部隊的裝備,多久才能夠研製出來?”奧加爾科夫元帥問道,這才是他最關心的,具體技術他不懂,他只是將需求提出來,然後交給下級部門研究。

“還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蘇珊娜硬著頭皮說道:“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未完待續。)

ps:  ps:感謝越獄搜尋的10000幣打賞!感謝各位好友的訂閱、月票支援!這章算是加更,感謝各位大大!

貌似大家很喜歡看打島國,這次莫斯科的政變完成之後,就去推平島國了,請各位大大繼續支援本書!您的訂閱,就是華東之雄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