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大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二章 經濟改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六十二章 經濟改革

孫鋡道:“那些黃金王爺說另有用途,不許動用。古董珍寶屬下不敢隨便販賣,如今仍在府庫之中,其實充實府庫的只有白銀一千萬兩而已。如今戶部的銀兩都存在大唐錢莊,而沈繼榮從中挪用數百萬兩,以堵住去年過度支取的虧空,所以剩下的銀子並不算多。”

“沒了就沒了,等這次打完仗,再重新賺錢就可以了。”朱聿鍵擺擺手滿不在乎的說道。

“的確如此,只是王爺在廈門港宣佈如建立工廠三年免稅,我怕此政策一旦實行,商人竭盡建立工廠,我們的稅收又從哪裡來?如果三年沒有收入,恐怕政府就會倒閉了。”孫鋡皺著眉說道。

“原來你在擔心這個。”朱聿鍵笑著搖頭道:“大可不必,大可不必。我並非是說所有貨物免稅,而是工廠產出的貨物免收印花稅而已。何況商人雖然可以建設工廠,但需要超過一萬兩白銀的規模才能有免稅的政策,恐怕能夠如此體量的人也不會多的。”

“就算財政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將我們麾下數種利潤極高的商品出售給那些商人,我們也太吃虧了些。”潘獨鰲說道,他們兩人雖然為了同一件事情留下,但彼此擔心的事情卻不同。

見到財政問題不會有大的困難,孫鋡退到了一邊不說話,潘獨鰲提出了自己的擔心。朱聿鍵呵呵笑道:“你呀,還是不明白經濟的本質。我一直在想,自己能夠生產出如此多的獨有產品,利潤之豐厚甚至超過海貿。我們建造了這麼多大船,鑄造先進的大炮,為什麼卻無法對萬里之遙而遠征的尼德蘭形成巨大優勢,如今只是相當勉強的平手。”

“這個屬下不知。”潘獨鰲從未想過這個問題,經朱聿鍵提出來,讓他也有些困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聿鍵笑道:“實際上這就是經濟學的精髓了,我們缺少的是市場和調動市場的動力。工業與商業的本質是什麼?我們除了生產和運輸之外,還需要源源不斷供應的原材料,以及旺盛的購買能力。試問如果沒有原材料,產品如何生產,如果不能運輸如何買到四面八方,如果其他人購買力不足,又如何能夠賺取利潤。如果商品沒有利潤,也就失去了壯大和流通的動力,這樣的工業註定是空中樓閣。”

“王爺說得我雖然不全懂,卻也能知道一些。不過我們的商品向來在歐洲賣得火熱,還是不用愁的。”潘獨鰲笑著說道。

“這就是我最擔心的一點,我們的商品主要贏利點在歐洲,而把持亞洲與歐洲航線的就是尼德蘭人。雖然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遠洋船隊,錢百萬在法國僱傭的船隊也能運送一些,但是杯水車薪。與尼德蘭聯省共和國超過五千艘的商船相比,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朱聿鍵嘆氣道:“我們生產的利潤雖然與現在遠洋運輸的利潤不相上下,卻無法持久。而且我們在利用這些利潤壯大的同時,尼德蘭也在同步壯大,所以我們始終無法形成經濟優勢。”

“王爺的意思是……”潘獨鰲和孫鋡都瞪大了眼睛,等著聽這位特立獨行的王爺,又會說出什麼古怪理論來。

朱聿鍵說道:“實際上我們可以讓尼德蘭人賺不到錢,答案就是我們不靠歐洲賺錢,我們依靠自己。”

“依靠自己?”兩人聽得更奇怪了,潘獨鰲問道:“應當如何依靠自己?”

朱聿鍵給他們耐心的解釋:“依靠自己就是依靠我們封地內的民眾。如今不算去美洲開拓的人,我們浙南五府有百姓兩百餘萬,福建有六百萬,夷州島移民二十萬,幾內亞島五萬。高麗省自身有兩百萬,北海府有二十萬,就連海參崴也有六萬人,另外還有數十萬奴隸。如此龐大的人口規模,購買能力卻是極低的,這是因為大部分都被困在土地上耕作。土地是產生不了太多價值的,更何況我們的土地數量不夠,讓他們難以轉到足夠的錢財購買其他必需品,這也是我們的產品依賴歐洲市場的原因。”

“難道王爺要給這些人發錢?”潘獨鰲想不出朱聿鍵的話是什麼意思。

“當然不是,我只是要讓商人們建立起工廠來。在工廠做工能賺到的錢比耕地要多許多,而且因為擺脫了耕地,他們的一切生活必需品都要購買,這就增加了商品的流通。只要我們的封地內建立足夠的工廠,就能有越來越高的購買力,有人買自然有人造。而且工廠和工人都在本地,購買的所有利潤都留在了封地內,我們自然會越來越強,而且不讓尼德蘭人沾光。”

“可是問題依然存在,我們的那些產品拿出去之後,萬一他們翻臉又如何?”潘獨鰲不無擔心的說道。

朱聿鍵給他解釋:“我拿出去的六樣商品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是四輪馬車,其技術並無多少難度,只要是合格的木匠都能夠仿製出來,如今北京就出現了仿製四輪馬車的工坊。我們唯一能夠進行封鎖的,就是減震用的彈簧鋼製造工藝,如今那些仿製的四輪馬車,還在使用我們以前的皮帶懸掛方式,所以賣的不好。當然我們允許他人製造馬車,我們也可以從彈簧鋼上制約他們。”

“那麼其他產品又如何?”潘獨鰲詢問道。

朱聿鍵繼續回答:“火柴和香皂所用的氯化鉀和鹼都需要我們的化工廠提供,單是卡住原料一關,已經能夠讓我們立於不敗之地了。紅薯酒的蒸餾技術不難,我們並無多少優勢可言,單筒望遠鏡我們可以控制鏡片磨製,造船我們只提供老式商船建造技術,這實際上我們都能卡住對方的脖子,讓技術不可能完整的外洩,而他們缺了這些關鍵的東西,根本無法製造出成品。”

“王爺好算計,只是我們的織布機和紡紗機剛剛運轉了兩三個月,利潤正是豐厚的時候,為什麼也要讓與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