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大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八十七章 地廣人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八十七章 地廣人稀

如今的封地內已經完全進入了工業化社會,精細化分工日趨明顯,大協作大生產模式的出現,以及從科學家到高級技工的高階生產力形成,帶動起了整個社會的工業發展速度,讓封地的經濟實力迅速增強,其一年的發展速度,甚至已經超過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總和。

儘管經濟在迅速發展,朱聿鍵所掌控的地盤也越來越大,但相應的問題也隨之出現了。擴張太過迅速必然會造成後力匱乏,尤其是這麼廣大的地域需要大量的人手才能掌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今八賢王的封地除去浙南五府和福建省之外,北方領土已經被重新劃分為鄂畢河以東地區組成的烏拉爾省,鄂畢河道葉塞尼河之間地區的伯利亞省、葉塞尼河到勒拿河地區的北海省、勒拿河以東的遠東省、以朝鮮半島、庫頁島、北海府、九州島和琉球群島組成的高麗省,以及西域地區構成的西疆省共六個省。

南方則有包括原暹羅以東中南半島地區的交趾省,暹羅以西到孟加拉地區的緬甸省,東印度群島組成的群島省,原蘇祿群島地區組成的呂宋省,幾內亞島和附近多個附屬島嶼組成的澳北省。澳洲則被從中央山脈為軸心劃分成四個省,分別叫做東北省、東南省、西北省和西南省。

美洲的劃分比較復雜,因為那裡地廣人稀,省的規模也劃得很大,其中北美地區基本上以哈德遜灣最南端的緯度線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其中北方部分中以大熊湖和大奴湖以西叫做跨海省,兩湖以東至哈德遜灣最西端被稱為冰雪省,哈德遜灣周邊及以東地區叫做哈德遜省。南方地區密西西比河以東、俄亥俄河以北地區包括了五大連湖叫做五湖省,俄亥俄河以南的部分叫做沿海省。密西西比河以西至落基山脈腳下,以及塔薩斯河以北地區被叫做內陸省,塔薩斯河以南叫做平原省。落基山脈以西地區被叫做大盆地省,這裡也包括封地在北美洲最大的港口金山港。

原來的西班牙總督區被劃分為兩個部分,以墨西哥灣最南端的港口為界,以北地區叫做墨西哥省,以南至巴拿馬港的區域叫做中美省。南美洲地區除去葡萄牙的巴西殖民地以外,劃分成了三個省,其中亞馬遜河以北地區叫做亞馬遜省,巴拉那河以南地區被叫做南美省,剩餘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就成了西海省。

此外還有非洲的一小塊領地包括非洲最南端和馬達加斯加島,被劃分為了南非省,這一來處於仍舊在戰鬥的南亞地區,封地除了浙南五府和福建省之外,還有了二十八個省,計算不進行測量,朱聿鍵根據後世各國的領土面積也可以估計出來,恐怕要接近五千萬平方公裡了。

在這麼大的面積上,儘管除了移民之外,封地上的人口數量還在以每個月三百萬的速度增加,卻也只有兩億七千萬,可謂是絕對的地廣人稀。對於這樣的情況,朱聿鍵也沒有辦法,儘管他從建立封地之處,就開始了鼓勵生育政策,但人口也不可能直接爆發。畢竟最早那一批鼓勵生育而出生的孩子,最大的也才十歲左右,需要再過來大約十年,等到這些孩子再開始生育,才能出現真正的人口大爆發。

不過朱聿鍵對此並不著急,地廣人稀是這個時代的特點,非洲雖然無法統計,但是近千萬平凡公里的歐洲也只有不足一億居民而已。在這個時代土地不是什麼稀缺資源,在工業沒有發展的情況下,除了金銀之外的礦產也沒有太大吸引力,也就是朱聿鍵有這麼長遠的眼光,他知道後世可能出現的土地和資源不足的問題,所以經過了這麼多年的佈局,現在終於有了足夠的土地,剩下的就是攀科技樹和拼命增加人口了。

只是國家的發展道路從來不會如此一帆風順,對著地盤的擴大,各地官員數量也在迅速增加。

福州大學專門進行官員培訓的政治學院培育速度,遠遠跟不上各省的缺口,無奈之下政務院只能委託政治學院對那些從國內招收的讀書人,進行短時間的培訓就上崗了。

這些讀書人之中,有許多曾經在大明各地擔任吏員,有著豐富的地方管理經驗,但同時也有著大明官吏常見的許多陋習。有法院、公安和憲兵的層層監察,這些官吏平日裡也算老實,並不會隨便出手貪汙,但是隨著地盤的日益擴大,尤其是在五國條約生效之後,封地解除了軍事管制,大量土地新建政府機構,這新設定的二十八個省都需要大量官員填充其中,各個監察機構可就難以全面覆蓋了,在這種情況下難免有人忍不住出手了。

此時朱聿鍵正在為此事而發怒,最高法院門前居然有人喊冤,隨後還被人毆打,直到被法院裡駐紮的法警攔下才罷手。經過法院進行審問,原來喊冤的人叫做陳五,他來自於高麗省九州島的鹿兒島市,那個市的市長郭驃本來在河南當過吏員,因為經驗豐富表現突出才能主政一個僅次於省級的市。

鹿兒島市位於日本列島,畢竟是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他到任以後暴露出了以前的陋習。在利用錢財關係拉攏之後,他將市內大部分官員拉下了水,開始對當地百姓進行殘酷的剝削。封地歷來執行十一稅,即盈利十份繳納一份為稅收,他卻敢在商業流通領域實行雙重徵稅,同時將農業稅提升到十稅三的程度。

本來這樣的賦稅在封地全面發展的大背景下,也並不算有多重,那些百姓認為自古民不與官鬥,也就忍了下來。可是自從賦稅增加,大量多餘稅款落入自己腰包之後,郭驃的膽子就越來越大了。按照大明官員的傳統,貪汙銀錢都是末節,兼併土地才是其中最大的利益,在利用錢財將上下全部收買之後,他又開始將手伸向鹿兒島市周邊本就不多的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