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遠東之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援

一番談話,這次的基調就已經定下來了。隨後便是將這份通報發給在閩江的赤色,考慮到在閩江的赤色沒少遭受五十二師的追殺估計心底裡有怨氣。

於是伍浩專門寫了一封極為詳盡的電報,將張烈和楊子任的看法國防軍的做法等全部彙總發給了在閩江的赤色組織。

拿到這封電報後,閩江的赤色領導層陷入了沉默。如果說赤色裡面誰最恨五十二師,毫無疑問的就是留在閩江堅持鬥爭的部隊。

南京國府的大軍追擊主力部隊後,五十二師便成了本地圍剿赤色的主力雙方沒少互相廝殺,赤色裡不少人死在了五十二師的槍下。

而五十二師也不少人死在了赤色的槍下,平心而論雙方絕對是不共戴天的死仇

司令我想不通在桌子前吧嗒吧嗒的抽著煙的支隊長粱正誼對著現任閩江赤色總司令便道:我們跟五十二師的干係,總部不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還要讓同志們冒著危險去幫他們

這是組織的集體決定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總司令葉西萍比這位支隊長還要火大但卻又能如何

子任同志和伍浩同志考慮的很周全,也很正確葉西萍深深的吸了口氣,緩緩的道:我們更五十二師,再仇深似海那也是咱們中國人的事情既然他五十二師盧興榮在打國戰我們就應該支援他

說著,葉西萍緩緩的低下了頭沉聲道。

那位在東三省的猛虎說的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必須高於一切政治信仰和意識形態

後世很多人說什麼赤色遊而不擊儲存力量游擊戰不可能擊敗日軍等等諸如此類的。可惜的是,作為對手的日本人卻不這麼看。

日本人稻葉正夫編寫的岡村寧次回憶錄325頁裡曾這樣記載:

說到作戰,大體上各軍方面軍直轄兵團對當地共軍都在日夜進行討伐戰。共軍的確長於諜報在其本國以內,而且足智多謀,故經常出現我小部隊被全殲的慘狀。

這裡說的很清楚,由於赤色的游擊隊拼命打擊並殲滅小股部隊導致日軍不得不全面開始打擊赤色。而赤色也並非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是遊而不擊。

而白崇禧回憶錄裡304頁也這樣說:

當我提出游擊戰建議時,曾有人指出,末演習游擊戰。此議是否可行,尚需考慮。我表示說,以打游擊戰起家的,亦為中國人,可以打游擊戰,當亦能打游擊。

再者,又有人認為打游擊乃保存實力之作法,殊不知於敵後遊擊。任務極為艱鉅,因補給困難,且多半以寡抵眾,以弱抵強,故必須官兵加倍淬歷奮發,機警勇敢,絕非保存實力者所能勝任。

如果說著僅僅是兩個高層的看法,那麼藤原彰這位親歷者的回憶就已經說明了赤色是否在抗戰。

在他的回憶錄中國戰線從軍記的第55頁曾寫過,在1942年他所在聯隊有一個小隊遭遇八路軍伏擊。全軍覆沒,武器全被奪走,等到援兵趕到時八路軍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像這樣表明八路軍戰術成功。日軍疏忽大意的事例,在冀東地區特別多。中國駐屯步兵第一聯隊也經常有小部隊被八路軍全殲的事例發生。對此,藤原彰是這樣描述的。

而美國人所編撰的劍橋中華民國史直接反駁了所謂儲存力量,沒有積極抗戰的說法。

南京國府大肆宣傳說,赤色深思熟慮的和玩世不恭的政策是把70的力量用於擴張,20用來對付南京國府,只有10用於抗日。這已成為南京國府歷史的誠實問題。我曾較詳細地研究這個問題,並認為這種政策從未宣佈過;在這種意義上此項指控是捏造。

不過,最最好玩兒的是關於游擊戰有些人宣稱的是無效。可惜的是。雄奇公本身並不這麼看。1966年撤退到臺灣的國府國防部史政局編撰領袖軍事上的豐功偉業中這樣說:

抗戰開始以後,領袖蔣中證認定中國當時的軍備,決不容許拿硬拼力戰的方法,去抵抗協由現代化陸海空軍的敵人。

在這一最高戰略下運用下的戰爭指導,第一期要以空間換時間。來增強戰力,第二期則要堅持敵後遊擊,來爭取積小勝成大勝,自始至終的領有著戰場,避免敵人的各個擊破。保持著主力,等待這有利機會的反攻。這是抗日戰略指導上最大的成功,也就是領袖戰爭決策上最高的創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吧,這一下子就成了蔣中證的功勞的。然後到了現在,竟然又變成了攻擊赤色的一種說法。這歷史啊真叫人無奈

還有說到的主力問題,這就更讓人無奈了。日本防衛廳編撰的華北治安戰216頁標題為1940年春中和地方治安狀況中這樣記載:

共軍無論在質量上數量上均已形成抗日游擊戰的主力。因此,佔領區內治安肅正的主要物件,自然是勢力。

223頁,1940年肅正工作的根本方針為此,方面軍的討伐重點,必須全面指向共軍。

從1940年起,日軍年年反復強調剿共第一,剿共是重點。

華北治安戰中有記錄的對共軍的大規模作戰,僅1940年到1943年就至少有27次。具體列表附文後。可以看到期間日軍動用過步兵騎兵炮兵裝甲兵乃至航空兵

好吧,其實日軍這僅僅是因為吃的太飽了所以讓麾下的士兵們出去遛彎而已。

目光迴轉到這時候的閩江,既然已經有了命令葉西萍等人便了部隊準備前往興星村等地解救與日軍奮戰中的五十二師。

而作為國防軍派駐到閩江的霍慶雲等人,自然是隨軍出發。不過他們的任務不是直接參與戰場,而是準備配合赤色的地方民兵等組織騷擾日軍的後防線。

日軍的騎兵部隊現在已經佔領了福州,那麼接下來他們要做的無疑是直接將五十二師包圍殲滅

霍慶雲他們要做的,就是延緩他們的包圍圈給葉西萍等人突入戰場並將五十二師救出來的時間。

盧興榮並不知道,現在自己曾經的死敵竟然會組織了部隊前來救援。現在陣地上的五十二師部隊僅僅剩下了不到一千人。

日軍的炮火極為猛烈,無數次的輪番進攻已經讓日軍大致摸透了盧興榮的五十二師所構築的防線。他們不再是直接突襲進攻,而是一步步的佔領各個要點然後佈置輕重機槍做火力覆蓋。

步兵做精準射擊,力求大量的殺傷盧興榮的守軍不得不說,這種方式極為有效

不露頭,那麼日軍就會不斷的將輕重機槍往前推進佈置新的防線。從而壓縮五十二師的活動空間,但如果露頭那麼直接便成了日軍的靶子

日軍也學狡猾了,他們一旦遭遇了五十二師的衝鋒就立即撤下來然後輕重火力掩護,擲彈筒不斷的轟擊後方,試圖截斷五十二師的衝鋒隊伍。

被迫之下,隊伍只能是退回來。雖然日軍的進展並不大,可盧興榮知道自己的五十二師面臨覆滅僅僅是時間問題。

現在,自己是想撤也撤不下去了。福州失,自己一旦選擇撤軍那麼日軍毫無疑問的會選擇追著五十二師的尾巴追殺

到時候會更加的被動,甚至連反抗都難仗打到了這個份上,盧興榮只能是硬著頭皮打下去

興星村的任德海也不好受,日軍的進攻十分的凌厲甚至飛機都出現了,不斷的轟炸著陣地。好在接手的時候任德海沒少加固陣地上的防炮洞,因此基本防禦住了日軍的進攻。

而且他將幾個陣地的凸點全部用交通壕連線了起來,導致日軍不能夠輕易的突入陣地。這種戰法讓日軍頗為頭疼。

即便如此,任德海的損失也只比他的師長盧興榮少一些。現在他手下還能夠作戰的帶上輕傷員也不過是一千四百餘人。這還包括了原本在陣地上作戰的五十二師將士

撤還是不撤任德海抽著煙陷入了沉思,如果撤自己肯定能夠撤出去。但失去了興星村的陣地,日軍突擊上來後毫無疑問的會直接從側面進攻盧興榮的本部

那麼,盧興榮無疑會直接覆滅。這卻是任德海不願意看到的。

團長,師長的副官來了便在任德海猶豫的時候,他的副官走進了指揮部對著任德海便沉聲道:他帶來了師長的命令

任德海一愣,隨即大聲道:快請他進來副官應了一聲,隨後便將盧興榮的副官盧文山給請了進來。

盧文山進來後,看著任德海便行了個軍禮沉聲道:司令讓我問你:為何還不撤

我任德海剛想說什麼,但立馬被盧文山打斷了

你還不撤難道要我五十二師的閩江子弟全都葬送在這裡嗎盧文山的話,讓任德海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