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廢土特產供應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0章 ZP(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0章 ZP(一)

事實上,這件事情比起懵逼的錢大鈞,所想像的還要更大、更嚴重。。

之前的時間裡,當劉教授在電子顯微鏡之下看清了晶片的結構,又透過一定的專業手段,親手證實了晶片可用性之後。

這位國內有名的電子專家,像是一個孩子一樣的手舞足蹈了起來。

1NM工藝的晶片,外行人聽起來的話似乎也就是那麼回事,無非是讓手機和電腦在這些,功能更強大一些。

可是對於他們這些行內人來說,卻無疑是革命性的存在。

1NM工藝,這已經目前的晶片製成技術理論上的最極限了;因為這是受到了矽這種材質的限制,無法被攻克的硬傷。

除非是開發出另外一種材質的晶片,比如說光子晶片。

可光子晶片,是那麼容易開發的麼?

其中存在著太多的難題,真到了能大規模實際應用的時候,誰知道需要等候多少年的時間。

所以,當年主流的矽材質晶片,依然是最前沿的技術。

也正是因為這樣,讓劉教授他異常疑惑的是,根據他們掌握的情報:

目前國際上頂尖的晶片生產廠家,也只在實驗室裡,勉強是完成了3NM晶片的生產而已。

具體的進入大規模工業生產,還需要相當的時間。

這種1NM的晶片,按說就是一切順利,都是應該好幾年之後才能在實驗室出現;期間有著任何一點的偏差,這個時間搞不好會在十年之後。

等到具體的投產,時間會更加的漫長。

至於這位玩意的重要性,那就不用說上太多了。

說句一點都不客氣的話,若是華國掌握了這種技術,之前山姆大叔的那些封鎖操作,將會成為一場徹頭徹尾的笑話。

那些牛逼快上天的壟斷企業,不說股票會成為廢紙,但市值分分鐘就會遭到腰斬。

那麼問題就來了,哪一個勢力擁有了這種逆天的技術?他們把這些嚴格保密的晶片寄過來,到底又想要做什麼?

出於職業的敏感性,劉教授將這個事情通知了本地的安保部門。

而在安保部門快速趕來的同時,他想起了被寄過來快遞盒,萬一裡面會有其他的線索了?

在拿到了快遞盒和看到了裡面的一坨報紙之後,劉教授本能的看了一眼手錶。

記住了現在的時間,20年8月15日的下午4點23分……

實際上,被快遞送達的晶片被發現之後,雞飛狗跳一般折騰了起來的研究院,才是這一場巨大風波的開始而已。

隨著這個緊急狀況,被逐級的上報了上去。

更多的人和單位,在接到了通知之後,為了這一點一個火材盒都裝不滿的小東西,開始昏天暗地的忙活了起來。

時間,15號的下午5點01分。

幾乎傾巢而出的羊城安保本地部門,將面積其實並不算太大的研究所,前前後後的徹底控制了起來。

在他們的嚴密控制之下,一隻蒼蠅能不能飛進去,這種事情還不好說。

但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在沒有特別通行證的情況下,那是別想著能自由的進出,更不要說能去看場電影了。

甚至於對外的聯絡手段,也只剩下了研究所裡的幾部紅色的座機。

其他什麼手機和網路這些,全部被遮蔽和物理切斷了。

同一時間裡,從接收快遞的大門保安,到將快遞送去各實驗室的後勤人員,以及錢大鈞這個倒黴蛋,都立刻接受了反覆的問詢。

就連進行問詢和筆錄的人員,都是本地安保部門的精英。

同樣的一個問題,他們會反覆、深入的不斷詢問,杜絕了一切有可能被忽略和說謊的可能性。

時間在42分鐘之後,也就是5點43分時。

羊城郊區某個站點的那名快遞小哥,也就是熱心為胡彪提供報紙的那位小哥,在送快遞路上被攔下了。

這並非是又有人半路遇到他,又想順便的送個快遞。

而是透過系統的查詢之後,鎖定了這裡的相關行動人員,將這位小哥給請了回去。

至於他車上還有半車的快遞件,則是被另一名換上了快遞制服的行動隊員,開始一一的送貨上門了。

因此,今天的所有收件人都隱約的感覺到,今天的快遞小哥似乎話稍微有點多。

像個話嘮一樣,嘴裡喜歡東問、西問的。

時間繼續的流逝,到了7點10的時候。

京城機場一架被要求延期起飛,時間上已經超過大半個小時的飛機上,那些有些焦躁的機組人員松了一口氣。

他們終於是等到了管理部門強烈要求,那些必要等到的一批客人。

那是除了少量的幾個年輕人以外,都是白髮蒼蒼的老年人。

讓他們奇怪的是,這些一看就是不小年齡的老人們,此刻的精神都是非常振奮,一臉的都是強烈的興奮表情。

隨後,飛機迅速的開始起飛。

用比平時稍快了一點的速度,飛向了本次的目的地:羊城。

讓人覺得諷刺的是,往往一個明星乘坐本次的航班,都會被機組人員認出來,並且要求合影簽名的情況下。

本次飛機上一下子多了6名資深的院士、2名的電子行業著名教授,他們一點都沒有察覺到和認出來、。

這些頂級專家們的這一趟丟下了好些工作,以及重要會議的緊急出行。

目的,自然是想更一步的驗證一下,那些晶片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也不是他們對羊城的電子研究院不放心,而是這些東西涉及的利益和干係太大了一些,已經大到了不容出錯的地步。

而為了這樣一個目的出發的專家和教授們,又何止這樣的一批人。

很多剛剛下班準備在家休息,又或者正在實驗室裡工作的專家,也是因為一個突兀的電話之後。

放下了一切事情的他們,用著手頭最快的交通方式,緊急的向著羊城趕去。

其中,就有著在深城的花粉海思實驗室裡,已經加了好長時間班,秀氣面容上滿是倦意的趙總工、趙彤。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還有高層們基於考量,最終還是通知了一聲的任總,還有他手下幾名經過了審查之後能夠相信的高管。

打算讓他們一起參與在再次的驗證完畢之後,舉行的一場針對這些晶片分析會。

因為僅僅只是這些不多的幾枚晶片,依然能為今後的設計和製造工作,提供一些極好的借鑑作用。

可以說能節省下相當多的時間,少走很多的彎路,還有一批巨大的資金消耗。。

問題是到了現在,在他們腦袋中最大膽的設想之下,也沒有人會想到有人將一臺最關鍵的光刻機,就此的送到了他們的手上。

因為這已經不僅僅是一臺單純的製造機器了,這是一個行業的反超機會。

與之同時帶來的民族自豪感、認同感,國際上的全新形象,已經不是用多少錢能簡單的衡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