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大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五章 化學的功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九十五章 化學的功績

外面的鐵壁衛將新式火槍拿給朱聿鍵,他接過槍來仔細觀察著槍身,因為使用了鑽床和車床,槍管的加工提速了許多,而且內膛更加精緻平滑,顯然是加工精度提高的緣故。在槍管末段的發火裝置上,已經沒有了修長的蛇形夾和火繩,而是變成了火鐮和一個鐵夾子。

這個鐵夾子底部連有彈簧,夾子裡還有防滑的皮革,在皮革中間夾著一塊燧石。朱聿鍵一看到那塊燧石,忽然想起來以前看美國電影《愛國者》中的情節,他驚呼道:“燧發槍。”

畢懋康聽得點頭:“王爺這個名字起的好,燧石發火的火槍,燧發槍真是貼切。”原來這種槍剛剛被發明,畢懋康尚未給他起名字。朱聿鍵欣喜的看著這支燧發槍,他不知道現在歐洲是否已經研發出了這種火槍,但是他至少知道曾經看過鴉片戰爭的電影裡,英法聯軍依然在用燧發槍。

鴉片戰爭可是1840年發生的,這個戰爭發動的時間只要上過中學歷史的人都知道,也就是說兩百年後,英法聯軍依然在用這樣的武器,他至少能夠兩百年不落後於世界了。只要普及了這種燧發槍,必然能夠極大的增強軍隊戰鬥力,未來可以對軍隊編制做出大的調整,壓縮刀盾兵和長矛兵的比例了。

“非常好,立刻停止火繩槍的生產,全力生產這種燧發槍,我們要在全軍都換裝這種武器。”朱聿鍵的話讓畢懋康大受鼓舞,看來這次自己終於能夠揚眉吐氣了。

朱聿鍵接著說道:“你還可以繼續研發些其他燧發槍產品,例如將槍管截短使用,這樣可以單手發射,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另外我希望你研製一種裝在槍口的刺刀,這樣火槍兵就能夠取代長矛兵的位置,我們軍隊中火槍兵的數量也可以大大增加。”回想著各種電影的情節,朱聿鍵給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提示。

“王爺說得極是,我立刻開始研究。”畢懋康聽得眼中精芒連閃,如果製造出這樣的武器,必然又是極大的訂單。按照浙南的專利法,這些訂單他都是有抽成了,未來想不發財都難。

“你的火藥研製進度如何?”有了犀利的燧發槍,朱聿鍵又想起了火藥的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於這個問題,也著實讓畢懋康頭疼了一陣子,不過現在他已經完全解決了。畢懋康笑著解釋道:“開始的時候的確有難度,我對火藥進行了精加工,主要是去除硫磺雜質,木炭去樹皮,然後增加研磨時間,但是火藥長途運輸之後藥質分離的情況依然如故。”

“哦?後來你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朱聿鍵聽得有趣,忙追問道。

畢懋康道:“後來我們詢問了化學實驗室的人,他們認為火藥三種藥量的成分比重不同,經過長途顛簸必然分離,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其黏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將硫磺硝石木炭三種材料研磨混合之後上鍋蒸成藥餅,徹底曬乾以後再壓成小粒,這樣就解決了火藥分離的問題。”

“好辦法啊,使用效果如何?”朱聿鍵詢問道。

“非常好,不但藥質不再分離,還減少了裝藥量並增加了射程。另外化學實驗室透過實驗發現,將硝石定為七成五,火藥的威力最大,如今我們已經改變了配方,火藥比之前的效果更好了。”畢懋康說得興奮,將自己這些日子以來在火藥上的發現都說了出來:“我們還順便解決了火炮容易炸膛的問題,我們選取直徑2到3寸的柳木碳除漿蒸制12個時辰,再削去樹皮烘烤六到八個時辰,待冷卻後仔細研磨。隨後用七成五硝石加半成硫磺混合成粉料,在加入兩成碳粉碾壓。碾壓時不斷加水製成藥餅,然後再將藥餅做成顆粒烘乾。這樣製作的火藥燃燒速度慢,不容易炸膛,因為顏色黑褐我們叫它褐色火藥。”

“好啊,好啊。”朱聿鍵聽得精神振奮,有了這樣的火藥,火器必將更加犀利。

“王爺,還不止於此。”畢懋康說道:“我們的炮廠試製了前膛火炮,只不過因為工藝原因,這鑄鋼火炮無法做得太大,只有三千斤左右,但是射程和威力都超過五千斤的佛朗機炮。”

“不錯,不錯,看來畢先生這幾個月來可是沒有休息啊,不如先放兩天假的好。”朱聿鍵笑著說道,畢懋康也是心中激動,上次的事情讓他抬不起頭,所以數月以來才如此發奮研究,現在他的軍事研究所也算是揚眉吐氣了。

朱聿鍵看向旁邊的張浦庭和廖忠生說道:“你們的化學實驗室幹得不錯,居然可以用化學理論支援軍器的研製,非常不錯。”基礎科學實驗室與實用科學實驗室能夠聯合起來,這讓朱聿鍵感到非常欣慰,這標誌著華夏的科學研究,已經從憑藉經驗改進的經驗科學,轉化成了依靠理論支援的實驗科學。

沒想到這兩個學生卻能給他更大的驚喜:“老師,我們最近還用化學方法製作了兩種染料,一種藍色,一種紅色。”廖忠生說著從懷中拿出兩個小瓶子遞了過去。

朱聿鍵驚詫的接過兩個小瓶子,將其開啟輕輕嗅了兩下驚呼道:“陰凡士林藍和百浪多息。”他在高中上化學實驗課的時候,曾經學過這兩種染料,所以觀察之下立刻脫口而出。

兩個學生一愣,廖忠生問道:“老師,你說的那是什麼?”

朱聿鍵立刻醒悟了過來,自己說的兩個名字是歐洲人給起的,後來傳入華夏後的音譯詞,本身並無任何意義。如今這些化學染料被華夏人發明了,自然不能再叫以前的名字。他笑著說道:“沒什麼,你們是否給這兩種染料起了名字?”

張浦庭笑道:“還沒有起名字,還請老師賜名。”

朱聿鍵笑道:“既然這是我們華夏人研製出來的染料,就叫做華夏藍和華夏紅好了。”

“好名字。”兩人齊聲稱頌道。

“實際上王爺這兩位弟子的功績還遠不止於此。”旁邊的一個老者呵呵笑道。這個人很少在會議上露面,因為他是個遠近聞名的老郎中叫做何玉峰,如今是醫學院的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