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時代之2010最新章節列表 > 503 生物雲端大資料【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03 生物雲端大資料【1】

周宇傑點頭說道:“生物醫藥領域會是方向之一,不過頭條並不會直接進入這個行業,而是會以投資以及贊助的方式扶持有潛力的企業或者學院。”

李繼文接著問道:“那在生物醫療領域,您會傾向於哪一塊?”

周宇傑說道:“哪些疾病會嚴重威脅生命,我就會將資金投向哪個領域,最多的自然會是癌症領域,整個中國,每年的正常死亡大概不到1000萬人,而其中超過1/3的人死於癌症,這是無數普通人的噩夢,很多家庭甚至會人財兩失,我旗下的相互保以及水滴籌都在全力幫助這些人,但這些也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攻克癌症才可以。”

李繼文問道:“周總,目前全球癌症治療方案基本上都是國際上知名的醫藥集團所提出,而抗癌藥的研發不但涉及大量的資金以及時間,還需要大量的人才,這種大規模的團隊合作,恐怕也只有您親自成立專業的團隊才有可能成功了。”

周宇傑搖頭笑著說道:“李先生,你太高估我了,就算我不計成本花錢組建一個團隊,也不可能成功,真要是這麼容易,醫藥領域也不會被那麼大巨頭公司壟斷幾十年了。

用網際網路的話來說,想在別人成熟的領域超過別人,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非網際網路行業,或許有一點可能,但那需要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投入。

二戰之後的汽車巨頭品牌,只有現代在韓國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擠進了全球前十的寶座,而生物科技領域的門檻比汽車還要高的多。”

“那周總的意思是?”李繼文沒明白,一旁的雙馬也在認真的聽著。

周宇傑說道:“癌症在初期其實並不難治,問題是很多癌症被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是晚期了,這種時候就很要命,就算是超級富豪,碰到癌症也可能一樣的結局。

晚期癌症的攻克難度是地獄級別,那麼我們就可以逆向研究,如何能夠在初期發現它們,或者教普通人如何避免他們,這或許更重要,研發起來也要簡單的多,當然,這個簡單也是相對的,實際上如何快速的發現早期癌症,也是一個難題。”

李繼文問道:“所以周總是準備將資金投入如何發現早期癌症的領域?”

周宇傑笑著說道:“這是其中之一,但我更想做的是,統計出癌症的發病的規律,就像我們所有人都知道抽菸容易得癌症,但有的人不抽菸得了,有的人抽菸卻不得,一般情況下,大家都說這是機率問題,但我覺得這或許有一定的規律,也許與遺傳基因、與日常生活習慣、與工作或者居住的環境有關,我想做的就是儘可能的收集足夠多的資料,來進行更詳細的分析。”

李繼文問道:“周總可否詳細講解一下?”

周宇傑說道:“國際抗癌聯盟認為,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1/3的癌症如能早期診斷是可以治癒的,1/3的癌症可以減輕痛苦,延長生命。

這最後1/3只能靠醫療技術以及患者有沒有錢來決定,而前面2/3,實際上並沒任何實際的解決辦法,即使是國際抗癌聯盟,他們也只能推薦人們熱愛運動、不要暴飲暴食過於肥胖、不要接觸化學物質等等。

但這些推廣言論效果很差,因為他們的聲音傳播範圍有限,而且即使被人知道了,很多人也不會當一回事,這些東西太虛了,所有人都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處理這件事,因為人們不可能在每時每刻都記住這些事,也不可能真的能夠這麼操作,只能說是機率性的關注這些問題。

但如果我們能夠有著足夠的資料,那麼就可以分析得癌症的人有哪些規律,他們的家族關係親戚中有多少也有癌症,或者有類似的非癌症疾病,癌症患者與他們的工作環境會不會有什麼關係,在某一種特定環境下,得癌症的機率是多少?

還有就是日常的生活習慣,這一點比較難以資料化,可能也只能採用比較傳統的方法,比如是否愛運動、是否抽菸,是否熬夜,是否暴飲暴食,本身的體重等等因素。

當我們有了上千萬的癌症患者,這些資訊疏通之後,資料成型,我認為,有很大的機率我們能夠發現很多我們以前不知道的規律,然後做出較為準確的演算法。

當然我也會邀請大量的醫學人員來參與這個專案,實際上國內或者國外很多醫學機構、醫學院都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來研究人為什麼會得癌症、如何得的癌症?但他們有資料,卻沒有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我想在未來,我們也可以與大量的醫學機構合作,一起研究這一方面的科技規律。”

李繼文聽完後,沉吟片刻後不知道該說什麼,於是問馬芸與馬花藤道:“兩位馬總,周總的這個想法,你們覺得怎麼樣?”

馬花藤想了想說道:“我不是很懂生物醫學,不敢下這個結論。”

而馬芸則說道:“我覺得周總這個想法非常好,我也不懂生物醫學,我甚至不懂網際網路,但我認為,任何東西都有著數學規律,我們人體以及各種疾病也是一樣,肯定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存在,只不過因為資料太多,太分散,很難分析,而如果真的能夠分析出來,那絕對是人類的一大福音。”

周宇傑也笑著說道:“對,就像很多人一直說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某人抽菸不得癌症,有人喝酒不得肝癌,有人不抽菸不喝酒卻得了這兩種癌症,很多人知道這其實就是機率問題,但我想知道的是,這個機率究竟是什麼樣的?抽菸的人得肺癌機率究竟是多少?抽什麼樣的煙更容易得癌症或者對應的肺病,或者什麼頻率的抽菸習慣會影響結果。

又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有多少,如果能夠透過大量的資料發現部分規律,那麼也許我們不僅僅能得出一個人患病的機率,或許還能與政府部門合作,一起針對一些容易導致癌症易發的原因來提出解決方案。

我個人覺得,如果哪怕只分析出了抽菸與肺癌的關係,讓我們找出了更多的資訊,那理論上來說,至少可以在資料上減少抽菸患者中出現癌症的機率,甚至普通人出現癌症的機率。”

李繼文頓了片刻後說道:“抱歉,我都不知道該問什麼了?”

周宇傑笑道:“其實我也不知道該再說什麼了,我是有這個想法,但這個想法其實也不成熟,甚至有可能在專業人士看來還很幼稚,但我覺得我們企業家最應該做的就是冒險與嘗試。

所以我想藉著今天這個機會,正式宣佈成立生物雲端大資料專案,這個專案的目的就是利用大資料來分析影響所有嚴重疾病的成因,從遺傳、環境、生活習慣方面來研究這個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為這個專案涉及的因素太多,所以我邀請全國範圍內的網際網路公司、數據分析人員、各大醫療機構來共同參與,不過事先宣告,這個專案為永久非盈利專案,參與進來的公司是不會有報酬的,而個人參與者,我們會出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