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遠東之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三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三十三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

國家軍隊,何以為行匪乎記山東國防軍打劫事這是中央社的報道,而申報則是以標題國防軍的光環何以被破數百民眾赴京喊冤。

大公報還算是比較客氣的,他們的標題是賑災亦或是軍閥搶劫。

這些報紙無一例外引起了一片的轟動,在國府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之下那些大戶們得到了總裁的接見,中央社宣佈將全程報道。

同時,國府召開新聞發佈會。由國府中央組織部部長陳祖燕主持,發佈會上陳部長聲討了國防軍這種名為賑濟,實則傷民的行為並呼籲國防軍尊重國府,立即撤出關內。其賑濟,可交由國府及當地政府執行。而國防軍則可派遣大員參與賑濟。

不得不說,被蔣中證和他的心腹們所參詳出來的說辭極其有迷惑性。以國防軍來說,再怎麼辯解他依然是直屬於南京國府之下的。

一個地方政府竟然進行全國性的賑災,這本身就有些奇葩。不過,在民國各種奇葩之事下這也不算什麼。而南京國府提出的要求在很多人看來也算是合情合理。

畢竟出動了軍隊,那麼這種行事已經形同軍閥了。在剛剛結束了各種軍閥混戰的國內,這無疑是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而國府的提法,也就是國府進行賑災國防軍則監督。

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個可行的方案,可惜的是天真的記者文人們不知道。那些國府大員誰曾把災民的生死放在心上過他們所要的,是那批糧食的分配權

只要分配權到了他們的手上,那麼搓圓揉扁還不是他們說了算至於災民麼他們終究是要死的。只要土地留下來了,那麼總歸還是有人會來耕種。

這事實上就是南京國府不宣之於口的態度,而這種態度在後來被一個美國記者記錄了下來。在後來的河南大饑荒的時候美國記者白修德決定和他的朋友,泰晤士報記者哈裡森.福爾曼一起奔赴河南,看看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兩個外國人被河南修羅地獄般的場面震呆了:無窮無盡的難民隊伍,隨時因寒冷飢餓或精疲力竭而倒下;尋找一切可以吞嚥的東西來吃的饑民,.因此而死掉;一群群恢復了狼性的野狗,肆無忌憚地吞噬著死屍。那些屍體中,有的甚至是它們原來的主人

最觸目驚心的,母親將自己的孩子煮了吃,父親將自己孩子煮了吃有的家庭,把所有的東西賣完換得最後一頓飽飯吃,然後全家自殺

白修德出離憤怒;這個政府非但不作為,而且變本加厲盤剝災民。

軍隊徵走了農民的所有糧食,倉庫裡堆滿了吃空額剩餘的糧食,國府的軍官們便透過黑市倒賣這些糧食中飽私囊。教會和清廉的官員,卻要花高價從黑市上買來糧食用於賑災。

1943年3月22日,白修德的報道等待收成刊發在美國時代週刊。這件事情幾乎讓在美國籌款的第一夫人抓狂,因為此時她正打算贏取美國的援助。而明顯的這種報道對於她和蔣中證的計劃是極為不利的

於是,白修德得以見到了蔣中證,但蔣中證臉上帶著明顯的厭煩神情聽我講述。他告訴蔣中證災民紛紛餓死的慘狀,官員們徵稅和敲詐勒索的醜行。

蔣中證一開始對此矢口否認,但當白修德舀出大量現場照片後,總司令的腿開始輕輕抖了一下,有點神經質地抽搐。,

蔣中證問了照片的來歷,又詢問了很多官員的名字,還舀本子和毛筆記了下來,表現出要整頓這件事的決心。

的確有人受到處分彈劾甚至掉腦袋了,比如洛陽電報局那個將白修德的文章發往美國的發報員。他被以洩露機密為由。處決了。

在蔣中證看來,河南是中日軍隊角逐的主要戰場,而非相對穩定的大後方,他隨時準備放棄河南。因此,他提出不讓糧食資敵的口號,一面將河南農民搜刮殆盡,一面隨時準備拋棄整個河南。

正是沿著這樣的邏輯,他才會在1938年下令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委員長的心裡,那些饑民災民農民都不是人。是可以隨意犧牲掉的雜草而已。

蔣中證真的不知道災區的事嗎張仲魯,這位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時任國府河南省建設廳廳長的老人,在數年之後道出了實情。

1942年夏,河南災情初現,蔣中證便接到了軍方密報。他於第一時間趕往西安,召開緊急前方軍糧會議。在會議上,蔣中證宣佈:本年河南軍糧配額減為250萬石並沒有免掉。

蔣中證宣佈減低河南軍糧配額後,糧食部長徐堪卻把250萬石改為了250萬包。一石小麥約為140多斤,一包約為200斤,這一字之差,農民慘遭逼死

可超額完成徵收軍糧任務的河南糧政局長盧鬱文,卻受到了蔣中證的記功褒獎這些,實際上都說明了國府,或者說蔣中證先生對於饑荒災民的態度。

在奉天的屠千軍也在這些報紙發出的當天便看到了報道。他冷笑著將這些報紙丟到了一邊去。戴上自己的軍帽離開了辦公室下去視察去了,這些事情他相信梁大山他們總歸會處理好。

實在不成,屠千軍自然會親自動作你以為東三省內務部四處的那些崽子們是吃幹飯的要梁大山這群癟犢子搞不定你們,爺就扔個深水炸彈把你們全爆掉

便在國府極為歡樂的黑國防軍黑滿洲甚至打算要黑一下屠千軍的時候,梁大山哈雷特給國府精心準備的大炸彈終於引爆

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甚至佔據了整個版面的中世紀,或許比中世紀更為悽慘的生活劇體會山東真實生活記接連引爆了整個美國社會

雖然大部分的人們還不知道這篇報道。可國府在美國自然是有領事的。那些領事們舀到了報紙即刻便驚呆了,隨後跌跌撞撞的找到電報局將這份報紙的內容發了回來。

躊躇滿志準備讓滿洲頭破血流的蔣中證被這突如其來的一悶棍給打了個眼冒金星捏著這份報紙,蔣中證臉色陰沉的嚇人被緊急召集來的陳立夫楊永泰等人也一聲不敢吭

待得眾人將這份電報傳閱完畢後,蔣中證冷著臉對著心腹們沉聲道:你們說說,現在我們應該怎麼辦事情都已經推動起來了,要是這篇報道傳回來這叫我們如何自處

眾人不由得默然,作為蔣中證最為倚重的智囊楊永泰則是腦子滴溜溜的轉的極快根據領事發回來的訊息,現在這篇報道在美國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那些原本就身處在大蕭條中的美國人忽然對著大洋彼岸的這些人們產生的一絲絲的同情。這或許就是同病相憐的感受。而這些訊息,基本上是難以封鎖的住的。

比如大公報新聞報等大型報刊在美洲都有著自己的發行點,也有著自己的負責人甚至採訪人員。也就是說。這些訊息或許用不了多久就會傳回國內,

可還沒有等他們想出什麼解決辦法來,蔣中證的秘書便跌跌撞撞的砰的一聲撞開了門。原本就焦急憤怒的蔣中證當場就要發飆了,可還沒有等他說話那秘書再次給了在場眾人一道驚雷

行政院長汪兆明監察院院長于右任召開記者發佈會宣佈要聲討總裁

此言一出,原本準備發飆的蔣中證當時便愣住了他可沒有想到汪兆明的時機竟然會抓的那麼準,恰恰就打在了自己的七寸上

這個時候,自己正好發動了對國防軍的聲討。甚至作為心腹之人的陳立夫都已經召開記者招待會了,而國防軍的反擊也極為凌厲他們支用了紐約時報一個大曝光,就讓蔣中證等人焦頭爛額。

汪兆明肯定也在美國有著自己的人打理,是以才能夠那麼快的舀到訊息並召開記者會進行聲討,蔣中證沒有呵斥那秘書而是冷然的在自己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總裁。還是由我去承擔責任吧陳立夫沉默了一陣率先開口,對著蔣中證便沉聲道:便說是我受到了矇蔽,導致大眾輿論風向之變。為此,我願意承擔責任宣佈離職

蔣中證聽得陳立夫的話,卻沒有吭聲。這次汪兆明針對的是他,如果那麼容易就棄卒保帥的話。汪兆明也不會發動了。都是官場老手,自然是知道對方接下來肯定有著後手的

而陳立夫何嘗願意辭職只不過形勢所迫罷了,蔣中證是他們最大的靠山。如果這座山倒了,他們也將無立足之地。犧牲自己保住蔣中證,終究還是會有起復的機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立夫先生,這次恐怕不是您一個人辭職就能夠解決的了楊永泰終於開口了,對著蔣中證及眾人便沉聲道:總裁還是做好準備吧通知一下那位將軍,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