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盜墓:父親的筆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5章 繼續讀筆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75章 繼續讀筆記

我無人教授,除了手裡的兩本筆記再加上以前因為愛好學的東西,其他無所長,如果不抓緊時間學,萬一遇上了問題卻不知道答案那就麻煩大了。

上一次只是讀了大半,這次應當能不受干擾的一口氣讀完。我再次忐忑的翻開筆記本。這本筆記裡記載的一切盜墓手段,歸根結底就是為了求財。從目的上和我一向的所作所為是不一樣的。我開始只想找到真相,現在的我只想保命而已。

我一直覺得自己活著沒多大的意思,但還不想現在就死,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去,總覺得不甘心和遺憾。不過,讀這本書,不妨礙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與其被動的等柳昭傳來訊息不如自己多做一些準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開啟這本筆記,從裡面掉出一張活頁紙片。上面用彩筆寫上如果遇到同行怎麼辦。大多數情況下,兩撥不同的盜墓賊遇到的機率很小,凡是總有個萬一,萬一兩幫人遇到了,基本上是先禮後兵的。偶然碰面,應該以禮相待,裝煙喝茶的錢是少不了了。如果墓是兩撥人差不多時候發現的,大多數可以合夥盜墓。如果時間發現有前後,以先來者、資歷厚者為大。挖別人現成的盜洞是很不道義的。不過,現在人已經不行這一套道義,從來都是憑藉實力說話,有些人多的明搶別人的盜洞也是有的。遇到另外一波人要懂得隨機應變,實在不行就跑。

筆記中還記載了十大圈子和十二山頭,以及眾多的派系。我突然想起一個問題,我之前遇到的那些盜墓的算是哪門哪派的,也是無從考證。只能從地域上去劃分,以長江為界限,長沙、江寧、嶺南這些還存在的盜墓門派屬於南派,而關中、遼瀋、昌平、魯南這些屬於北派。我到現在還沒有明確遇到過哪些門派,也許隨著年月的過去,這些門派都已消散了吧。

北派以力量見長,將盜洞打在墓側、墓身、棺前、棺尾。盜洞挖成方洞還是圓洞都有講究。南派的洞並沒有特別大的講究,北派就不一樣了,洞子是圓的還是方的都有原因。方形洞子在關中的黃土地上比較多見,這種洞子方便上下攀爬,容易出土。通常不打在墓穴的附近,那樣非常容易暴露自己在幹什麼,而是打在幾里以外,為了掩人耳目。這種方法非常的耗費人力,通常都要半個月甚至數個月才能打通墓穴,全部都要依靠人力挖掘,所以北派在人數上註定要比南派人多。這種方式所盜的必須是陪葬品豐厚的大墓,否則這點人力和時間都賺不回來。

在墓穴幾里外,北派的根據墓穴的深度打好“井”,類似於挖煤礦那樣。再向墓穴方向橫著開挖通道,用這種迂迴的方式去開挖一個墓穴,是北派的特點,所以北派的特別注重力量和使用工具。這也是為什麼盜墓的工具大多出自北派,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工具挖坑可以省下不少的力氣。

南派以技藝見長,手段驚人。這是南派更加神秘,頗具傳奇色彩的原因之一。只要“問、聞、切、望”像醫生診斷病人一般就能定下位置。這種技藝或是代代相傳的祖傳手藝,或是集合堪虞之術的相寶能力。

盜墓者無非就是為了求財,找到古墓,知道它的年代自然高興,不過也不能高興的太早,因為這只是前面兩步而已,後面還有重頭戲,便是找到的古墓是否被前輩或者同行倒過。如果古墓早就被倒了,裡面連渣都不剩下,肯定白忙活一場。為了不讓自己白忙活,筆記中專門記下了如下的秘訣,用來推測古墓是否完好、是否裡面還有寶物。

時間走到現代,很多墓穴前人都已經盜掘或者挖掘過了,十室九空是經常的事情。古墓被盜的高發時間是在墓葬修成以後的一百年間,這個時間段裡佔被盜墓穴的大多數。在這個時間段裡,陪葬品儲存的最為完好,而且封土的痕跡還沒有被完全磨滅。墓葬修成以後的一百年間算是早期的盜墓,在很多早期的盜墓中前人有許多的規矩,比如“三碰兩不碰”,比如“雞鳴燈滅不摸金”,這些規矩的存在讓早期盜墓者不把墓室全部挖空,早期沒有挖空的墓室,可能到後面還會被人再次盜掉。有些漢代的大墓在一千年之內被反覆的盜掘數十次也比較常見。

識別一個古墓是否被盜過,首要的就是仔細找找周圍是不是有盜洞,只要有盜洞,那基本上就已經被盜過,不會跑偏。從盜洞的形狀可以推斷出盜洞挖掘的時間,比較早期的盜洞古圓近方,明代盜洞多為菱形。推測出時間以後,就要看是否值得濾坑,所謂的濾坑就是撿漏。只是早期被盜的,可能還會從墓葬里弄出一些好東西。早期的倒鬥的還算有些職業道德,不需要的、不敢拿的絕對不會取走,拿不了的也不會損壞,還在原位上放著。這些東西也許放在以前不值錢,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一過,即便是個曾經拿來餵狗的碗也身價百倍。而現在的盜墓者基本就是一群活土匪,也沒有規矩要守,更沒有神明敬畏,從來都是一掃而空,帶不走的東西就隨意的破壞。

發現了盜洞,誰都知道是被人倒過鬥。在沒有盜洞等痕跡的前提下還能看出這墓之前是不是被人動過才是本事。

其一,如果是早期的盜墓年代久遠,那麼時間太久,相隔的兩次盜墓時間如果是幾百年,又因為地殼運動、地震、洪水、滑坡,盜洞可能會被泥土覆蓋二次封閉,所以從表面上看起來,外面是封上的,但一旦挖開後,這種墓室都是有人下去過,必然透過空氣,裡面的封閉環境早已被破壞,那麼墓室的環境和空氣早就發生過變化,是和封起沒有人動過的墓室有很大的區別。這種墓室一旦再次挖開,有經驗的人就能立即知道墓室曾經被人動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