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時代之2010最新章節列表 > 510 大資料的可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10 大資料的可怕

對於特斯拉建廠的事情,周宇傑自然清楚,國內其實早在5年前就已經與馬斯克進行了接觸,談判了幾年沒有進展就是因為獨資問題,馬斯克想獨資,但這違反了國內的外資汽車行業投資法。

但國內這群電動車品牌太不爭氣了,國家每年出資百億進行補貼,結果造出的電動車一個比一個感人,有個笑話就是雅迪出了一款高階電瓶車,續航居然幹掉了當時一般的新能源電動車。

於是,為了國內電動車品牌的快速成長,中央決定修改80年代定下的《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在原有規定“汽車整車製造的中方股比不低於50%”的基礎上,增加了“除專用車、新能源車外”。完全就是為了特斯拉的入場而服務,這不是因為特斯拉太牛逼,而是因為國內同行太坑爹了,國家想靠著新能源汽車實現汽車行業的彎道超車,就必須要引入強大的敵人。

周宇傑不感興趣,但臺下的人可熱鬧翻了,之前坊間早有傳聞,特斯拉將會進入國內生產,但因為股權問題一直沒有談好,而這個時候馬斯克所言相當於官宣,粉絲們自然激動不已,不管是蘋果還是特斯拉,都有著無數的粉絲。

雖說對話這種節目臺下的人不應該提問,但不少人還是舉起手來欲欲躍試。

馬斯克也比較好說話,隨意點了一人,被問道會在哪裡建設,什麼時候能夠正式交貨。

馬斯克笑著回答道:“目前已經在與國內幾大城市進行談判,很快就會有結果,至於正式交貨,具體時間我就給不了了,我本人也希望越早越好。”

臺下還有不少人想要提問其他問題,都被馬斯克一一回答,有些是關於特斯拉,有些是關於SpaceX,答了幾個問題後,馬斯克立刻停止了回答舉動,回到了對話現場,他來參加網際網路大會,其實也是藉著這個機會公佈一些訊息以及一些未來的規劃,但時間有限,不然就是太不尊重周宇傑了。

周宇傑也沒有在意,接著說道:“馬斯克先生,聽說你又新開了一家公司,叫做Neuralink(神經連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馬斯克點點頭說道:“這是一家專門研究腦機介面的新公司,我們試圖研究一種晶片,然後可以植入人的大腦,晶片可以透過腦電波或者其他因素來收集資訊,隨後傳遞給附近的接受裝置,從而對周圍的智慧裝置進行控制。”

“哇哇......”臺下又是一片譁然,如果是其他人在公開場合說這種話,估計所有人都會認為他是瘋了,但這句話是馬斯克說的,現場的人覺得自己瘋了,因為這種技術如果實現了,那也太魔幻了,但馬斯克能不能實現,他們還真的不敢直接否定。

“類似於黑客帝國的那種設定?”周宇傑問道。

馬斯克笑道:“我的想法或許比黑客帝國還要酷,但現在離那一步還很早,暫時還不能告知外人。”

臺下的不少人聽了後大失所望,他們其實也不是立刻需要體驗到什麼高技術產品或者服務,他們現在想知道的就是馬斯克的想法,這既可以刺激他們的思想天花板,也可以引爆網路,成為頭條新聞。

“很有意思的專案,也許我也會投資試試。”周宇傑淡定的說道。

在前世,馬斯克真的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據說神經連線公司將一個晶片植入了豬的大腦中,後續豬的一些需求還真的被附近的計算機所獲取,成功率非常的高。

不過據周宇傑所知,這個晶片還沒那麼牛比的可以讀取人的思想,這裡面的核心技術也是數據處理。

簡單來說,就是先以豬來作為實驗物件,早早將晶片植入進去,晶片的作用就是獲取豬腦中不同頻率以及強度的腦電波,然後記錄下來,再對比當時發生某一頻率的腦電波時,豬在幹什麼?尋求什麼?

同時測試人員也會用各種東西來測試豬,比如給好吃的、不好吃的食物、讓豬開心、讓豬害怕、讓豬痛苦,這些只是過程,他們需要的是讓豬知道接下來會有什麼,然後收集訊號。

聽起來比較簡單,但這個資料也是非常的複雜、而且很容易錯。一旦錯了,演算法就可能完全錯誤,需要重新開始。

連豬的腦電波資訊都需要收集、測試數年才能完成,更不要說說人了,這不僅僅是智商差距的問題,而是因為人吸納的知識、慾望太多,思想會複雜千倍萬倍。

但只是一步一步來的話,比如想識別人的一些基礎指令,再透過人體的動作來作為參考,也是有可能的,因為當人在想什麼的時候,身體也會有對應的反應,這種行為甚至自己都不知道,但也是有規律的,也就說,是能夠透過數據分析出來的。

當然,身體什麼反應,也是要看從小的文化以及區域性的教育或者先天習慣來決定,這造成了身體反應在全球範圍內會有很多類別,因此會增加數據處理的難度。

不過難度歸難度,還是有可能實現的,這就是大資料的可怕。

從橫向分析來說,分析無數人的資料能夠整理出普遍的規律,從縱向來看,長時間收集個人資料,也是可以分析出來的個人的規律。

這就類似與智慧汽車的純視覺無人駕駛,隨著時間的推移,可參考的資料越多,效果會越來越精準。

所以如果某一天,人真的可以透過腦中晶片來控制周圍的一切,並不是扯淡,晶片或許不能直接知道你在想什麼,但卻能根據間接的腦電波資料來對比龐大的資料庫來分析出來。

如果這一種產品真的實現了商業化,依據這些資料,電腦能不能出現思想,都是未知數。而控制這些資料的公司,會成為什麼樣的存在,真的是難以想象。

大資料的強大,可不是在於分析消費習慣而已!

馬斯克也沒有在意周宇傑的話,太多的人想複製他的商業模式,多一個人也不奇怪,更不要說腦機介面這種連他自己都不確定的商業技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