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大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唐軍阻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唐軍阻擊

如果不是後來在涿州皇太極親領大軍又敗了一次,濟爾哈朗幾乎被處罰削去職銜。今天真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對方的人馬又不多,他如何會放過這個報仇的好機會。

此時阿濟格將追擊車隊的想法拋到了腦後,一心要將這只軍隊留下,方解自己心中之氣。“全體列陣,隨我衝啊。”阿濟格抽出腰間戰刀,率領著排好陣勢的滿清騎兵衝了上來。當初的戰鬥阿濟格記得非常清楚,尤其是對付唐軍步兵的涿州之戰,如果不是因為有鐵絲網,他們也未必會受到慘重損失。如今對方是臨時組建防線,自然不可能有鐵絲網的配置,恰好讓他有了報仇的機會。

“命令開炮。”阻路的正是唐軍第一獨立旅第一團三營的隊伍,營長沈風也是寧波軍官學校的高材生,他對如今唐軍的各種戰術相當熟悉。見到對方開始了騎兵衝鋒,他也不敢怠慢,立刻命令隨軍而來的2公斤行營炮開始射擊。

隨著各部隊的反應,鑑於臼炮更多發揮的地方是攻城的時候,如今營級已經取消了臼炮的設定,而是改為3門2公斤行營炮。臼炮的配置則改在師級,設立了除重炮營之外的一個攻城炮連,掌管18門大口徑臼炮。

第一獨立旅因為位置重要,首批完成了換裝,新的炮兵排雖然只有3門2公斤行營炮,但因為射程遠射速高,如今又配備了開花彈,其威力比以前甚至更強。

戰士們拼命的裝著炮彈,以最快的速度發射著開花彈,一個個煙柱從衝鋒的滿清騎兵隊伍中騰起,每一次都能帶走十幾條人命。對於這樣的強大火力,意志堅定的正白旗滿清騎兵卻是不為所動,作為職業軍人他們早已藐視生死,只要能夠得到勝利就會不惜一切代價。

唐軍的炮火讓阿濟格暗暗心驚,他沒想到面前這不到千人的唐軍隊伍,竟然也有如此強大的火力,但是他也很清楚,騎兵衝鋒有進無退。滿清騎兵的武器射程太短,難以在對等距離攻擊到敵人,如果不衝到近前就只能被動挨打,慢慢被對方殺戮,這是他不能容忍的。

無論死傷多少人,都必須擊敗對方,這是阿濟格已經確定的想法,然而他卻並未看到,身邊的幾個軍官突然莫名其妙的倒地了。這是埋伏在步兵隊伍中的神槍手開始發威了,儘管對方騎兵高速衝鋒中,不可能達到一擊斃命的效果,但只要命中對方就已經足夠了。

來復槍子彈巨大的衝擊力會在擊中對方的同時,將其打落馬下,在這樣大規模的騎兵衝鋒中,落馬基本上就意味著死亡。在通訊不發達的時代,尤其是冷兵器的近戰時代,軍官們為了讓士兵容易辨認,為了方便戰場上的指揮,都會穿得與士兵相差很大。

服飾上的與眾不同,成了狙擊手最好選擇的目標,在士兵能夠輕鬆分辨出軍官所在的時候,唐軍神槍手也是一樣。隨著神槍手們紛紛開始精準點射,一名名衝在前面的下層軍官被擊斃。

因為位置比較靠後,加之大炮的混餚視聽,阿濟格並未察覺到如此異狀,也不知道這樣的做法意味著什麼。畢竟狙擊槍的有效射程只有三百五十米,在這段距離上只要十幾秒就能透過,數十名狙擊手只來得及射擊兩輪,對方已經進入了普通燧發槍的射程之內。

呯呯的槍聲接連響起,衝在最前面的騎兵接連倒地,緊接著又是第二排,第三排,唐軍的火槍兵猶如一架精密的機器重複著射擊的動作,而被放置於佇列空隙間的肉搏部隊,開始甩出了手榴彈。

因為使用了雷管點火的拉發裝置,手榴彈的使用簡化了許多,尤其是這些重點訓練過手榴彈使用的老兵,其投擲速度能達到五秒鐘一枚。肉搏部隊的武器配置早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他們除了喇叭口的霰彈火槍之外,每人身上都裝了二十四枚手榴彈。

在三四十米的距離上,這二十四枚手榴彈,就猶如二十四顆威力巨大的開花彈,在他們的彈藥耗盡之前,任何敵人都將為之膽寒。手榴彈猶如雨點般的落下,比排槍射擊的威脅性更大,尤其是滿清騎兵排著密集的陣型,讓爆炸類武器發揮了更大的威力。

前面的騎兵不斷被炸死炸傷,倒斃的人和馬阻塞了道路,而缺乏下級軍官約束的騎兵也出現了混亂。火炮、火槍和手榴彈的聯合絞殺,讓滿清騎兵不得寸進,阿濟格發覺傷亡過大,如果再打下去別說自己的地位不保,恐怕會被皇太極砍頭了,他只好選擇了撤軍。

滿清騎兵來去如風,很快脫離了火炮的射程,看了看滿地的屍體,又看了看遠處嚴陣以待的唐軍,阿濟格將牙一咬命令道:“全體撤回。”這一次阿濟格算是真實領教到了唐軍的戰鬥力,回去好他要詳細上報,提醒各部清軍保持警惕。

這場小規模的接觸戰,在唐軍顯露出強大火力之後,很快歸於沉寂了。看著遠去的清軍,沈風松了口氣,這樣高強度的作戰對彈藥和炮管的消耗都過大,尤其手榴彈難以及時補充,如果對方再來幾次,他恐怕就要頂不住了。幸好對方知難而退,否則唐軍就要出現重大損失了。

阿濟格撤退之後,沈風在請示了吳子津之後也趕快命令撤退。唐軍不敢大意,他們保持著隊形徐徐而退,一直撤出三十裡外,這才變成行軍隊形向著大沽寨的方向急急而去。

阿濟格與唐軍交鋒的時候,朱聿鍵正躲在王府後面的小冶煉廠繼續研究他的球墨鑄鐵。當新一爐鐵水的鑄件慢慢冷卻之後,他立刻命令將鑄件切開,放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成了。”當看到鑄鐵結構內的球形石墨結構,朱聿鍵興奮得大呼一聲,經過幾個月的不懈努力,他終於完成了球墨鑄鐵的工業化生產定型,今後只要慢慢最佳化工藝,球墨鑄鐵就能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