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大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破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破敵

如今利用清軍清除北方各地宗族勢力的工作已經差不多完成了,宗族勢力最頑固的京畿之地都被徹底打散了,他也該收穫這個勝利果實的,等到解決了南明小朝廷之後,就可以動手了。

“王爺,如今皇上畢竟在他們手上,他們能以奉旨討伐的名義對付我們。這名不正言不順總是有負面影響的,更何況我們這次要推翻弘光朝廷,總要有個名義。”戚成友問道。

戚成友的意思很明白,如果單以弘光帝無故攻擊八賢王的名義,那是以君誅臣,就算弘光帝再不對,大家也會認為君是正確的,這就是傳統忠君思想的威力。這樣的情況下八賢王就只能隱忍,一旦反抗那就是叛逆,按照那些老夫子們的想法,不管你有多麼賢良,單是叛君這一項就十惡不赦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真的要與皇帝對著幹,就要名正言順,要建立起自己的名號。實際上戚成友這句話是許多人的意思,他們都巴望著朱聿鍵能夠稱帝。儘管在朱元璋制定的繼承譜系中,朱聿鍵一樣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但他畢竟是大明宗室血脈,當皇帝就不算叛逆,至少從法理上也能說得過去。更何況唐軍勢大,只要戰勝以後稍加掩飾,就能將這件事情的不利影響壓低到最小,避免了對八賢王名譽的損害。

朱聿鍵當然知道他們的想法,只是他自己真的沒有當皇帝的意思,看看周圍眾多軍官的目光,他笑道:“對此我早有後手,實際上先皇的三皇子朱慈炤以及他的生母田貴妃始終在我手上。當初任由他們去折騰,是為了找個朝廷背黑鍋,讓我們的各種政令能夠通行,也給我們爭取到穩定後方的時間。如今一切時機都成熟了,我們就能利用更加名正言順的手段,將他們一腳踢開。”

朱聿鍵的話讓所有人眼前一亮,這樣做他們的底氣就更足了。只要將小皇帝抓在手裡,八賢王就等於是狹天子以令諸侯,等到消滅清軍之後,大可以搞一次禪讓,這樣接收政權會順當得多,至少在場的軍官都是這麼想的。

失去高傑以後的三鎮糾集七十萬大軍搶渡長江,唐軍也秘密向揚州府調集了一個守備軍的力量,開始配合著已經駐守此地的第一騎兵軍和近衛師,共同接手三鎮離開以後的地盤,悄然掌控了江淮之地。

因為訊息的閉塞,三鎮還不知道自己放棄的地盤統統被佔,他們還以為朱聿鍵並不知道他們的行動,所以七十萬人全都匯聚在應天府內,準備著一次雷霆萬鈞的進攻。

馬士英和阮大鋮也非常忙碌,他們為大軍準備物資,同時協調三方人馬,首先商討戰後的勢力劃分,以避免友軍之間的摩擦和誤會。十天時間內,劉澤清、劉良佐、黃得功和馬士英之間,已經就地盤劃分達成了協議,同時大軍的後勤補給也基本完成了。

七月初三的清晨,全軍開始發動進攻,三路大軍分別進攻三個方向,朝著八賢王封地內衝去。西路由朝廷的三萬兵馬與黃得功的十五萬人組成,他們由馬士英和黃得功率領進攻太平府。這支部隊是實力最弱的,不過他們的目標也簡單,就是唐軍剛剛吞併的湖廣地區。按照他們的想法,這些地方尚未被鞏固,只要他們打明朝廷旗號,各地百姓必然望風而降。

東路軍的劉澤清率軍二十五萬進攻常州府,其目標是富饒是蘇松二府和整個蘇南、浙北地區。

中路軍由劉良佐率領三十萬大軍進攻廣德州,他手下兵力最多,自然也要進攻最危險的方向,唐軍核心地區浙南。當然利益是伴隨著風險的,那裡也是八賢王封地的精華部分,只要能夠攻下來,其收穫不是任何一路所能比擬的。

三路大軍出征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唐軍已經在邊境線上嚴陣以待,第一個倒黴的,就是衝得最快的劉良佐。他已經被浙南的繁華矇蔽了雙眼,打算藉著唐軍沒有準備的時候,借道廣德州先佔據杭州和紹興等地,然後再吞併浙南,藉助那裡的財富擴軍,一舉成為大明境內最有權勢的軍閥。

然而劉良佐的美夢並未做多久,大軍剛剛抵達建平城外,就遭遇了第七守備軍的阻擋。只有五萬人的第七守備軍將第十九守備師擺在正面,擋住了劉良佐的大軍進攻,同時集中所有火炮對著敵軍猛轟。在集合全軍火炮的密集轟擊下,劉良佐的大軍第一次享受到數百門火炮的集中轟擊,而且使用的全都是開花彈。

量變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引起質變,更何況唐軍火炮在質量上已經是全球之冠了,在這樣密集的炮火轟擊下,劉良佐軍傷亡慘重,隨後另外兩個師也從側翼迂迴包抄,最終造成了劉良佐軍的崩潰,他本人也死在亂軍之中。

三鎮雖然兵力看似強盛,但實際上多少剛剛抓來的壯丁,這些新兵沒有經受過訓練,甚至連武器都不全,其戰鬥力如何可想而知。在密集的開花彈轟擊下,這些本就沒有多少士氣的新兵唯一能做的就是抱頭鼠竄,所以劉良佐軍的迅速崩潰也就不難想象了。

劉澤清的遭遇也好不了多少,自從上次揚州府大敗之後,他徵集了許多士兵,但因為那一戰老兵死傷太多,其戰鬥力更加低下。結果剛剛進入常州府就遭到了第十八守備軍的進攻,在唐軍強大的火力下,劉澤清的軍隊同樣沒有支撐多久便崩潰了。劉澤清掌控不住軍隊,只能帶著些人逃跑,他唯一比劉良佐幸運的地方,恐怕就是能保住性命了。

兩路大軍很快崩潰,讓應天府朝野震動,向來不問世事的弘光帝也臨朝聽政,詢問阮大鋮應該如何應對。只是如今應天府傾巢出動,根本沒法進行防守,他們只能一面給馬士英傳去加急文書,讓其趕快撤回來,一面派些潛伏在封地內的槍手在封地內各大報紙上譴責朱聿鍵無故攻擊朝廷軍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