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遠東之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章 風雲漸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七十章 風雲漸起

1937年5月30日,屠千軍秘密的來到了奉天市郊的一處軍營。隨後軍營中傳來了緊急和誓死奮戰的怒吼聲。

6月5日,這個軍營的部隊悄然的離開了此處。沒有人注意到,這裡已經換上了另外一支部隊。

而東三省各個兵工廠也加大了生產的力度,尤其是火炮歷次戰事中國防軍沒少繳獲日軍的火炮,包括了明治三十八年式105mm野炮九一式105mm野炮大正十四年式105mm野戰加農炮等等

這些武器被送回兵工廠之後自然是要拆卸研究的,同時不斷的引進技術改造。現在的東三省已經能夠自產包括105mm120mm150mm等口徑的火炮

這次那些75mm的火炮願意出售給蘇聯,主要的原因也是在於國防軍正在準備換裝。根據賈小侯等人的研究對比之後,國防軍主力火炮的口徑已經確定在了105mm。

而同時,經過一系列的改良成本壓縮和技術改進,這款火炮已經超出了日軍原有的那些技術參數。而最終形成的,便是遼24年式105mm榴彈炮

比如射程,東三省所研製的遼24年式105mm榴彈炮比之日軍的十公里射程多出了近三公里達到了十三公裡。而重量,則是比之輕了數百公斤僅僅是一點五三噸。

可以說,這已經和原本日軍所裝備的火炮完全的不同

這些技術,是建立在了國防軍所引進的德國美國技術人員的協助和大量東三省本土研發人員的努力下完成的。

現在東三省的四個火炮廠每月可產200門遼24年式105mm榴彈炮120餘門150mm迫擊炮同時,加緊生產的話還能產近百門100mm口徑以上的火炮。

而現在,駐守朝鮮的第四軍團已經全線換裝完畢。同時加強的,還有107虎咆作為機動火力。單兵火力主要是配備火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東三省兵工廠的總廠裡,屠千軍翻看著廠長提供的產量資料。同時聽取了他做的產量計劃生產量的彙報。

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日本人也不會給我們很多的時間屠千軍緩緩的將報表闔上,對著在場的賈小侯等人沉聲道:換裝必須儘快完成同時。督促虎式步槍的生產小型化既然已經完成了那麼我們便需要加緊換裝還有子彈的儲備還是不夠,月產量要繼續提高

賈小侯點了點頭,接著屠千軍的話頭便道:產量不是提不上來,主要是材料的問題。你要是能給我們解決原材料的問題。產量我們至少能翻一半如果增加廠房和裝置,翻一番都不是問題

屠千軍點了點頭,沉默了一會兒對著賈小侯便道:原材料的問題,我來想辦法你們要做的就是儘量的加快生產,前線的戰士們可都等著你們的武器殺敵啊

眾人點了點頭,他們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不輕加上雲南和陝西的新建軍團,國防軍的部隊已經高達兩百多萬這麼多人。要全武裝上那得多少武器

在東三省,現在不過是四間火炮工廠十二間槍支工廠。要完成如此大量的換裝,這其中的各種牽扯不可謂不多

屠千軍在準備著,而他的對手日本也沒有清閒下來。自從嘗到了國防軍的火力優勢後,日本陸軍便根據海軍艦炮開始研發自己的新型火炮

九零式240mm重加農炮加式120mm重加農炮九零式240mm列車加農炮九六式150mm重加農炮九六式240mm重榴彈炮等等一大批的重炮武器開始列裝部隊

同時,新設計實踐完成的九七式改坦克也被量產化,這是日軍在根據九七式中型戰車開發出來的新型坦克。至少對於日軍來說是這樣的。

這款坦克首先把裝甲加強了,由原來的正面裝甲25mm加強到了50mm。同時。側面加強至30mm。火炮繼續採用的是57mm九七式炮。

而坦克的馬力也由原來的170匹提高到了240匹而這種坦克,在三菱重工和相模兵工廠日以繼夜的生產下已經裝備了超過四百輛加上之前的九七式,日軍總共裝備了千餘輛的坦克

於是。整個日軍對此信心滿滿新晉的坦克兵們摩拳擦掌,準備著在戰場上滅殺國防軍的那些所謂不可戰勝的坦克以洗刷恥辱日軍在改裝他們的坦克,國防軍也在改裝。原本駐紮在哈爾濱的坦克部隊發現了一個問題,一旦到了冬天那麼坦克的啟動就會變得非常的困難。

而且鋼鐵在極寒之下變得極為脆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屠千軍讓賈小侯等人開發了被稱之為暖流的發動機加熱器。

這種加熱器與發動機冷卻系統集成一體或自然成一體,將熱量透過冷卻液輸送到到熱量裝換部件,透過車輛現有風道均勻的吹到車室內。

採用揮發技術,由陶瓷點火塞將燃油加熱蒸發成氣態,快速點火,燃燒充分。

這種加熱器安全可靠。又可以廣泛的應用在民用的基礎上因此受到了所有人的歡迎屠千軍在美國註冊的專利之後,便將這個技術民用化。

東三省的冬天也極為寒冷,很多民用的車輛也因此受到了影響。這款加熱器倒是賣的不錯,讓國防軍的研發所因此而賺了一筆小錢。而其次,屠千軍引進了厄利孔機炮

大概沒有一種機炮能比的上瑞士厄利孔20毫米機炮在二戰中的地位

這家瑞士公司設計的20毫米機關炮及其眾多的各國衍生品在30年代中後期紛紛被法德英美,及日本等主要參戰國採用。構成了開戰初期直到中期的各國空軍主要機炮力量

總計約30餘個國家在戰時採用了厄利孔公司的產品,從北非的炎熱沙漠到廣袤的太平洋,處處可見瑞士人的精心傑作。

厄利孔20毫米機炮的起源要追溯到一戰末期德國空軍採用的貝克機炮,作為機載火炮和防空炮使用。大戰結束後,西馬格公司購買了這一設計,並作出進一步改進,製造出了l型機炮,發射20x99rb炮彈,重約43公斤,射速350發秒。

厄利孔公司隨後吞併了西馬格,在這個基礎上開發了更重型的s型機炮,發射20x110rb炮彈,重62公斤,射速280發分。

這種機炮如此之好,屠千軍自然是要引進的。而現在新式的虎鯊i戰鬥機上裝備的就是根據這種機炮所改裝的犼式20mm110機炮

改裝之後,裝彈量達到了600發而射速則是提高到了520發分同時重量下調到了重25公斤足以裝備在虎鯊i戰鬥機上

然後,屠千軍轉手便將這些申請了專利直把厄利孔氣的咬牙切齒,但確實屠千軍買下了生產專利同時還購買了生產線。在此基礎上改裝被直接申請專利在這個時代是合法的。

屠千軍申請了專利,便意味著厄利孔不能再生產效能類似的產品。但屠千軍也不是做絕的人,拉上厄利孔的人嘀嘀咕咕了一陣之後瑞士人便笑嘻嘻的向著總部做了彙報。

說是授權給了厄利孔犼式的生產權,事實上拿到這個生產權的還有德國的克虜伯。這是屠千軍換取那些國寶歸來的條件之一。

至於美國,則是授權給了柯爾特。至於美國國會那邊,柯爾特他們自己會搞定屠千軍完全不管。而對於厄利孔克虜伯及柯爾特三家的唯一條件就是,不能出售給日本。

這讓日本人恨的咬牙切齒卻無可奈何。日本陸軍在搞自己的戰鬥機,而海軍新研製的戰鬥機也已經成功試飛,在裝備了7.7mm口徑的機槍後準備在1938年量產並裝備部隊。

而這款飛機,則是被海軍命名為零式艦載戰鬥機,編號a6m作為九六式艦載戰鬥機的後繼機

當然,按照了日軍的慣例海軍對陸軍馬糞們隱瞞了自己的這種戰鬥機。而陸軍則是傻乎乎的繼續生產他們認為已經很是先進的九七式改型輕爆機。這款戰機加裝了兩門7.7mm機槍。當然,這也是陸軍對海軍隱瞞了情況。

而同時,中島會社也為陸軍研發出了和海軍類似的戰鬥機並試飛成功。這款戰機被命名為中島ki431隼式戰鬥機。但陸軍的大將們覺著九七式已經足夠先進了。是以沒有裝備這款戰鬥機。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沒什麼錢了其實海軍也沒有什麼錢了,是以兩軍都在迫切的期待著戰爭

一切,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中島ki431隼式戰鬥機,則是被安排到了1938年後才會執行生產。

整個軍部信心滿滿,十數萬的部隊超過一千三百架新型的九七改戰鬥機被佈置到了朝鮮為的就是掙回曾經丟掉的臉

天津的日本駐軍,悄然的提高到了四千餘人青島,日軍的人數在無聲無息中也漲到了五千餘人上海,日軍的駐軍竟然高達六千餘人

福建和各省之間的邊境,日軍也駐防人數也在不斷的增加戰爭,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