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抗戰之紅色警戒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4章 軍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4章 軍校

第194章軍校

李德鄰要求我們往南邊攻一攻範種看了看手中的信函說道。無廣告的~牛文~網http:.女001.

.女001.

http:.女001.

.女001.網

哦李德鄰不是知道我們還牽扯住著鬼子的幾支軍隊嗎孟享也有些奇怪,雖然先鋒軍最近沒再出擊,但鬼子卻不得不防,四下裡都圍了一圈。大大牽扯了南下的鬼子隊伍。

淮河那邊最近吃緊,日軍的第第18師團的一部分也參與了戰局,加上13師團的全力猛攻。淮河一帶的守軍損失很大。範種一邊說著,旁邊的幾個參謀不斷地挪動著沙盤上的小旗,

徐州那邊也有些吃緊,第五師團佔了日照和莒縣,1第十師團和16師團一個聯隊已近攻克了曲阜,正在攻打鄒城;108師團和109師團的一個聯隊也已經向兗州攻去。

這麼說來,我們周圍剩下的部隊也不多了孟享看著沙盤笑道。

濟南那邊一線有16師團的大部,黃河沿線有108師團的104旅團在固守,東邊高密和諸城一帶是第十師團和第五師團封鎖了先鋒軍南下的通道。

雖然四面合圍,但這些軍隊在現在逐漸完善起來的先鋒軍的眼中,並沒有太大的威脅。經過一個月的新兵磨合訓練,54軍的戰鬥力突飛猛進。

那咱們就在南邊攻一攻,把蒙陰和沂南都收進來,隔著沂水和祊河與鬼子對峙。就先讓41師去吧磨了一個多月的牙了,該活動活動了孟享看著沙盤命令道,41師是先鋒軍的老底子了,整編的也最快完成。而其他的黃百韜等人還在編練著新兵,整合著隊伍,還不適合現在就出擊。

到時候蒙山等地一入手,魯中南山地丘陵就大部分都已經掌握在我們的手中了。對於這塊沂蒙老區入手,孟享心中也是感嘆良多。唏噓了一陣後,他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問範種道:

文倉,聽說你的老師來了

範種微笑著點了點頭道:他最近身體不好,我特地陪他在第一醫院檢查了一遍,還需要休養。

嗯孟享微點了點頭道,等過一段時間,我去看探望一下他。現在先讓他養病吧。不過,那個軍校的事情

老師說先要考慮一下。不著急。範種眯起獨眼,心中也是有些遺憾。先鋒軍此時的實力絕對是足夠稱霸一方了,但名頭卻是還不夠響亮。老師此時也多了很多的顧忌,不敢輕易許人以諾。

也是孟享心中也是同樣的遺憾。

先鋒軍此時名頭還是不夠,又身處險地,招攬名人屢屢受挫。這讓他更堅定了自己培養人才的決心。

隨著普通士兵的增多,僅僅依靠克隆士兵的帶動提高戰鬥力是不行。再加上,身邊的參謀人員明顯不足,從外邊招攬,但大多都被其他勢力瓜分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有感於老蔣的黃埔軍校鐵桶陣,孟享也起了建立一所軍校的念頭。有現成的克隆人來教授初級基礎的合格教官,建立一所初級水準的軍校不在話下。克隆人軍官演示基礎可以,但具體到高層次的謀劃方面,就差了許多。只是高水平的軍事人才稀缺,只能依靠先鋒軍這些現有軍官來靈活教導了。

想到稷下學宮蔡元培一招呼,就有大牛紛紛來投的例子,孟享更加相信了樹大旗的效用。

蔣百里無疑就是一杆很好的軍事方面的大旗。憑藉著保定陸軍軍校校長的名頭,如果當上了先鋒軍軍校的名譽校長,招攬人才還是很輕鬆的。

一支沒有經過思想內涵薰陶的軍隊也不是一支合格的現代化軍隊,在各方都在向這裡摻沙子的情況下,僅僅靠著克隆士兵的忠誠還有些不足。無疑,軍校的熔爐再造功能,孟享也是很看重的。

不需要太多的思想灌輸,單單愛國主義教育和師德的名頭就足以讓孟享安心了。軍校校長一職,孟享打算效仿老蔣自己扛起來。雖然可能讓老蔣更加猜疑,但越來越龐大的先鋒軍以後註定無法再低調了。

孟享當了校長,也需要被人信服。他雖然不通軍事,但憑藉著後世的先進軍事理念,絕對能唬住一大批人。前期,主要是面對著先鋒軍內部的軍官培訓,他這個校長當得是名正言順。

軍校在前幾天已經開始動工興建了。同樣全部是堡壘建築,這樣更符合軍校的特徵。有基地參與的建築速度也快,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投入使用。

地點,就定在了廣饒。後世曾宣傳過是孫子的故鄉。

廣饒,地處黃河邊,接近入海口,可惜就是地形單一了一點。不過,該地多鹽鹼地,地盤可以畫的大,為以後升級擴建提供了很好的基礎。至於其他人所說的臨近黃河前線,危險性大,這個孟享嗤之以鼻。即使是軍校學生也是軍人,不在危險中時刻警惕,難道還在大後方溫室中精心培育

至於孫子故鄉這個噱頭確實也不錯,雖然後世一直在爭論是惠民還是廣饒,始終沒有個明確的讓人信服的說法。孟享本來不想搞這個噱頭的,但此時後來的惠民縣還在黃河北岸,在日軍的控制之下。而後世的廣饒曾經歸屬過惠民縣管轄,所以孟享也就不去頭疼後世的紛爭了,直接就定在了先鋒軍控制區內的廣饒。

這也為兩地後來惹來更多的紛爭,也成為後來學術界爭執孫子故鄉的一個熱門話題。但此時,孟享已經顧不得了,先建好軍校再說。

給軍校取名字的時候,孟享有一次發揮了網路宅男的雷人特點,直接取名為武聖軍校。

孟享充分發揮了後世的眼球效應,只要別人一聽到這個名字,必然會留下個很深的印象。這就足夠了。孫子他老人家也可擔得起武聖這個名頭。

就憑藉著孫子的名頭,現在就已經吸引了一位大牛前來。

這個李浴日竟然也有如此見識孟享搖了搖頭,為自己後世的孤陋寡聞而嘆息。

一連串的名銜不提,該君是民國時期中國著名兵學家,現代中國兵學理論體系的倡導者和構建人,編成中國兵學大系,被譽為孫子研究第一人。雖然此時孟享不知,但憑藉著李浴日去年十月份寫的那份抗戰必勝計劃,就足以證明了他的不凡。

他提出的抗戰必勝公式,就是武力抗戰外交抗戰經濟抗戰間諜抗戰宣傳抗戰x舉國一致堅持到底日本必敗中國必勝,這讓孟享大為讚賞。

他在文中還第一個提出了持久戰,這個要比太祖等人說的要早一些。他認為中日的持久戰至少要打三年以上,而中國有打510年的條件。

當李浴日當得到了孟享承諾開辦專門研究孫子兵家的學科後,他毅然拋下了其他,來到了先鋒軍中。

可惜,楊傑來不了範種嘆息了一聲。孟享卻是安坐無語。

楊傑是中央軍中公認的軍事理論權威,當過老蔣參謀長,和陸軍大學的教育長。很多黃埔系的軍官,實際上是楊傑的學生。他剛得了上將軍銜,成為了軍令部次長,位高權重,又是親近老蔣,直接讓孟享熄滅了招攬的念頭。他自然不知道後來楊傑從親蔣變成了反蔣,結果被刺身亡,即使知道也沒用,楊傑此時對老蔣還是很忠心的。

濰縣的空軍學校確定好位置了孟享轉移話題道。

武聖軍校只是一個陸軍學校。而先鋒軍此時更缺的是海軍和空軍人才。

依照基地武器保障,陸軍用人海使勁的填炮灰就能堆出一支強大的隊伍來。而海軍和空軍相對的技術性就要強一些,不是僅僅憑著經驗就可以發展成強軍的。

於是,孟享大筆一揮,一所空軍學校和一所海軍學校也隨之成立了。

昌樂的喬官,那地方不錯,又相對安全,很適合。範種點了點頭,他不知道孟享只是把後世那裡的一處軍用機場挪了過來。

濰坊地處平原地區,空曠無遮攔,適合飛行訓練。又是風箏之鄉,也算是與飛機的起源掛了點聯絡了。

直接用軍用戰鬥機不是很合適吧範種所指的是空軍教練用機的問題。

孟享已經翻遍了,但基地就是不出產教練機。只能直接上戰鬥機。一開始也不用太好的,初級直接是一戰的雙翼機,便宜又實惠。中級的學員可以直接用一戰後到二戰前的飛機訓練了。高階的學員在經過了一系列保密措施確認後,可以直接上最新的飛機。

不知是戰鬥機,轟炸機魚雷機等都要操作。

不過,這些戰機雖然方便,但畢竟與教練機有很大的區別,最起碼少了教練的隨行指導,容易出事故。

我會安排人改裝一下的軍用機改裝教練機並不是很複雜,工程師們就可以辦到。最好,學員一起參與改裝,這樣對飛機的構造也能更加的直觀。

招收人員也不愁,軍隊中有不少感興趣的人才。

此時已經根據自願原則,大量的開始挑選了。還有各地湧來的眾多熱血知識青年,孟享沒有直接安置在軍中,現在也可以供其選擇。

憑著他們的熱情和良好的基礎文化,掌握某些技能要快一些。有克隆人教官手把手的一對一指導,有足夠的飛機供應他們練習,相信用不了三年就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戰鬥機飛行員。

甚至多參與一般烈度的戰鬥,一年就能成長起來。戰爭能讓人快速成熟。

我想,我們得需要一名合適的空軍參謀長了。畢竟我對空軍這方面的知識不是清楚。範種沉默了一陣後,才開口道。他現在不僅僅是54軍的參謀長,而且也算是先鋒軍的總參謀長。但他對於空軍等軍種的研究卻不多,無法提供及時可靠的參謀建議。於是他主動提了出來。

先鋒軍的參謀部現在下屬了空軍和海軍兩個參謀處,但主管的都是一些經驗欠缺一點的年輕人和死板不靈活的克隆軍官,缺少統管大局的人物。

沈德燮這個人還不錯,我在北洋的時候和他有過一面之交。他海軍空軍都學過,還算比較符合你說的條件。範種推薦道,為了以後的航母安排,孟享特意尋找對海空都熟悉的人才,沒想到,範種直接推薦了一個。

這些名單,孟享手中都有,但對於個人的具體情況還僅限於風評,並不能作為用人的主要參考。

沈德燮現在是上校軍銜。在南京淪陷後,作為空軍南京第一司令的他有些沉寂。本來北洋出身就不是很嫡系的他,此時也有點邊緣化的趨勢。對此,孟享認為還是又拉攏的機會的。

相對於空軍學校可以藉助基地和克隆軍官白手起家,但海軍學校的情況要複雜一些。

原來的煙臺和青島各有一所海軍學校,分屬不同的勢力。閩派和沈派交錯複雜,只有直屬中央的雷電派和粵派稍弱一些。為此,孟享一想起鼠二提供各類關係,就頭大了兩圈。

孟享後世自然清楚一點,他們的結局也略知一二。軍人應該一切以國家利益為至高信念,一個世界三流的弱小海軍還分門別派,狹隘的以地域領軍,排斥異己,讓人反感。

以後,海軍將只有一個,那就是華夏海軍孟享心中已經起了把他們整合的念頭。現在中央海軍已經被鬼子打得快成陸軍了,這個時侯正適合先鋒軍的切入。

只是,這海軍軍校建在哪兒呢孟享心中不斷嘀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