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大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三章 離開京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三章 離開京城

“國家和民族的意識乃是大勢所趨,也是團結一個國家全體民眾的根本方式。試問一個國家人人都想著為國家做出貢獻,而不是日復一日的混吃等死,這個國家所能爆發出來的力量,將會是何等的偉大。”朱聿鍵笑道:“所以說如今的大明所需要的不是一位明君,而是徹底改變的政體和思想,只有這樣大明才能繼續作為天朝上國,成為萬國之王。”

“王爺胸懷偉大,實非他人可比,今後袁某願意追隨王爺左右,時刻聆聽教誨。”袁崇煥此說算是徹底決定擺脫朝廷,跟隨朱聿鍵了。

朱聿鍵知道他的思想不可能完全轉變過來,如今支撐他的只是一腔熱血而已,要想讓他轉變過來,軍事學校的學習是必須的,所以儘管袁崇煥決定全力支持他,朱聿鍵卻沒有讓他立刻入軍隊的想法。

朱聿鍵笑眯眯的說道:“如今我在浙南已經搭建起一個新的行政機構,元素兄對此應該還很陌生,我看你現在軍事學校任教一年,瞭解一下如今浙南五府的各種軍政變化,再入軍中任職可好,你也可以避避風頭。”

“也好,多謝王爺了。”袁崇煥笑著回答道,他的精神終於恢復了過來。

“只是這名字需要改一下,免得被錦衣衛追查到。”朱聿鍵提議道。

袁崇煥皺了皺眉道:“這樣好了,我就以號為名,改名叫做袁自如好了。”

“來去自如,好個袁自如,如此今後可要多多仰仗袁兄了。”朱聿鍵和袁崇煥同時哈哈大笑了起來。

朱聿鍵安撫了袁崇煥一番,就很快離開了,因為他還有一件私事要做。

已經是月掛中天,激情過後的田貴妃斜枕在朱聿鍵的臂彎中,臉上掛著滿足的微笑。自從兩人有了肌膚之親以後,崇禎的影子徹底從田貴妃的腦海中被出去了,原本極力爭寵的她突然變得意興闌珊,對崇禎也不再如以前般依賴了。袁妃趁著這個機會,極力討好崇禎皇帝,終於成為宮中最受寵的貴妃,今天崇禎就是去了她那裡,才能讓田貴妃有機會來與朱聿鍵私會。

“我明天就要離開北京了,再見不知道還要幾年時間。”朱聿鍵嘆氣道。

“我會一直想著你的。”田貴妃不是普通女子,她知道這個時候撒嬌也不可能留下朱聿鍵,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我會派人開始在皇宮下修一條地道,直通你的承乾宮,如果未來你有危險,會有人第一時間入宮解救你的。你的那個貼身宮女小蝶不是對你很忠心嗎?讓她與外面的人單線聯絡,避免暴露目標。”朱聿鍵摟著田貴妃低聲囑咐著:“我會給你一套密碼規則,讓你能夠寫出密碼信來,這樣咱們書信往來會更加安全。我保證一旦有什麼危險,我會第一時間將你接走的。”

“不管需要分離幾年,我會一直等著你的。開始的時候我多半是希望利用你,保住我的性命,可是現在我發現自己已經離不開你了。”田貴妃說道。

朱聿鍵撫摸著田貴妃烏黑如雲的秀髮,心中不禁感慨萬千,這樣一個奇女子,在歷史上卻會在農民軍攻入北京的時候自殺而死,不管如今她的命運註定會改變,只要有自己,必然會救得她性命。

這一夜是如此苦短,兩人抵死纏綿,直到天快亮了才依依惜別。朱聿鍵對這個奇女子也有了一分牽掛,但許多事情都等著他去辦,他不能一直沉浸在溫柔鄉中。這不光是為了振興華夏的事業,事實上如果他失敗了,恐怕自己的性命都會不保的。

熱氣球由張興平等幾人操作著,先行飛往大沽寨。朱聿鍵則坐著四輪馬車,帶著眾多護衛離開北京城,沿著水泥路向大沽寨前進。車輛行駛在路上,朱聿鍵忍不住掀開簾子望向紫禁城的方向,心中想著田貴妃暗暗下定了決心,他必須加快計劃進度,免得那個女子在紫禁城的囚籠中困得太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路上非常平靜,甚至令人感覺到一份淒涼,因為後金的劫掠,許多村鎮都已經變成了廢墟,路旁到處是累累白骨,看得人觸目驚心。想著葉永剛上奏的捷報,朱聿鍵的心中始終很不平靜,按照那樣的斬獲數字,大沽寨恐怕也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當車隊抵達大沽寨的時候,朱聿鍵發現這裡已經變成了龐大的工地。因為與代善大軍的一戰中,大沽寨的寨牆遭到不小的破壞,需要進行重新修繕。而在這次大戰中,也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因為附近大片地域遭到建奴的洗劫,大量長蘆鹽場的灘塗遭到破壞,近兩萬名曬鹽工跑到了大沽寨內避難。

因為大沽寨和朝鮮相同,都一律開始實行唐王封地的各種法律,因此這些人在大沽寨內感受到了工匠們崇高的地位,以及相當友好的人文環境。這個時代的曬鹽工是個強體力的工作,因為鹽場都屬於官營,那些上層官老爺兼有商人追逐利潤和官員欺壓下人的習氣,在這樣的雙重壓榨下,曬鹽工們大多生活困苦,他們在春秋兩季的曬鹽高峰期每天要工作二十個小時,就算冬夏兩季修灘也至少每天工作十四個小時以上。

高體力的工作,超長的工作時間,以及吃不飽穿不暖的現狀,讓他們早已非常不滿。這次建奴襲擊殺死了官老爺們,燒掉了名冊和賬簿,等於將他們解救了出來。他們不再是在冊的匠籍,就算逃走也沒人可以指認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當然要嚮往更加美好的生活。

這些人本是無意中逃到大沽寨內,但是在他們住下之後,就不願意離開了。這裡有著唐王封地內《勞動法》的保護,每人每天都有最低六十文錢的工資標準,任何人都不能違反。雖然在崇禎年間,一兩銀子兌換銅錢的比例已經達到了5500文的程度,但仍能夠勉強溫飽,更何況這只是沒技術的最低等工資,那些技術工匠享受的工資要高出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