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清國傾城之攝政王福晉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節 千古佳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三節 千古佳話

我見她支吾,不免有些好笑,心想她才十歲,哪裡懂得談戀愛呀。不過記得我在小學的時候就曾經暗戀過我班上一個學習優秀,相貌不錯的男生,不但上課的時候想,課間的時候想,坐在操場上想,就連晚上躺床上也想...總之,有那麼一兩年,沒事的時候,滿腦子裡面都被他的影子填充了。我甚至已經在腦海裡面勾畫出將來和他結婚生子,一起幸福生活的場景來...

那個時候,我也才十二三歲而已。而古人早熟,如果她真有什麼喜歡的人,也不算很奇怪吧,這根項鍊挺名貴的,會不會是哪個貴族子弟看上了她,送給她做定情信物的?看她那眼神,似乎我的猜測八九不離十。

於是,我故意戲謔道:"呵呵,你不肯說出來也罷,小小年紀就想著這些了,看來本宮應該將這件事情告訴你阿瑪,讓他多關注關注,早點把你嫁掉算啦!"

固爾瑪慧畢竟年紀小,沒能聽出我這是玩笑話,還真著急起來,這才總算說實話了。"不,不是的,娘娘您誤會了,這項鍊不是別人送的,是奴婢的阿瑪送給奴婢的。"回答這些的時候,她一張白皙的俏臉居然羞得通紅了,好像很難以啟齒一樣。

我這下愕然了,要是別的男人送的,她這樣羞澀靦腆也還正常,畢竟是剛到懷春時期的少女;可是這項鍊若是多鐸給她的,父女之間的親情坦坦蕩蕩,有什麼不好意思說出口的?我覺得她這大概是怕我告訴多鐸,說氣她和東莪打架的事情,還有這項鍊的來歷,所以才故意編造出來的。

"哦?要真是你阿瑪給你的,你還臉紅什麼?大大方方說出來便是了...要說這樣式還真是別緻,連本宮看了都喜歡,難怪長公主會搶。"我的目光故意在她手裡的項鍊上瞄著,給她造成一種錯覺,好像我準備要"奪人所愛"一樣,好讓她在慌張之下坦白,說實話。

誰知道,仍然出乎我的預料,她仍然堅持著剛才的說話,"請娘娘相信,奴婢真的沒有說半句假話呀。這項鍊是奴婢的阿瑪去欽天監的湯若望那裡去玩,無意間看到了,覺得新鮮,就索要回來,加工了一下,鑲嵌了寶石,然後賞給奴婢了。奴婢的阿瑪聽湯若望說,這個在他們的國家裡叫做十字架,是他們所信奉的神靈象徵。奴婢阿瑪覺得這個物件掛在脖子上能保平安,所以囑咐奴婢每天佩戴,不可遺失。"

看她的解釋合情合理,沒有什麼矛盾破綻所在,加上眼神也很誠實,於是我也就不再追問了。我微笑著伸出手來,"那好,本宮就相信你。既然這項鍊這樣寶貴,只怕損壞了,你回去之後和你阿瑪不好交代。這樣吧,給本宮瞧瞧,看看能不能修理修理。"

固爾瑪慧見我不再懷疑,也就松了口氣,很順從地將項鍊交到我的手裡。我低頭打量打量,原來是接頭那裡被扯變形寬鬆了,所以才脫扣。我摘下護甲套交給旁邊的宮女,騰出手指仔細地擺弄起來,很快,搭扣又恢復了原本的形狀。她看到後,眼睛裡又閃爍出喜悅的光芒來。

見她高興,我的心情也好了起來,於是招了招手,"來,本宮幫你戴好。這是保平安的物件,可不能離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她乖乖地走過來,靜靜地看著我將項鍊給她佩戴好,然後道謝。同時,那纖細的小手仍然輕輕地摩挲在十字架上,好生珍惜的模樣。

看看把孩子哄開心了,我也就放心了。見時間不早了,多爾袞肯定在那邊等不耐煩了,我向旁邊的宮女吩咐道:"已經中午了,你帶慧格格去找二阿哥玩耍,順便跟他和岱嶽一起吃午飯吧。"

"奴婢遵命。"宮女喏了一聲。固爾瑪慧又規規矩矩地給我行了個禮,然後隨著宮女的引領去了。

進了多爾袞的寢宮,在廳裡,我立即感受到了一股撲面而來的熱浪,心生詫異,於是朝熱浪襲來的方向瞧了瞧,禁不住地,笑了——原來,多爾袞命人在坐炕下面放了一個特製的鐵槽子,裡面裝滿了通紅的木炭。又在上面架起一塊長約兩尺,寬一尺的石板。那石板打磨得光滑可鑑,薄厚正好合適。旁邊的架子上,鉗子、夾子、小刀、剪刀,加上各類餐具,一應俱全。這套裝備還真是齊全,看來就等著我過來幫他弄烤肉吃了。

"你怎麼才來呀,我剛剛又派人去催你。真是的,我眼巴巴地等著,肚子裡面都咕咕直叫了。"

多爾袞本來蔫耷耷的,不過一見我進來,立即來了精神。不等我說話,就立即吩咐太監們將燒烤的食材全部端來,一盤盤的,很快就擺滿了桌面。我一看,種類還真是多,凡是他喜歡吃的,一樣都沒落下。鬧半天,原來他是嘴巴饞了,要我來伺候他,給他做好吃的呢。我還奇怪來著,他今天怎麼這樣有興致,主動派人來邀請我和他一道用膳,原來是這個目的呀。

"我走得慢些了,自然不會由你隨叫隨到,這樣吧,你要是等不耐煩,以後就賜我'行宮騎馬';,保管一轉眼就到了。"我打量打量眼前這一大堆食材,作唉聲嘆氣狀:"我走路走得都餓了,還以為你這裡早已準備好山珍海味給我充飢呢,沒想到是等我來做這個廚子呀,唉,我真是苦命!"

他懶洋洋地爬了起來,扯過坐墊,示意我坐下。"沒辦法了,誰叫別人的手藝都不如你好呢?我就喜歡吃你做的糕點,你燒的菜,你烤的肉,換誰都不成。"

他這說得倒也是實話。那麼多皇宮御廚,絞盡腦汁,烹飪出各類珍奇菜餚來,可他每次也就輕描淡寫地動幾筷子而已;而只要是我準備的膳食,他一準兒來頓風捲殘雲,吃得盤盞狼藉。不知道究竟是我的手藝確實好,還是他這個極挑剔的傢伙只肯買我的面子?

我見他確實餓極了,看樣子也和東青一樣,沒有吃早膳。這對爺倆,都是在生活上馬馬虎虎,粗枝大葉,不懂得照料好自己的人呢,真不叫人省心。於是,我也沒有就著多爾袞拉過來的墊子坐下,而是直接來到作料食材前,精心地調製好了吃烤肉所需的蘸料,然後到石板前。用豬油潤過表面,我接過侍女送到跟前來的盤子,將切得薄薄的牛肩峰肉,一片一片,細細地放在石板上,鋪平。待肉片在高溫的作用下滋滋作響的時候,再迅速翻轉過來。從放上石板到夾起裝盤,時間極短,要手疾眼快,動作嫻熟,否則肉全熟透,就老柴了,口感要差很多。

多爾袞坐在炕桌前,面對他最喜歡的烤肉,大快朵頤,吃得津津有味。我見他胃口不錯,於是心裡也暗自歡喜,手下的活也就更細緻了。

他吃到一半時,放下筷子,端起茶杯喝了幾口。然後招呼道:"好了,你也過來一起吃吧,剩下的叫奴才弄就是了,我也差不多飽了。"

我來到炕沿上坐下,並不急著吃,而是先打量打量他的臉色。自從他去年冬天又開始時不時地犯頭痛症之後,我每天都要仔細地看看他精神如何,狀況如何,就怕他哪裡有了不舒服的,卻忍耐著,不肯說出來,不肯傳太醫。我知道他為了怕我擔心,肯定有心隱瞞的。眼下看起來,還不錯,精神挺好胃口也挺好,於是,也就放心下來。

他見我盯著他看,大概覺察出什麼了,卻調侃道:"怎麼,是不是昨晚沒跟我一起睡,就懷疑我是不是找了哪個女人暖被窩了?這麼著急瞧我臉色?"

我這還真是被他冤枉了。再說,他這次來行宮,除了我之外,後宮的妃嬪們幾乎一個沒帶,昨天我看他實在累了,所以才趁他有些酒意,回到寢宮剛躺下就睡著之後悄悄溜掉了。我這也是為了他的身體著想。在我眼裡,他比我的幾個兒女還需要照顧和關心。"哪的話,我是看你吃飯吃得這麼香,就琢磨著你這是真的胃口好,還是故意裝出來讓我看,哄我高興的。你呀,口味實在太刁鑽,連那麼多御廚都侍候不好你,就我這點半吊子手段,就真能讓你這麼歡喜?"

倒是多爾袞感覺受了莫大的冤枉一樣,一副委委屈屈的表情,"誰說我挑剔的?我是飯量不如以前了而已。歲數大了嘛,沒辦法,不像年輕時候,吃上半條羊腿再喝半罈子酒也在話下。你剛去盛京的時候,不是見我吃什麼都挺香的嗎?"

他這話倒是牽起了我的一番回憶和感慨,"也是呀,當年在盛京能吃上點大米都不容易(注:遼東當時不種植水稻,又有明朝封鎖,就算達官貴人們也只能吃小米。後來征服朝鮮,勒令朝鮮每年進貢大米,這樣才有得吃,不過仍然十分金貴,一般人根本吃不起),連燒菜的佐料都湊不齊全。記得那時候給你弄個明太魚火鍋,還把你樂得屁顛屁顛的,還拿來招待你的兄弟侄子們,覺得挺有面子的..."

他忽然插話道:"是呀,我還記得你那時候說你最喜歡吃的水果就是荔枝,我說早晚有一天會實現的。沒想到,這話說過之後,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十個年頭,現在想想,還真是過意不去...這不,尚可喜他們已經拿下廣州了,等今年夏天,我就叫他們進貢最好的荔枝,派最快的馬驛送來京,讓你好好過過癮,就像當年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

我先是有些吃驚,不過取而代之的是感動和喜悅,想不到,這麼多年前的一件小事,當時也不過是說說而已,他居然還清楚地記得。這些年來他都沒有提過,連我都差點淡忘了。

多爾袞見我此時的模樣,就知道我是什麼心思。"哎,有什麼好驚訝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這人沒別的本事,過目不忘的本事卻是有的,記性可比一般人好得多呢。對了,你說說,到時候我真的這樣做,咱們倆會不會也來個青史留名,成就一個動人的傳說呢?咱們就是,就是千古帝后恩愛的榜樣,讓唐太宗和長孫皇后都在地底下羨慕咱們。"

我見他一副自我感覺良好的模樣,忍不住故意給他潑潑冷水:"呵,你想得倒美,天底下的好事你恨不得得佔個全乎。不但要萬里江山、至高權位、能臣良將、嬌妻美妾、兒女雙全、富貴榮華,還要青史留名,你見有幾個人能這樣圓滿的?你的野心可真是大過了天去。"

他不但不惱,反而更加得意洋洋地標榜炫耀著,"是呀,我的野心要是不大,今天都不知道埋哪兒去了。男人就是要有野心有壯志的,這樣才能像雄鷹一樣,讓人人仰視,否則和家雞有什麼區別?鷹的壽命有三四十年,至於家雞嘛,用不了兩三年就得宰了下酒。"

"這樣說來是不錯,可你也不想想,那些史書啦,傳說啦,野史啦,評書戲文啦,詩詞歌賦啦,哪樣不是他們漢人編的?你我都不是漢人,還指望能青史留名,成就千古佳話?你這些年殺了不少漢人,又強令他們剃頭,他們不恨死你才怪。你放心好了,將來後人們一提到了,肯定都在前面加上'暴君';倆字,這樣的名聲,你一準兒逃不了!"說到這裡我忍不住有點後悔,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怎麼好麼秧的,就提到剃頭的事情了,要知道多爾袞在國家大政上極其剛愎,最恨別人在他面前質疑這個政策,說這個不好的。

不過我算是白擔心了,他今天看起來心情挺不錯的,居然頭一次沒有因為我說到這個而拉下臉來。相反,還笑得挺燦爛,"暴君好呀,總比昏君強。你看看那些開國帝王,就是他們漢人的帝王們,又有哪個不殺人不殘酷的?其實呀,你發現沒,興國的暴君可比亡國的暴君多呢。而遇到昏君,大半都是亡國的。"

說話間,有新烤好的肉端了上來,他用象牙著夾了一片,蘸好調料,放到我面前的銀盤裡。"再說個題外話。我知道在這裡修建了行宮,你有點意見,畢竟福陵昭陵前年才徹底完工,現在紫禁城裡,當年被流寇燒燬的三大殿,還有乾清宮,交泰殿之類的都正在重建,你看不慣我這麼能花銀子。可你要想想,錢可是節省出來的嗎?崇禎皇帝省吃儉用,不近女色,不興土木的,到了還不是亡了國?我雖沒有管過戶部,可這理財方面,還是有點心得的。太奢侈當然不行,揮霍太厲害就是敗家;不過太節省了也是不行的,國家不把銀子花出去,小民怎麼受益?各行各業怎麼興旺?難道咱們每年光收了他們的稅賦,就都積攢在國庫和內庫裡面,等著銀子慢慢爛掉?銀子錢幣沒有良好的流通,國家的命脈也就衰弱了,遲早要玩完的。所以說,開源節流,重要的是開源,是想辦法怎樣去掙更多的錢,而不是當個吝嗇小氣的守財奴。這些,你可明白?"(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