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遠東之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九章 困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零九章 困圍

見得屠千軍有些愣然,領頭的那位東北空軍的戰鷹不由得不好意思的對著屠千軍笑了笑道:軍長的威名,我們空軍也是知道的。弟兄們一直恨未能和軍長一道廝殺濟南,是以在知道能夠親身見到軍長之後,大夥兒便編撰了這麼一條口號用於見到軍長的時候可以呼號,讓軍長見笑了

而在這領頭的戰鷹身後的那些個東北空軍的將士們聽得這話,也不禁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畢竟在一位高階軍官面前這麼喊,似乎確實有些丟臉的

好但便在這些個戰鷹們懊惱之時,卻聽得屠千軍低聲吼道

若吾等皆有沙場裹屍的決心,又何必懼怕那些列強便見得屠千軍看著這些個漢子們沉聲道:房子燒沒了,咱可以重新建錢打沒了,咱可以賺回來領土被佔了,咱可以打回來但要是骨頭被抽掉了,那就是個只會癱軟鞠躬的廢物

說著,屠千軍肅然的看著這些個眼睛漸漸發亮的戰鷹們沉聲道:咱都是東北黑土地上章出來帶把兒的爺們吃著老百姓供的糧,傳著老百姓繳的衣該拼命的時候咱不上誰上

這些個戰鷹們第一次聽到有人和他們說這些,便見得這些個驕傲的戰鷹們眼睛漸漸的亮了起來而屠千軍卻不過微微一笑,頓了頓接著對這些個戰鷹們沉聲道。

老年間,大宋朝丟了燕雲十六州被人罵了幾百年罵到了現在。以後或許還有人會繼續罵滿清丟了地也被人罵,現在都還在罵戳著脊樑骨的罵說著,屠千軍深深的吸了口氣對著這些個戰鷹們沉聲道:我不想我後背兒孫被人戳著脊樑骨罵,罵我賣國罵我個扛槍的別人打進來了盡後炮連看家狗都不如

說著,屠千軍緩步走到了這些個戰鷹們的面前死死的盯住他們沉聲道:人家養的看家狗,來人進家了還會吠幾聲還會咬人咱呢跑舉手投降癱在地上就像是一攤臭狗屎

說著,屠千軍深深的吸了口氣對著這群將士們沉聲道:這樣的廢物養之何用不如養狗

這些個東北空軍的將士們聽得屠千軍的話不禁沉默了,他們知道屠千軍說的是誰說的是什麼

滿洲里戰鬥第15旅也被蘇聯軍隊包圍,在旅長梁忠甲以下半數以上的軍官逃往日本領事館之後這些個廢物們竟然向蘇軍投降了

據蘇方公佈的訊息,在達賚諾爾和満州裡的戰鬥中,東北軍1500人以上戰死9000人以上被俘,而蘇聯方面則戰死123人負傷605人要知道當時的東北軍一個旅其實便是一萬餘人的編制,而九千人的被俘這是何等諷刺的一個數字

高達九成的士兵選擇了投降,這情況真真不如養一群的看家狗九千條看家狗還能擋住蘇軍一陣子呢,總比這幫子拿著槍當燒火棍舉手投降不要臉的東西要強的多

仗咱總得打下去你們能有沙場裹屍的心便好說著屠千軍笑著拍了拍那領頭的東北空軍的將士的肩膀,對著他們笑著道:歡迎你們加入我們的行列跟我第一軍一起揍他娘的老毛子

是揍他娘的老毛子便見得這些個戰鷹們對著屠千軍赤紅著雙眼怒吼道

哈哈走吧都別站了了跟我進城去,今天我為你們接風洗塵說著,屠千軍一揮手將這些個ji動無比的戰鷹們迎上了汽車,一溜煙向著哈爾濱城內開去

此時蘇軍那被佔領的陣地前方仗正打的如火如荼炮擊結束後崔可夫便毫不猶豫的盡起大軍向著那炮兵陣地殺來

失去了重火力並不代表著蘇軍沒有了一搏之力,便見得那數萬的蘇聯遠東集團軍的士兵們嘶吼著烏拉的戰號在輕重機槍的掩護下向著陣地殺來

而衝在最前方隆隆隆作響的則是蘇軍的坦克此時崔可夫手上還有著大約三十餘量t18輕型坦克和二十餘輛裝甲車,在第一次的進攻中這位年輕的將軍便毫不猶豫的用上了

便見得這些衝在最前方的坦克和裝甲車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向著東北軍的陣地殺來

突突突噠噠噠陣地上嘶吼的輕重機槍,不過是在這些戰車上濺起來點點火星但卻無法打穿這些戰車的裝甲,而這些個戰車經歷了歷次戰鬥之後已然熟悉了戰爭

於是他們還沒有衝到東北軍的陣前便操作著車上的機槍與小口徑火炮對著東北軍的陣地便是突突突嗵嗵嗵的一通狠射

在炮彈爆炸的轟鳴聲和子彈撕裂空氣的尖嘯聲中,無數的東北軍將士被這陣襲擊慘然轟倒在蘇軍坦克和裝甲車的重機槍掃射小口徑火炮襲擊下,陣地上的火力點在逐個的被定點拔除

啾啾啾轟轟東北軍也不堪示弱,便聽得陣陣的火炮轟鳴和炮彈尖嘯聲之後,蘇軍的進攻陣地頓時被炮火包圍了

在重重炮火之下,蘇軍的進攻部隊陷入了一片火海便見得那些個裝甲車和坦克被火炮直接轟成了一堆的廢鐵,燃燒著堆積在東北軍的陣地前方

而那些跟隨在裝甲車和坦克後方的步兵更慘,他們不僅遭受到了炮擊更是被那些轟碎的裝甲車坦克的碎片砸的腦漿迸裂慘然翻倒在了那些坦克戰車的周圍。

轟轟轟炮擊不斷的在轟鳴著陣地上的殘肢碎肉腦漿腥血不斷的合著泥土被掀起,而後在半空中卻又無力的跌落下來。

守衛陣地的東北軍部隊抓住這個時機,操起輕重機槍對著那些臥倒的蘇軍便是突突突的一陣猛射將不少無法動彈的蘇軍直接掃成了一堆的碎肉

這陣炮擊並沒有持續多久,不過是十餘分鍾便結束了。但這十餘分鍾間他們卻將蘇軍進攻的裝甲車和坦克全部摧毀一下子打掉的蘇軍的最強進攻力量

失去了坦克和裝甲掩護的蘇軍,在組織嚴密的東北軍的輕重火力的壓制下根本抬不起頭來偶爾幾個想要站起來衝鋒的蘇軍士兵不過一會兒便被凌空打成一團破碎的屍首,慘然跌落在地上

此時,隆隆隆的馬蹄聲由遠至近的傳來便見得那逐漸落下的夕陽下,數百騎士夾雜著風雷之勢怒吼著向陣地上的蘇軍殺來

而原本輕重機槍不斷嘶吼的的東北軍陣地也停止的射擊便見得那陣地上躍起來數不清的舉著大刀的士兵們,怒吼著向著蘇軍殺來

剛剛起身的蘇軍一下子便面臨著橫衝直撞的馬隊的衝撞與踐踏,揮舞著的馬刀如同那死神的利刃不斷的收割著人命每一刀下去必然帶起一顆人頭,又或是剁起一塊殘肢

那馬隊如同旋風一般掃過了這片陣地,留下來一地的殘屍和腥血而後掉轉了馬頭,便朝著蘇軍繼續衝鋒

不過兩個來回的衝鋒,這支馬隊已經造成了至少上千蘇軍的傷亡從陣地上衝下來的東北軍將士此時也衝到了陣地上,揮舞著大刀便朝著這些個蘇軍們砍去

此時的蘇軍也打出了兇xg,揮舞著手中的武器嘶吼著和這些東北軍將士們殺做一團或有幾個東北軍將士的腦袋被槍托砸開,但隨即那動手的蘇軍便被一刀梟去了首級或有幾個東北軍將士被刺刀挑開了脾臟,但隨即他們赤紅著雙眼嘶吼著一刀砍開了對手的身軀

最為血腥的白刃戰在陣地上展開,雙方互不相讓的在陣地上廝殺著槍被砍斷了,便用著半截帶著刺刀的槍繼續廝殺

刀砍鈍了,便用刀背砸向敵人的脖子關節慘烈的廝殺血腥而瘋狂,此時的陣地更是有若煉獄無論是東北軍的將士還是蘇軍的士兵,皆踩踏在一片血腥泥濘中廝殺

或許腳下踩踏的是某人斷肢,又或者他們翻倒壓著的是某人的內臟但他們已經顧及不到了,他們所想的所做的就是為了殺掉眼前的對手為此不顧一切

他們渾身帶著鮮血,或是敵人的或是自己的但沒有人停下手來儘管廝殺良久他們已經氣喘吁吁,但仍然赤紅著雙眼運用自己能夠想到的一切手段將面前的對手弄死

此時,蘇軍的兩側再次傳來的廝殺的怒吼聲便見得那漸漸下沉的夕陽下,無數的人影如同潮水般洶湧而來,向著蘇軍的陣地殺去

原本因為戰事焦灼而不斷的渡步的崔可夫此時只得在陣地上痛苦的閉上了眼睛,對著身邊的勤務兵沉聲道:讓同志們撤回來吧讓部隊組織構築陣地,防止敵軍攻進來。致電莫斯科,我們已經被敵人包圍住了請求支援讓阿穆爾河區艦隊以最快的速度脫離松花江回到阿穆爾河區基地

儘管痛苦的無以復加,但崔可夫還是沉著的對著勤務兵一條條的下達著指令。一會兒後那勤務兵見得崔可夫再沒有其他命令了,便行了一個軍禮下去傳達命令去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時的崔可夫心中一片的悲涼,數萬精銳的遠東集團軍外加一隻在滿洲地區算的上最為強大的艦隊怎麼就會把仗打成了這個樣子

就現在的情勢來看,羅科索夫斯基的部隊肯定是遭到的東北軍的殲滅而不知道他們如何封鎖了這個訊息造成了假象,以致引得自己的大軍不得不趕來此處

然後再次陷入了他們的埋伏之中,這裡是敵人的主場單單看他們的炮擊便知道他們甚至可能連諸元都畫標好了,等的就是自己的部隊陷進來然後進行瘋狂的圍殺

或許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都在敵人的坐標尺上標明了或許,人家的炮口早已經指向了自己,便等著最後的炮擊將自己的陣地擊垮

其實,崔可夫的猜測並沒有出錯。不過他忽略的一點便是趕過來的隸屬遠東特別集團軍的阿穆爾河區艦隊

這支艦隊早已經收到了崔可夫的電報,但無奈的是現在他們根本就撤不出去而收到了電報後艦隊便遭遇到了一次極為嚴重的炸藥包的襲擊,以致隨軍電臺被炸壞了點電報都發不出去

蘇聯遠東特別集團軍阿穆爾河區艦隊司令r.n.奧佐林此時憤怒無比,卻又無可奈何。東北軍極其狡猾的用鐵索綁上漁船原木等大批的雜物堵塞住了阿穆爾河區艦隊的撤退路線

沒有了電臺失去了對外聯絡,奧佐林即使著急也沒有任何作用岸邊的陸戰隊此時也遭受到了不明部隊的襲擊這些部隊用輕重機槍不斷的打擊陸戰隊導致陸戰隊損失慘重。

而艦隻雖然能夠給予一定的炮火支援,但隨即而來的便是一堆重複的以爆炸物襲擊艦隊的手段出現,逼得艦隊不得不自保將火力集中在了擊毀那些試圖靠近戰艦的漂浮物上

而那些專門針對艦隊的狙擊手則再次出手不斷的透過狙殺戰艦上的炮手逼迫戰艦不得不運用火力覆蓋試圖將他們殺死或是驅逐

但這種努力似乎並沒有什麼效果,阿穆爾河區艦隊面臨成成立以來第一次最大的戰損而且是在沒有遭遇敵方艦隻的情況下這讓艦隊總指揮r.n.奧佐林極為憤怒

這種非對稱戰鬥方式一直持續到了傍晚才緩緩的停歇,由於陸戰隊被纏住了根本沒有辦法去拆開那些鐵索和漁船原木,於是艦隊只得是被圍困在了松花江上的這片流域中。

便在崔可夫吩咐給r.n.奧佐林發報之時,便聽得遠處的東北軍陣地後方傳來了陣陣的火炮轟鳴聲崔可夫心中一片的緊張,趕緊衝出陣地來

但衝出了的他卻沒有聽得任何的炮彈尖嘯聲,也沒有看見任何的炮彈落下來。這讓他非常奇怪,但隨即他似乎想到了什麼渾身的汗毛猛然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