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黑科技直播間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六十四章 當人類不再仰望星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六十四章 當人類不再仰望星空

實驗樓頂樓。

“張先生,很高興能夠來到您的實驗室。”

“張先生,您的實驗室就像是和您一樣充滿神秘,今天能夠來到這裡,簡直是我們的榮幸。”

張翟微笑著與兩位記者分別握手:“謝謝,兩位請坐。”

兩個攝像機,兩位記者,都來自央視,分屬於兩個欄目。

這兩位記者的面孔都很眼熟,似乎都是資深記者,從這些細節上,都能夠看出央視對張翟的重視。

兩位記者聞聲坐下,只是他們的姿勢過於規範,拘謹地就像是面對老師的小學生。

雙腿緊閉,挺胸抬頭,臀部僅僅沾了半邊椅子,就差說話的時候喊一聲報告。

張翟隨意地靠在椅子上,看著這兩位資深記者緊張地連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忍不住笑著搖了搖頭:“兩位記者朋友,不用這麼緊張,被採訪的是我,如果緊張也應該是我緊張才對。”

“面對赫赫有名的翟神,我們哪能不緊張啊。”新聞日播的記者壓制住緊張情緒,笑著開了個玩笑。

“我又不是什麼怪獸,不吃人,也就是個普通人,頂多聰明了點,努力了點,運氣好了點,長得帥了那麼點。”張翟語氣平靜地淡淡說道。

“噗嗤!”兩位記者忍不住啞然失笑,

“張先生您還真是風趣!”焦點訪談的記者笑著說道。

“我是認真的。”張翟一本正經地說道。

張翟的話讓兩位記者又忍不住笑了笑,氣氛一下子輕鬆了許多,兩位記者也不再那麼緊張。

“張先生,接下來在採訪過程中,我們會問道一些問題,如果您覺得有什麼不能夠回答的或者不合適回答的,都可以拒絕回答,我們會將這段剪掉。”新聞日播的記者說道。

“可以,問吧。”張翟點了點頭。

兩位記者聽到張翟肯定的回答,轉過身去分別給自己身後的攝影師示意可以開始拍攝。

……

“張先生您好,我是焦點訪談的記者於洋,很高興這次能夠採訪張先生您。”

“張先生您好,我是央視新聞日播的記者楊戰,……”

……

“張先生,我是您資深粉絲,鐵桿支持者,您所研製的每一款產品我都有購買。”焦點訪談記者於洋有些興奮地說道。

“那這麼聽起來,你還是挺有錢的。”張翟笑著說道,

記者於洋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當看到張翟那滿面笑容的神情,才恍然大悟,也笑了起來,說道:“張先生,我再有錢也沒有您有錢啊。

其實我作為張先生您一直以來的粉絲,其實我一直很好奇一個問題:雖然沒有具體資料統計,但張先生您還是被公認為華國首富,甚至是世界首富,您感覺壓力大嗎?”

“壓力?壓力是很大,最大的壓力就是不知道這麼多錢,怎麼才花得完。”張翟笑著說道,

“當然,這是玩笑,實際上我絕對不是世界首富,真說起來,我絕對是世界上最窮的人。”

張翟表情很認真,不過兩位記者卻忍不住笑了。

“張先生,您可真風趣。”新聞日播記者楊戰只當張翟說得是玩笑話。

張翟看著兩人,嚴肅地搖了搖頭:“你們肯定想,我從蜃靈科技開始到羲和科技,從全息裝置到大白機器人再到反重力汽車再到現在的虛擬世界,賺了起碼有數萬億人民幣。對,沒錯,但你們有沒有考慮過我花了多少錢。

翟城計劃,包過翟城前期建設部分,外圍防護林部分,冰川引水人工河計劃,智慧城市計劃,翟城大學計劃……光一個完整的翟城計劃,花費的資金都是以萬億人民幣計。

然後是太空計劃,從太空計劃第一步登月計劃,建立月球基地開始,所需要耗費的資金就要以萬億人民幣計算。

還有……

所以從長遠來看,除開固定資產,我所謂的財富就是個負數,這個負數可能也要以萬億人民幣計算,名副其實的‘世界首負’,欠這麼多錢,是挺有壓力的。”

說道最後,張翟自嘲式的笑了笑。

兩位記者聽完張翟的話,卻沉默了。

張翟的話不重,聲音也不大,但是卻震耳發聵,讓他們的內心深受震撼,以至於自我慚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普通人得到這麼多錢會做什麼,早就躺在功勞簿上,沾沾自喜。

兩位記者自問自己不能夠像張翟這樣,能夠控制自己虛榮的慾望,甘願為了理想,放棄自我享受。

他們似乎再次看到了,張翟在北大校慶上的振臂高呼:人類必須走出地球,走出搖籃!

他們似乎也看到了,張翟在實驗室裡,不辭辛勞,不厭枯燥,孜孜不倦地做著實驗,為整個人類文明,不斷披荊斬棘,指明前方的道路。

此時,兩位記者加兩個攝像師,看向張翟的目光都肅然起敬。

特別是提問於洋更是感覺有些無地自容,向張翟詢問首富的問題,簡直就是對張翟崇高人格的侮辱。

“張先生,您雖然可能是世界首負,但是您精神上是真得世界首富。”新聞日播記者楊戰敬佩地說道。

“別這麼說,我是很自私的,一切不過都是為了我自己的理想。”張翟笑了笑說道。

長遠來看,他是首負,但就現在而言,羲和科技賬上的錢還是有不少的。

……

“您的理想,就是全人類的理想。”焦點訪談的於洋也說道。

張翟笑了笑,沒接話。

“張翟先生,網路上有許多謠傳,說張先生您小時候家裡比較困難,甚至是無法供您讀書,以至於您必須勤工儉學……”

“我不得不說,這種故事很勵志,聽起來很舒服,但是卻忽略了基本事實,枉顧了事情真相。

這種故事就像是愛因斯坦小時候很笨,數學只能夠考一分,但後來仍然透過努力,成為了偉大的物理學家。”

兩位記者會心一笑,他們當然這個勵志故事背後的玄機。

張翟也笑了笑,繼續說道。

“但是後來,我們知道,愛因斯坦的小學是在德國讀的,1分就是最好的成績。

諸如此類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拿破崙很矮,但其實拿破崙有1.69米,根本沒那麼矮,比如愛迪生發明燈泡,實驗了1600多種材料,都失敗了,最後嘗試了6000多種材料,做了7000多種實驗才成功,但……這才材料實驗中是一種很正常的操作。

人們總是喜歡找到天才們一些和平常人一樣甚至還不如平常人的一面,因為這會讓他們感覺到共鳴,認為自己和天才其實沒什麼區別。

甚至在找不到這些面的時候,直接編造這種故事,來滿足自己心理,來感動自己。

其實這種行為是典型的自卑心理,同時也是枉顧基本事實,這種枉顧基本事實的人,是做不了科學家的。

我們更應該做得事,是尊重事實,而不是製造一個勵志的故事來尊重先驅們。

尊重事實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尊重。

比如愛因斯坦他的確是個天才,但是他的天才,並不會掩蓋他的努力。”

“啪啪啪!”

兩位記者鼓起了掌,掌聲在實驗室裡迴響。

“張先生,您說得真好!”焦點訪談的記者豎起大拇指說道。

張翟笑了笑,沒說話。

接著,兩位記者你來我往,又問了不少問題,採訪的氣氛也逐漸變得輕鬆許多。

直到最後,焦點訪談的記者提了最後一個問題。

“張先生,您一直在宣揚人類要離開地球,才會有希望,能說個原因嗎?”

張翟聞言,笑了笑,淡淡說道:

“當人類不再仰望星空,文明就會像荷塘中的螢火蟲,一閃一閃最終熄滅在暗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