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帶著工業革命系統回明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印度版黑船來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印度版黑船來航

一艘冒著黑煙的蒸汽鐵甲艦帶領著船隊闖入了莫臥兒帝國最為繁榮的蘇拉特港。

浩浩蕩蕩的鐵甲艦、風帆戰船、商船、運兵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到來,在蘇拉特港引起了巨大的騷動!

蘇拉特港被視為印度商人、西洋商人、阿拉伯商人、奧斯曼商人進行遠洋貿易的國際港口,各方因為實力制衡的緣故,在這裡遵守傳統的貿易習慣,互不干涉,並且向莫臥兒帝國繳納關稅。

這裡作為一個商業中心而不是要塞,莫臥兒帝國沒有設立太多的火炮,海邊的炮臺還是上個世紀落後的火炮樣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龐大艦隊的到來很有可能會打破各方勢力在此地的平衡,甚至可能摧毀蘇拉特港口。

這一支龐大艦隊的到來,讓幾乎整個蘇拉特港口震動。

尤其是伏波將軍號蒸汽鐵甲艦,給他們帶來的震撼無與倫比!

狹長達94米的鐵殼船身,兩根巨大的煙囪在冒著滾滾黑煙,還有幾根桅杆直上雲霄。黑色的船身上用白漆龍飛鳳舞地刷著“伏波將軍號”幾個大字,這種帶有東方特色的文字在他們看來,為鐵甲艦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伏波將軍號只有裝甲帶一層40磅的滑膛炮,上甲板的艦首、艦尾各有一門68磅滑膛炮,使用了最簡單的活動炮臺設計,可進行有限的角度調整。

可惜阿姆斯特朗線膛炮還在研發,而且穩定性還不可靠,沒法安裝在用於派往歐洲的伏波將軍號鐵甲艦之上。

如果因為線膛炮炸膛而導致伏波將軍號損壞,以不列顛現在的造船廠水平根本無法進行維修,所以仍然使用已經成熟的滑膛炮技術。

除了伏波將軍號鐵甲艦以外,還有魏國號風帆戰列艦九州軍中最常見的五十門火炮級的風帆戰列艦。

魏國號風帆戰列艦因為是木製戰船,無法承受重磅長炮帶來的後坐力,多數是12、24磅火炮。

縱使如此,僅僅是魏國號風帆戰列艦,就已經是印度洋上最大的風帆戰船。

莫臥兒帝國自己建造的船隻根本無法與之相提並論,跟別說是伏波將軍號這種超過這個時代技術堆砌而成的蒸汽鐵甲艦。

不只是莫臥兒本地的官員和商人,還有在蘇拉特港設廠的尼德蘭人、葡萄牙人都來到海濱觀望這一支龐大的補給船隊。

“這是華夏商人的船隊,竟然有三十多艘船隻!那一艘船隻怎麼會是黑色的?難不成是他們使用了什麼塗料?”

“冒煙的怪物,看上去就像是著火了一樣!”

不少沒有到過華夏的商人震驚於到來的船隊規模,更加震驚於伏波將軍號鐵甲艦的奇怪造型。

煙囪、黑色船身、比傳統帆船還要狹長一倍有餘的長度,蒸汽鐵甲艦還從來沒有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他們無比驚訝。

最為驚奇的莫過於海洋意識還不強大的莫臥兒帝國在蘇拉特港的官員,他們見到西方的蓋倫帆船的時候就已經萬分吃驚,此時鋼鐵城堡一般的鐵甲艦到來,讓他們感覺自己猶如井底之蛙。

如果不是東印度公司和蘇拉特港口的官員提前打招呼,他們還以為這是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怪物。以前來此地的船隊的實力,足以攻陷蘇特拉港。

龐大的船隊就在蘇拉特港口停泊,由於擔心船隻擱淺,所以只有小船靠岸,透過小船將物資從蘇拉特港運到大船上,為大船提供補給。

東印度公司早就在這裡收集和購買了一批煤炭,然後臨時收集大量的新鮮果蔬肉類、淡水。

船隊之中有幾艘運兵船,上面搭乘著一千名遠西派遣軍,還真的能夠毫不費力地攻克莫臥兒帝國最繁榮的港口。不過他們的目的並不是來莫臥兒帝國挑起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所以他們並不下船,以免造成莫臥兒帝國的極度恐慌。

只要避免上岸,莫臥兒帝國還能夠因為牢牢把握陸權而慶幸。

然而有幾個人搬著一臺寶貴的機器乘著小船來到了岸上。

“小心一點,不要讓照相機進水了!”

幾個攝像師小心翼翼地將機器抬到了岸上。

“這裡就是莫臥兒帝國的蘇拉特港?這裡和我們京城相比還真是很不一樣,如果能夠記錄下這次旅行之中的珍貴影象,我們照相館一定會一舉成名的!”

“準備在港口裡面取景,如果有可能我們再到街道上拍照更加有趣的相片!”

來自京城照相館的攝像師和幾個學徒全然沒有顧忌周圍人對於自己的目光,而是在這裡拍下重要的圖像資料。

索菲亞公主向楚雲請求往倫敦城派去攝像師,以便駐紮在兩地的人可以互通照片,楚雲也以為然,於是就讓照相館派出一支小隊,帶著兩臺早期的照相機前往歐洲。

對於照相館而言,這是難得捕捉異域風情的機會,這次航行途中拍的照片可能會成為一系列珍貴的歷史資料。

“他們這是在做什麼?”蘇拉特港的官員向負責此事的東印度公司僱員問道。

他們看到幾個漢人在操作著奇怪的機器,對準了這座港口城市,還有人鑽到了黑布之中。

東印度公司為了繼承不列顛人在這裡擁有的特權,表面上還是不列顛人的公司,也由不列顛人和當地官府打交道,避免莫臥兒帝國的懷疑。

東印度公司的不列顛僱員沒有見過照相機這種古怪的東西,也答不出一個所以然:“請大人您放心,他們可能只是上岸來稍作休整,對於此處甚感好奇罷了。”

蘇拉特港的官員表情有些古怪,但是他可是私底下收了不少東印度公司不少好處,這點小忙還是要幫的:“只要他們儘快離開就好……不過這樣龐大的船隊,還真是罕見,不對,之前還見過兩隻類似的船隊,他們的船隻都差不多,難不成是華夏人每年固定來返西方的道路?”

印度半島位於東西半球的貿易線路中間,每次船隊經過都不可避免地在此地進行補給,久而久之,莫臥兒帝國的人也開始察覺到了海洋上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