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帶著工業革命系統回明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五章 琉球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五章 琉球衛

“天朝使者明鑑啊,我尚豐王何德何能,能夠禍害百姓?都是倭寇太過猖獗,以我們琉球國只有千餘的士兵,連火器都沒有,怎麼可能抵擋得了他們。”可憐的尚豐王趴在地上嚎啕大哭。

本來他指望著大明趕走東瀛人以後,自己能夠重新成為琉球國的王者,但是現在自己乾脆連王位都沒有了。

“將尚豐王押上船隻,責令琉球王室全部人員在一天內準備好行李,並在次日登船,與尚豐王前往金州。”艾拉讓士兵押著尚豐王上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們要對我做什麼,我們尚氏家族是大明皇帝冊封的琉球王,還不輪到你們大明將軍來廢黜我!”尚豐王掙扎地被士兵拖上去。

琉球國的大臣們心驚膽戰地親眼目睹自己的國王被明軍帶走,卻不敢多說一句話。東瀛人已經在過去十幾年裡教他們怎麼做人了,現在來了比東瀛人還狠的角色,他們怕呀!

“各個大臣仍然各司其職,我們大明的文官會幫助你們建立起新的管理制度。但凡是琉球衛的百姓,我們復遼軍會一視同仁。我們還會在這裡辦私塾、建工廠,讓琉球衛成為東海上的貿易中心。”艾拉說道,“琉球衛每年無須朝貢,納大明稅法交稅。”

焦急地聽著翻譯官將艾拉的話翻譯成為琉球語,這些琉球官員終於松了一口氣。似乎他們的地位和權勢還沒有變化啊,這不是天大的喜訊嗎。

大明的軍隊來到琉球國後,琉球國的百姓心情十分復雜。大明軍隊抓走了他們的國王,然後又將王室全部扣押到戰船上,單方面宣告琉球國亡國。這讓他們十分憤怒,畢竟這是統治了他們兩三百年的王朝。但是,大明將琉球群島直接納入管轄範圍,與大明百姓一樣的待遇,讓一向尊崇大明的琉球覺得這是一個擺脫自己“蠻夷”身份,正式加入這個偉大王朝的好機會啊。

“大明軍隊有令,以後每年我們不必朝貢,每個月減稅稅賦至一成,並將在半年內私立三所私塾,修建造船廠、捕魚場等等。”琉球國的官員親自去向百姓們宣揚復遼軍的管理理念,好在新主子的面前表現表現。

琉球國百姓聽說每個月只要上交比以前少的多的稅賦,心中的天平開始向大明傾斜,從今天開始他們就是大明的百姓了。

整個琉球國進入一種全新的狀態,官員各行其是,百姓在等待著新的改革,就只有作為國王的尚氏家族最為倒黴。尚豐王的妃子、子女被大明士兵帶走,他們被東瀛人洗劫多年,根本沒有任何多餘的金銀珠寶,幾乎是一貧如洗地收拾了一些衣物就走了,連奴婢都被遣散走。也算是一個悽慘的國王。

既然執意將琉球國變為琉球衛這樣的衛所,那麼楚雲是不可能容許琉球衛還有國王這樣的存在,相反應該用文官來治理琉球衛。

抓走琉球國王,跟隨著艦隊過來的文官開始在當地懂漢語的本地人的幫助下,開始改革琉球衛的制度。琉球衛此時開化程度比較低,離大明普通的鄉鎮都有差距,要將復遼軍先進的經驗推廣至琉球衛大大小小數十上百個島嶼,的確是一件耗費許多時日的大工程。目前先打算在琉球國國都率先進行改革。

除了跟船來的文官,還有四艘來自大連港的大商船,載著來自遼南的商品。等到琉球國王室被控制後,四艘大商船上的商人在港口大開市坊,向琉球衛的百姓出售大明最精美的絲綢、最優質的茶葉、最精良的鐵器。

也許減稅還不足以讓琉球國的百姓震動,但是當他們看到大明的商品後,那是真正地震驚了!一箱箱在琉球國見不到的商品被抬下船隻,開啟的一瞬間叫圍觀的琉球百姓眼神放光!而且這群精明的大明商人還用白花花的銀兩來收購琉球島上的奇珍異寶和資源!

另外,有些更有遠見的商人看到了這裡的商機,已經開始在本地招人了,出價不菲。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就有二兩白銀,每隔七天還可以休息一天。在這個時候,最吃香的是懂的漢語的琉球人,這些人可能曾經前往大明留學,或者向人請教過漢語,被大明商人僱傭來與這裡的百姓溝通,每個人都被大明商人塞了一塊大銀錠子,讓他們笑的合不攏嘴。

大明商船的到來,訊息向四周傳開,南北的島嶼都曉得琉球國已經不是以前的琉球國,而是大明的琉球衛了。而且許久不見到來的大明商船再一次到來了琉球,就在那霸泊港開放貿易,招募工人,準備籌辦新廠。於是南北各島的一些動了心思的島民就是乘舟跨海都要來見證這一次盛會。特別是南北各島那些當地的大家族,都想第一時間來巴結到來的大明艦隊的軍官,想要成為復遼軍的座上客。

“你們大明所謂的復遼軍想要對我作甚?我可是大明皇帝親自冊封的琉球王,要是大明皇帝知道了……”尚豐王仍然不甘地掙扎道。

而尚豐王家族的婦孺孩童則在船艙裡哭哭啼啼。

“大明皇帝知道了又如何?大明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大明需要依仗我們復遼軍,不會因為你們琉球國一個小小的王國的興衰而如何。”代理艦隊司令鄧千龍對尚豐王說道,“你跟我來甲板就懂了。”

尚豐王和鄧千龍兩人到達甲板後,往簡陋的港口下俯視,發現港口內聚集的琉球百姓已經有兩三千人,熙熙攘攘地與大明商人打成一片,熱鬧非凡。也許這二三十年就沒有過這般盛世。

“按照我們軍主的話,這裡以後就會成為貿易中轉站、旅遊文化聖地、魚米之鄉,到時候這裡會繁榮昌盛,欣欣向榮,不復莽荒。你還覺得我們做的是錯誤的嗎?”鄧千龍大手揮向如明珠般灑落在東海之上的琉球群島,慷慨激昂地說道。

尚豐王扶著木闌干向下俯視,眼神中有些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