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遠東之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六章 教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六章 教育

哈哈先不要談論你們的軍事話題,我這次來的目的相信你也很清楚羅斯福笑著打斷了屠千軍的話,輕聲道:屠,國會和商人們想知道你下一步要做什麼。畢竟這關係到很多事情。我們必須得知道你的想法。

屠千軍聞言微微一笑,如果是其他人的話哪怕是詹森都不會這麼直接的問出這句話來。只有羅斯福會這麼做,而且問出來的話讓人感覺理所當然或許這就是個人魅力的所在吧

下一步當然是好好的在滿洲發展,多尋找寫礦產和你們合作。屠千軍笑著對羅斯福輕鬆的道:雖然這次我勝利了,可我麾下的將士們損失太大了。陣亡將士的撫卹傷殘將士的安排各級官員的調整政務的重新佈置等等這些會花去我大量的時間。

羅斯福聞言點了點頭,這些事情分開來看很是瑣碎而且不多。但堆積起來那麼是很恐怖的,尤其是在舊政權崩潰而新政權還沒有做好接收準備的時候。

打理一個政權比打理軍隊要困難,各項法律和規定的制定各級官員的選拔與安置等等事情足以讓屠千軍焦頭爛額了。

但,對於我來說最為重要的是全面的普及教育的問題。屠千軍肅然的對著羅斯福與艾森豪威爾沉聲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根本就在於教育如果教育沒有普及到,這是當權者的失敗。所以下一步我打算先要普及開教育。

據曾在吉林做過校長的李鼎彝回憶說,每當孔子誕辰日,張作霖都會脫下戎裝,穿著長袍馬褂,到各個學校給老師們打躬作揖,坦言自己是大老粗,什麼都不懂,教育下一代。全仰仗各位老師,特地趕來致謝云云。

李鼎彝甚至說:張作霖最震撼我的,則是他那個40財政支出用於教育。1926年,北大畢業後。任吉林六中校長,為了生計,又任教於吉林女子師範吉林大學等校。

李鼎彝是誰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但他的兒子很多人會認識。那就是曾經蹲過灣灣國府大獄的李敖

而張作霖對於教育的關注與投入無疑是民國年間最大之人

1916年10月27日,張作霖頒發省教育會決議案給各縣。決議案指出中國興學十餘年,畢業生千萬數。其優異者,赫耀里閭。平庸者或執教鞭,或事庸書舍,餘則無業可操,學校多一畢業學生,即國家增一無業遊民,貧累家庭,貽譏社會。考其主因以學校教育純屬空談,遂致積弊日深。幾乎不可挽救。

並稱中國欲富強,必以職業為基礎,各校添授職業教育。實為當務之急。

張作霖所採取的第一個措施就是加強課餘時間的職業教育,將職業教育寓於普通教育中。為此,他特於1917年12月2日訓令各道尹省轄各學校,強調學校教育務注重實用。

甚至發函要求所有中小男女各校,對於圖畫手工算術各課程,毋徒專求美觀,務當注重實用主義,以使學生全面發展。

他還派人對全省的職業教育狀況進行調查摸底,以瞭解各地方究竟需要何種人才,何種職業最受歡迎等情況。以便制定實施職業教育之標準。張作霖還指定辦理職業學校專款抽收園圃捐,用作此項專款,使奉省教育的發展有了可靠的經濟保證。

在張作霖的一再催促下,各地方加緊進行職業學校籌建工作。到1929年,全省的職業學校總數達45所,省立6所。縣立39所,在校生4798人。

對於教育的資金投入他也沒有節省1916年10月28日,他訓令各道尹重申省令,嚴責各縣知事增加教育經費,要求各縣每年的教育經費務佔全縣歲出總數的40,並將此標準作為考成各縣知事政績的內容一。

1918年12月,他再次重申學款應佔歲出40的標準,並嚴訂辦法,如今後各縣知事仍不實行辦理,即以廢弛學務論,照地方興學考成條例予以相當之處罰。

甚至,他還直接指定了各項法律來保證下轄的教育能夠完成。在1919年10月,奉天省教育廳成立之前,由張作霖親自過問而制訂出來的關於奉天教育的地方法規就有二十多項,涉及教育行政,教育視導,教育經費,初中高等教育,師範職業,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東大初建,在聘請師資上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外省學者不瞭解奉省財政狀況,唯恐來東北大學教書,月薪用奉票發給,一旦奉票貶值,必至影響收入,因此不願應聘來東大。

瞭解此情況,張作霖當即作出決定:凡大學教授等薪金,一律用銀元發給,並不許拖欠。

為吸引一流學者來此任教,張作霖東北大學所設定的薪金和待遇相當優厚,甚至高於國內的幾所知名大學

以教授為例,北大清華教授月薪300元,南開240元,東北大學則為360元,到了後期東北方面給予章士釗等人竟高達800元東北大學還為教授們蓋新村,建別墅,安排寬敞舒適的住宅。教授們回北京探親,還予以報銷往返路費這在當時絕對是絕無僅有的

而張作霖的不惜血本,也迅速的壯大了東大的師資力量

據東北大學1928年的統計,在其128名職教員中,留學歸來的有77人,其中11個博士37個碩士29個學士

而且他們其中大部分留學美國,畢業於美國的一些著名的大學,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

其餘40名即使沒出國鍍過金,也是畢業於國內一些知名的高等學府,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等。其教授陣容之盛,遠非其他大學可比

至1920年代末,東北大學己是國內學生最多的大學,教授300人,學生3000人,而當時北大也不過有學生2000人而已由此可見東大當年之盛況

資助留學,也是張作霖盛舉之一

1916年夏天,張作霖下令對奉省20個縣的留學生進行調查統計,看奉天省到底派出了多少留學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他發現整個奉省在日本留學的僅有68人時,張作霖搖頭了,這也太少了,如何能支撐東北的發展不夠用啊

於是,張作霖於1917年6月和12月,分別派出兩批公費留學生,入日本高等預備學校學習。這些留學生也真給張作霖爭氣兩年後,就有26人以優異成績考入日本官立學校學習,這份成績在當時居全國第二

到了1918年,僅僅兩年之後,奉省的留日學生即達150餘人,翻了一倍還多。等到1925年,奉天省已有232名留學生到外國學習。

為便於掌握留學生情況,張作霖還特派有經驗的經理員到日本,對留學生加以管理,制定奉天省管理留日學生暫行規則16條,要求必須遵守。

1919年日本物價飛漲,留日學生在生活上遇到了一些困難,為使學生安心向學,張作霖下令對公費學生增加學費額數,對自費生由教育廳制定了獎勵自費留日學生辦法獎勵留日專門大學自費規程等條文規定。

在規定中自費生考入奉省指定的專門大學,學習指定學科者,給予額定的獎勵金,獎金額數根據所在學校學科程度地方生活狀況和學年考試成績,分為甲乙丙三等,分別每年給日金600500400元。這或許是國內第一個獎學金制度了。

好玩兒的是,建立這個獎學金制度的竟然是鬍子出身的張大帥。

到後世,師範類院校學生免收學費,每月還有補助。

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早在張作霖時期,奉天的師範學校就已免收學費了,而且還發給伙食費,這些費用全由奉天省政府買單。

奉天的師範學校不僅有免費三餐,而且標準還不低。

例如:奉天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學生伙食早餐為大米粥鹹菜;中午大米飯四菜一湯,兩葷兩素;晚飯四菜一湯,皆為素菜。

星期六午餐改善伙食,有壇肉木須肉燒黃花魚,燴海參等。另有其他如瀋陽高等師範學校,伙食也是非常豐盛的。而這些都是張作霖嚴令支援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歷史上偽滿時期傳出張作霖要下葬的訊息後,張作霖老家海城的鄉紳聽說要安葬張作霖,聯齤名上書,請求將張作霖安葬在海城。

而在奉天的張作霖當年的老部下,也紛紛出面,請求把張作霖安葬在已完工的元帥林。報紙上也刊出一些呼籲文章,籲請偽滿洲國當局給張作霖風光下葬

張作霖的下葬竟引起這麼多人的關注事出有因哪若非他生前如此行事,死後六年兒子都逃到關內了,為何如此多關注會有如此多的人願意冒著風險發文懷念,甚至為他呼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