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兩世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二章 姐弟選嫂 試探菁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二章 姐弟選嫂 試探菁菁

聽楊毅說了當日之事,姝眉有些糊塗了。

在她看來大哥大嫂倆人是有感情的,也沒什麼婆媳不和,妻妾之爭那些不可調和的大矛盾,不過是雞毛蒜皮的瑣事積累,或者誤會。根本沒到鬧和離的地步。

況且這個時代和離還是非常罕見的,對女子而言和離比被休好聽一點而已,結果差不多。

對男子來說呢,多是男人休妻,被和離是很丟面子的事。姝眉知道兩人都是心高氣傲之人,可也絕不會如此草率的。

姝眉不知,周霖夫妻婚姻的慘淡收場,雖然期間有很多的陰差陽錯,歸根結底造成這樣的結局,還真是兩人因心高氣傲較量的代價。

那日在碼頭,張清敏其實就想和周霖說一句話:“我已經帶好了自己的行囊跟你走。”

她很自信,周霖一定能和她和好如初。畢竟在她和周霖之間,一直是周霖付出的更多些。

有心理優勢的人常常以為,一切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其實最不能掌控的就是人的情感。

周霖得知張清敏在碼頭等他確實很激動,可當他看到那人如白雲般高高在上的樣子,忽然覺得特別累。

尤其橫亙在他夫妻之間的還有祖母的去世。如鯁在喉的他唯有沉默。

周霖的沉默裡面有著淡淡的疏離,張清敏何等敏感那會感覺不出,因此本來想好的那句話一直說不出口。

兩人沉默良久,還是周霖先開口:“多謝你來送行,日後請多保重,如沒有其他事我就先告辭了。”

客氣疏離的言語讓張清敏越發說不出那句想了好久的話。

反而脫口而出:“你怎麼不說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了!?”

周霖沉色凝目:“你真的這麼想聽那句話?”

張清敏倔強的抿著嘴,始終沒說出那個不。

兩人沉默著對峙良久,周霖突然像耗盡了所有氣力,啞聲:“如你所願:從此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說完轉身就走。

兩人都沒看到彼此的眼淚。

姝眉的困惑很快就有人給了解釋。

周霽出了祖母的孝期,正好趕上秀才試,頭次試水竟然順利透過。

可見有了奮鬥目標,人就會激發無數潛能。

霽哥兒鬥志昂揚,立即決定參加三年後的鄉試。

現在返回京師,繼續和恩師宋大儒學習,依然住在姐姐家。

姐弟聊家常時,姝眉說起大哥的事,心疼大哥也替他難過,還說出了自己的不解,大哥那麼穩重謙和的人,怎麼輕易就和離了?

霽哥兒有事從不瞞姐姐,馬上說了他從周小四嘴裡套來的秘密:祖母的突然離世和大嫂有些許聯絡。

等姝眉聽完事情的前因後果,心裡更是難過。

一是因為祖母,更是為了大哥,責任感那麼強的他,肯定因此揹負不小的心理包袱。

和大嫂之間恐再無回緩可能,要知道在這個孝字大如天的時代,這事可算大不孝。

大哥獨自默默承受這麼多。心裡該是怎樣的煎熬,怪不得給祖母治喪期間,大哥憔悴的那麼厲害。

見姐姐長吁短嘆,紅眼落淚的,霽哥兒很心疼,一個勁兒勸慰姐姐,還說大哥那麼優秀不愁找不到好大嫂的。

姝眉還像對他小時候那樣,用食指輕點了一下弟弟的額頭,說:“你個小人兒,那裡懂婚姻易得,知音難求。大哥向來情感內斂,苦累都是一個人抗,和前大嫂也曾經算得上琴瑟和鳴。要是以後那個只能做到相敬如賓,大哥豈不是身心俱疲,一輩子辛苦?”

霽哥特別愛聽姐姐說話,總是讓他覺得好有道理。

原他也是特別擔心大哥孤單沒人照顧的,可恩師說大丈夫何患無妻,讓他覺得放鬆不少。

現在聽姐姐這麼一說,又覺得姐姐說的更對。

畢竟自家裡多是恩愛夫妻,深知夫妻和美的重要。

周霽的大眼睛嘰裡咕嚕轉了又轉,突然一拍腦門:“就讓林姐姐做咱們大嫂好了!她和大哥肯定合拍!”

姝眉心裡一驚:莫非弟弟聽到了什麼風聲?別人不知道,她可是知道的很清楚,大哥和大嫂之間誤會的產生原因,其中就有受牽連的林箐箐。幾個知情者全都是守口如瓶的人,怎麼會走漏了風聲?

姝眉忙試探周霽:“淨胡說!婚姻乃父母之命,你莫非聽到什麼閒話?”

周霽不以為然:“現在我和林茂林兄弟師承一門,他又成了我的師弟。見到林姐姐的機會多些,她溫柔賢惠,有才有貌,又因替父母申冤忍受酷刑,孝義堅貞,男兒都得佩服。和大哥簡直是天生一對!”

做了秀才的人,口才果然也是了得。

姝眉硬是被他說的有些心動:林姐姐和大哥還真是挺配的。如果說張清敏是高潔的雲,那林箐箐便如涓涓的水。雲成雨落入大哥懷裡不輕易,水卻能時時滋潤大哥的心。

真要是成了,那她兩個最好的閨密都成自己嫂子了。還真是美哉!

姝眉被弟弟帶的想了會美事兒,很快就清醒過來。

不說別的,就說大哥周霖自己,他對原大嫂肯定有感情,和離有許多無奈。

大哥是非常長情的,也許表面風輕雲淡,心裡卻可能存一輩子。這樣對林箐箐不公平。

再說林箐箐心思細膩,沒準很快就發現,不可能不介意,萬一捅破,夫妻之間都會煎熬。豈不是又成一對怨偶?

想到這兒,姝眉搖頭:“不妥!不妥!”

周霽不解:“哪裡不妥了?”

姝眉解釋:“大哥心裡有大嫂,幾年內恐無心續娶,即使娶了也會心有記掛。林姐姐已經因為守孝蹉跎這麼久了,不能再耽擱下去了。”

少年周霽有點老成的皺皺眉:“前人有詩云: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大哥是個很理智的人,不會那麼當斷不斷的!”

姝眉嘆息未語,再理智的人也不敢面對最心底的情感,唯有交給時間,才知道心底是留下灰燼,還是暗暗的開出了花。

帖子發出,姝眉連帶著也請了周霽的鐵哥們林茂小盆友。

果然姐弟二人如約而至。一別經年,兩人都很激動,互相拉著手含淚問候打量。

姝眉比做姑娘時,略豐潤了點兒,因此容顏更盛,正如花般綻放,動人心弦。可見婚後生活定是和美如意。

林箐箐卻比以前更清瘦了點,略帶霧朦朦輕愁的眼神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清澈的從容,氣質裡似乎矛盾的同時存在堅定和超逸。

整個人不似下凡的仙女,卻像超凡脫俗的欲飛仙。

看到這樣的林箐箐,姝眉心裡不由一動:還別說,現在的林箐箐還真的是大哥的菜。

據姝眉的觀察,大哥周霖應該是喜歡高嶺之花型的,有些求同類的意思。否則當初也不會對張清敏一見鍾情。

原來的林箐箐更像園中嬌花,讓他有呵護妹妹的衝動,卻無仰慕之意。

現在的林箐箐既超凡脫俗,又不高高在上,真要是成了她大嫂,那可真是大哥的福氣。

林箐箐被姝眉盯得有點不好意思,卻不像從前那樣羞不可仰,

她微紅著臉:“就算多年不見,也該不會是不認識我了,這麼盯也不怕眼睛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呦!林妹妹會主動打趣人了?真是士三日不見,當刮目相看哦。

姝眉哈哈大笑,一把抱住她,在她耳邊說:“你這樣子,真好!”

一直微笑著的林箐箐忽然落淚,她緊緊回抱了下姝眉,哽咽著:

“在我心裡你更好!我有那麼多謝謝不知怎麼對你說。”

姝眉輕輕推開她一些,嗔道:“誰要你謝?謝什麼?”

林箐箐用帕子拭拭淚,抬起臉重又露出笑意:“是!不謝了!都放心裡了!”

姝眉轉轉眼珠子,賊賊的:“都說大恩不言謝,以身相許之。我雖然不是男兒,可是我孃家有男兒啊!嫁我兄長也是可以的!”

林箐箐這回可沒能保持從容了,臉色變得很難堪。

姝眉心中暗叫:糟了!林姐姐還不知道大哥已經和離的事兒,怕想到原大嫂說過的納妾那話。

趕緊小抽了自己一個嘴巴,姝眉拉過林箐箐的手:“請姐姐罰我口無遮攔,在之前容我解釋一下,我大哥和大嫂已經和離,我才貿然開了玩笑。卻無輕賤姐姐之意。但想我大哥已是有過婚史,哪裡配得上姐姐,所以就算我無輕賤姐姐之意,也不該如此冒犯姐姐,還請姐姐責罰!”

說完她深深一禮。

林箐箐的表情隨著姝眉的話變了數變,等看到姝眉認真行禮,趕緊拉起她,急道:

“你我何等情誼,怎會怨你?剛說不許我較真,偏你又認真起來。只是……”

說到這林箐箐不自然起來,有點訥訥的問:“只是周大哥是何等出類拔萃之人,怎麼會……還有即使周大哥有過婚史,你也不該低瞧了他。”

姝眉猛地低下頭,做認罪態度。

其實是咬住嘴唇強忍笑,怕被林箐箐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剛看林妹妹還超凡脫俗,一說到她大哥就這麼接地氣,還沒成“大嫂”就護著大哥了。

看來大哥要是娶不到這個大嫂,那會是他一輩子最大的損失和遺憾。

等姝眉好不容易控制好自己的表情,才敢抬起頭。

林箐箐看到姝眉臉上的紅暈,以為剛才被她說的臊了,還有點過意不去。

其實是姝眉憋笑憋紅的好不好。

姝眉暗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林妹妹還是那麼純潔。這麼單純的人,不知道大哥會不會有福擁有,並珍惜。

二人又開始聊起別後各自的生活,明顯林箐箐有點心不在焉。

等看到剛睡醒的六六,被抱過來找孃親,她才迸發出極大的熱情,六六和她也挺投緣。

兩人說著各自以為都懂的話,你來我往說得熱鬧,笑得開心。

隨著周霽進來的林茂已經是個15歲的少年,小小年紀氣質儒雅,雋永從容。

據周霽說書念的比他好得多,估計將來要和周霖走一樣的路。不像他參加科考是為了獲得出海的許可。

林茂看到姐姐近年幾乎沒見過的開心樣子,臉上抑制不住的激動。

姐姐為了他和老父受了那麼多苦。他每時每刻都想讓她像以前那樣無憂,可是……

現在她能這樣開心,定是周姐姐的功勞。

小少年林茂恭恭敬敬給姝眉深深一揖,用唇語:謝謝姐姐!

姝眉也用唇語:外道弟弟!

今天大朝會,沉寂了近三年的周家再次名聲鵲起。

首先令人驚慕的是三爺周紀秋,剛一出孝期就被皇上親提為工部正五品郎中。

要說三爺周紀秋怎麼會得了如此大的聖恩,還得從去年鳳陽府大旱說起。

去年鳳陽的旱災十分嚴重,大旱勢必引起饑荒,處理不好甚至會發生民亂。

正當弘治帝加大人力物力抗旱救災時,在家守母孝的周紀秋委託其女婿楊毅上書,摺子上雲:由其長子周霖從海外引進的一些作物,如:甘薯、馬鈴薯等。

透過周紀秋兩年的研究種植,已經可以大量推廣,這些作物極耐乾旱,對土質要求不高,產量卻很高,生長期短,特別適合災後補種。

他願獻上自家所存這些作物種子支援災區,並提供技術指導。

對此弘治帝甚是欣慰,只是對這些外來的東西還是有點懷疑,不知是否適合在本土生長。

周紀秋不僅把自家的物產無償捐獻,還購買所有跟隨他種植的鄉裡鄉親家的存量,由其幼子周霽帶懂種植的家人一併送往災區。

結果種植非常成功,讓災民們順利度過災荒,極少有餓死和逃荒的現象。災區境遇竟不比非災年差太多。

替父救災的周霽從一開始就聽從姐姐姝眉的勸告,打著皇恩浩蕩的旗號。

還在救災過程中宣傳皇上聖明開了海運,才有了這些外來作物。

又是在皇上大力支持下試種和推廣。

現在皇上不僅開倉放糧授之與魚,還授之以漁為災民來年考慮,真乃曠世明君云云。

經此宣傳,災民們無不對皇帝感恩戴德,還有文人雅士寫了不少為弘治帝歌功頌德的詩詞。

災年沒發生饑荒和民亂,還給自己贏得了一大票民心。

弘治帝真是龍心大悅啊!

尤其對周家的知情識趣灰常灰常滿意。

對以前周家得罪他皇弟的芥蒂早就煙消雲散。

連帶對那個曾被他視為“小毒婦”的姝眉印象都有很大改觀。

弘治帝可清楚的很,周紀秋確實研種了不少外來作物,但是像西紅柿、長壽果這些卻不是他研種的,這些作物這次雖不能用於救災,卻成了皇家的特供。

尤其那個長壽果,以後一旦廣泛種植,是極好的產油作物。糧油問題一下子都解決了。

而這些則是來自於那個“小毒婦”的陪嫁莊子,她居然不攬功,都把這些功勞歸到她爹名下。

倒也算個明理賢良的。只是苦了他那個痴心弟弟,唉!有緣無份啊!

所以周紀秋一出孝,弘治帝便親批給他加官進位,還賞賜大量的財物以示嘉獎。

甚至還想賜親去救災的周紀秋幼子一個功名。

可惜那小子果然是有周家人的一根筋,居然請其父代為婉拒了,說是代父行事不敢居功。

哼!當朕不知道,他是認為走科舉是憑真才實學,比御賜的更硬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