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島主的幸福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一章 抓緊時間造冰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一章 抓緊時間造冰窖

做竹制品的一個很大特點,那就是需要陽光照射,需要曬乾和曝曬,否則下雨水淋淋的,那就很容易讓竹子硬度不高、甚至於腐爛,根本就沒法做好器具。

昨天是出了太陽,今兒個也有太陽……如若是明天下雨,或者乾脆忽然來一場暴雨,豈不是我們的努力都白費了嗎?

嘿嘿,這個閣下就不知了,我們三國村可是有著自己的秘密武器的!

香村三郎,也就是我們家的管家,四郎和五郎的爸爸,他有著一個很奇怪的病痛,那就是一旦第二天要下雨了,他的腿就會疼痛,而且雨下得越大,他的腳就會疼得越厲害,自從五年前這個病痛開始後,那真的是百試不爽,萬試萬靈。

如果是今天晚上三郎大叔的腿又疼了,那麼我們就會連夜準備好遮擋的雨布等等,這樣就可以不被淋溼,也可以提前將材料那些,放在安全的地方。

然後呢,要不怎麼說好人有好報呢。

在看到我們要修建竹屋的時候,全美妍就把我拉到了一邊,悄悄的告訴我,她從小就跟著一位師父學習中國的星象之術,再經過這麼幾年沒有事情做,就把心思放了一大半在這個方面,透過在留蔭海港的不斷實踐,對於未來十天之內的天氣情況,包括是否有大風暴襲來等等,她最少能有八成的把握能猜中。

所以如果遇到要有雨來臨的時候,她就會提前告訴我們,好讓我們做準備的。

媽呀!

八成的把握?

還是未來的十天!?

我當即興奮得就抱住俏麗的美人兒少婦親了兩口,弄得站在不遠處的全大友眼睛都大了,至於全美妍自己,那更是羞得粉臉通紅。

幸好她曉得我並不是在輕薄她,只不過是非常的高興而已,但被一個年齡差不多小了自己一半的孩子給親吻了,全美妍還是會覺得很害羞。

我的高興沒有道理,三郎大叔的腿疼能預測明天的天氣,不能對長期的有個大致的判斷,而全美妍的則是針對全域性來講,至少可以讓我們的規劃能更加長遠一些、周詳一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兩人的能力一起加起來,那我三國村豈不是就比別人多了一分力量?

預測天氣可不僅僅是在生產生活中能用上,在行軍作戰之中,也是會發揮很大用處的,這一點,我聽了師父和勞倫老爹講的那麼多的戰例,那都是有著血淚的教訓的。

古來作戰三大法寶:天時、地利、人和。

首推的第一個就是天時嘛,這不就是天氣嗎?

嗯,現在說作戰有些話題扯遠了,至少在現在,我們修建竹屋的過程,就可以不被天氣所困擾,不至於準備得好好的,就被一場大雨給澆滅了希望。

依照全美妍的預測,未來的十來天,都不會有什麼下雨的情況,只不過再等三天後,北風就會強烈一些,到時就會考驗竹屋的堅固程度了。

我並不擔心竹屋的質量問題,幾個大叔都是修造屋子的高手,再加上野兔林的竹子質量非常的堅硬,要是被一陣風給吹散了,那簡直是一個笑話。

真正讓我擔心的,還是另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從竹屋裡面走出來,我又往破舊的留蔭海港走去,在下海港那一面的山坡後,我先不直接往港口走,而是走向了那邊已經開始在挖掘的三個大洞穴。

三個大洞穴都位於山坡下面的地面位置,間隔約莫有十來米,一百多個奴隸和治安巡邏隊的人在拼命的往裡面挖掘著,並不時的用粗壯的竹子頂著洞穴的頂端,不要泥土塌下來。

一群女奴則是挑著一擔擔的將泥土往港口碼頭那邊堆,現在那裡已經堆積成了幾座小山頭,高度起碼也在五六米以上。

他們在做的事兒,是我特別吩咐的。

我要求的每個洞穴挖到地下不低於五米,寬度不小於十米,長度不小於五十米,高度也是要五米以上,用意是想要拿來儲存我們打撈起來的魚蝦蟹,特別是容易儲存的金槍魚、青魚和烏賊。

隨著天氣會慢慢的變暖,儲存食物始終是一個大問題,依照我們現在的人手,大規模的醃製魚蝦蟹,那是很不現實的——每天兩三萬斤甚至更多的數量,哪裡做得完?就是抹鹽的動作,也足夠把人給累死的了。

於是我選擇了一個最簡單便捷的方法:地穴冰窖藏魚。

古往今來,北方的人一開始沒有什麼儲藏東西的概念,等到後來冬天根本無法出去找吃的,餓死的人不計其數後,他們就學會了提前在冬天到來之前,在家裡的地下挖一個地窖,把許多東西都儲藏在裡面,想要的時候就拿來吃。

到了後來,他們發現,冬天儲藏在地窖裡面的東西非常的耐儲存,可以到了夏天的時候才不能吃,故而又開始琢磨著怎麼把東西儲存到夏天以後。

想來想去之下,人們在冬天的時候,往地窖裡面放上許多冰塊,然後密閉儲存,直到夏天的時候才開啟。

果不其然,這樣一來,即使到了夏天,裡面的冰塊還是沒有融化,連帶著裡面的食物都很新鮮,吃起來也味道不減。

久而久之的,這個冰窖地窖相結合的方式,就逐漸的成了一個傳統,流傳至今。

現在是解凍期的三月,正好頭頂上的兩處高高的山崖上,有著許多的冰雪尚未融化,趁機我們多拿一些回來,丟在地窖裡面,和打來的魚一起儲存,這樣就可以儘可能的多儲備魚肉了,不至於到了天氣熱一點就只有浪費掉,到時奴隸們打漁的積極性也會大大的受挫的。

按照勞倫老爹教給我的新型計算方法,我大致的算了一下,平均一個山洞最少可以放進去三百萬斤的魚蝦蟹,當然,還得加上至少一百萬斤的冰雪,這樣三個山洞算下來,至少能儲存九百萬斤的魚蝦蟹。

九百萬斤的巨大儲存量,已經超過了我們的捕魚極限速度,就算現在的速度再擴大一倍,也要五個月才能裝得滿。

而依照消耗量來說,即使一天到晚都吃魚,最少也得六年才吃完,如此厚重的儲備,實在已經是了不得。

正因為如此,我才不惜把治安巡邏隊的人也調集了過來,讓他們加緊挖洞的進度,爭取在三天之內搞定。

挖地窖並不簡單,特別是挖這樣大的地窖,如何保證頭頂的泥土不坍塌下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

經過和師父的商討,我採用了用竹子作為橫樑,以橫豎縱橫成型的方式,在頂上搭建起了數以千計的竹梁,再用一層層的沙網罩住最下面,隨後用加了煮熟的米漿混合著桐油、粘土和石灰,攪拌均勻後,倒在沙網和竹梁上面,鋪成一層平整的光滑牆面,同時也是對地窖頂端封頂夯實。

看著寶貴的大米被煮得半熟後磨成米漿,加進混合的粘土裡面,我心疼得不得了,就這麼一個用處,消耗掉的大米就有五百斤。

但比起小夥伴們的撕心裂肺的大喊大叫不行,我還是穩重多了,至少這個命令就是我下達下去的。

可是另外一項,對於桐油的使用,我卻是有些不忍心看了,總共只有五百桶的桐油,修建竹屋和傢俱就要用上百桶,再混合攪拌所用的牆面又要用超過一百桶,轉眼之間,差不多就用了五分之三,這還沒算上馬上開始的對船隻的修補刷油,那更是需要反反覆覆好幾次的,據奴隸們說,不會少於三百桶。

意思就是,最多隻夠在四月份的時候把九艘小破船給刷油保養好,我們的桐油儲備就完全沒有了,再要有什麼用處,那就得兩眼相望的愣著發呆。

桐油來自於油桐樹的果實榨取的油脂,經過炒制後就能成為粘稠的熟桐油,在陸地上或許看不出什麼效果,但對於海上生活的人來說,那就是堪比黃金的寶貝。

無論是海水還是江河水,對船隻的主要構成——木頭,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腐蝕作用,特別是帶著海鹽的海水,便更是如此,如果一年之內你不給你的船上重新塗抹幾次桐油的話,出海要不了多久就會出現漏水沉沒的災難。

霸爺的目標是稱霸整個蝦夷島海域,雖說如今憑藉我們的九條小船,能保住留蔭海港就算不錯了,但人沒有遠大的目標是不能成為大英雄的,沒有提前準備,哪裡能做得了大事兒?

所以我早就準備了要囤積桐油,而且是越多越好。

可惜師父說了,油桐樹喜歡溫暖和多陽光的地方,也喜歡充足的雨水,故而它的產地大部分在大宋國的四川道、劍南東道、江南西道和大理國,和我們北方根本無緣,且因為距離太遠,想要多去購買桐油,只能到稍微近一點的本州島的大城鎮京都、大阪、或者是堺町,才能買到。

然而,我從來不是一個小家子氣的小男子漢,該用的地方就要去用,否則達不成自己的目的,那也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眼下都顧不上,怎麼顧得了未來呢?

最多以後我找機會多買點回來就好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還是大米和小麥好啊,只要不是潮溼的地方,哪裡都能放,而且一放兩三年都沒有問題,難怪魚蝦蟹不能成為硬通貨,而大米卻能成為堪比黃金的貨幣了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