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公子丹,鎮守邊關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章 河套地區被切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八十章 河套地區被切斷

由此贏丹也可以看出,其實咸陽百姓對大秦以外的戰爭不是有很多關注。

若咸陽估計秦軍能擊敗敵軍打通前往西域的商路的話,那麼就會乘著這異族絲綢價格還不算高時大量買入。

一旦秦軍打了勝仗確定商路通暢了,那時異族絲綢的價格必定會蹭蹭往上漲。

贏丹從印度國王就卻那知道自己猜的沒錯。

這次卻是印度國王就卻來找贏丹的,他勸著贏丹:“本王已聽說敵軍佔領獅城及樓蘭之事。”

“據聞敵軍在樓蘭駐兵一萬,在獅城駐兵三萬。”

“且以樓蘭、獅城兩城百姓為奴隸日夜不停的修築城防……”

“以本王之見,殿下應完善咸陽的城防為上,西進來日方長,日後再做打算也不遲!”

贏丹知道印度國王就卻心裡打的是什麼算盤。

現在秦軍與印度其實是在一條船上。

原因是印度經與安息一戰後元氣大傷……

這元氣大傷不是說印度死傷了多少兵士。

事實上印度損失的部隊並不多,原有七萬到現在還有五萬,還有一部份逃往西部。

問題在於安息軍一來且將士兵滲透進的印度隊伍中已撼動了印度的奴隸制度……許多印度軍民都表現出願意加入安息軍的想法。

這很正常,能做自由人能以軍功晉爵誰不願意?

若不是贏丹為了照顧印度貴族的利益嚴令不得隨意入秦籍,只怕印度大軍早就再“投降”一回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然而印度軍民雖是沒有這麼做,但思想卻已大多倒向了安息軍。

所以,即便贏丹放手將指揮權交還給印度國王就卻,他依舊很難控制。

印度國王就卻明白這一點。

於是,安息軍若是因為急於進攻敗於敵軍,那麼敵軍接下來就會反攻入印度了。

印度國王就卻還希望自己繼續當這個太子,同時也是為印度的利益考慮,所以當然應該先構築好印度的防禦再考慮其它。

贏丹回答道:“請大王寬心。”

“我等便是要進攻敵軍,也會留一萬兵士在印度駐守。”

“只要能守住陽關、玉門關兩處,印度並無陷落之憂!”

贏丹這麼一說印度國王就卻就放心了。

貿易那雖不是很順利,但對秦國商隊卻沒有太大的影響。

因為暫時還沒賣掉的異族絲綢可以儲存在印度,只需留幾個人一邊看護一邊賣就可以了。

商隊則帶著大批皮毛、種子、牲畜等返回秦國,然後到西套換了異族絲綢布匹後再將其運來……

如此這般往返,用不了幾次那財富就成級數上升。

而這一批富起來的人很快又會吸引各地的百姓和商人雲集至西套跟進……贏丹已經開啟了一條商路做好鋪墊了,剩下的就只是時間問題。

就在贏丹處理各方事宜時,一名信使進帳送來了扶蘇給贏丹的一封信。

信中先是大概說了下河套及西套的發展狀況,然後筆鋒一轉就提到了印度:“不知殿下可有聽聞父皇身體恢復了。”

“扶蘇希望嬴政的身體能一直健康!”

然後就沒了下文。

不過贏丹卻知道扶蘇這話中的意思。

扶蘇其實是在詢問嬴政身體健康的真實性,所以扶蘇在信裡只能隱晦的告訴贏丹這事。

想到這,贏丹隨手就取出火摺子將信燒了。

不過贏丹也不怎麼擔心。

因為他知道這李總管,之後還有個池子華都掀不起什麼大浪。

贏丹不認為自己能改變什麼,於是也只有隨它去了。

如果說有什麼需要擔心的話,那就是這些所謂的方士都是池子華引薦。

難道池子華和李太監有什麼啟圖?贏丹想來想去,也猜不透池子華和李太監有什麼陰謀,於是只能作罷。

又過了幾天,建造局就使人來報說是鐵芯銅炮已製出了一門。

這比之前斯爾說的要提前幾天,不過這並不奇怪……建造局對新鐵的鑄造早就熟能生巧,而澆鑄法需要的只是把新鐵冶煉出來然後澆進模具就可以了。

贏丹沒有急著去驗收,而是讓王賁去取幾個藥包來。

所謂的“藥包”就是火炮發射用的火藥包。

與其它火藥不同的是,這藥包裡的火藥就不再是胡亂配比了,而且硝石的比例還與現代黑火藥一樣,佔四分之三。

贏丹可不希望好不容易製出的火炮到時運到敵軍城下卻因為威力不足而無法發揮作用。

帶著王賁、李巖兩人乘坐馬車趕到冶鐵作坊的時候,就見建造局正在打磨火門。

如果說這澆鑄炮有什麼難度的話,那就是火門了。

因為這火門是要求在厚厚的炮壁上留下一個小孔。

這個孔不能太大,大了就會漏氣嚴重使火炮的威力成級數降低。

這樣一個小孔無法用泥胚完成……泥胚只適合用於大面積成形,若是留這麼一個細長條的泥在那,只怕兩下半就被倒入的鐵水給沖垮了。

另一方面,此時又沒有鑽孔工具,想要制好後再在炮壁上鑽出一個小孔做火門,只怕沒幾個月時間是完成不了的。

為此建造局就想了一個辦法:

他先打製一個鐵皮,然後將鐵皮卷成一個空心小管,在裡頭填充上石墨粉兩端封閉。

等鐵水澆鑄下去後,就飛快的用這根鐵棒插入泥模內……鐵管有一定的厚度,在鐵水內沒有那麼容易熔化,於是就能保持住大致的位置並與鐵炮融合在一起。

而鐵管內的石墨粉其熔點高達四千度度,遠高於鐵水的兩千度度,於是其始終不會融化並將鐵皮撐開。

待模具冷卻後,只要將鐵管兩端剷斷倒出石墨粉,一個細長的小孔就成形了。

聽建造局的介紹,贏丹不由對古人的智慧感到歎服,他們總是能用最簡單的辦法完成看似十分復雜的事。

不過建造局看著那木架上鐵芯銅炮也有些不明白,問了一個與王賁同樣的問題:

“殿下,我等制這銅鐵管又有何用?”

“此物重七百餘斤,只怕很難用於戰場……”

秦時的七百餘斤其實只有現代的三百多斤。

贏丹之所以不把它做得更大,並不是因為沒有銅鐵,而是因為想著將來是要拉著它在沙漠行軍……三百多斤是駱駝長途運輸的載重上限,實在不行用馬車裝也沒多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