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金融帝國之宋歸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71章 滅敵(五十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71章 滅敵(五十一)

這時的張力已經年近七十,本來已經卸官在家,是朝廷在慶人的進攻下,緊急招用他,授以檢校少保、靜難軍節度使、京畿江北制置使等官職,令他火速前來勤王的。張力臨危受命,一邊趕緊令他還在統兵的弟弟張武馬上帶兵趕來,一邊自己帶了不多的兵馬匆匆動身。路過時任火安軍承宣使的李曉明的防地,就帶上李曉明及其七千兵馬,火速趕往京師。於1116年元月15日進京。

皇帝張煥聽說張力和李曉明趕到,大喜過望,立即招見,並請教軍事見解。張力說:慶軍孤軍深入,犯了兵家大忌。我們只要堅守營壘和京城,遏制慶軍攻勢。少則半月,多不過一月,勤王之師大集,特別是西北和張武率領的精銳之也將趕到。而那時慶國人糧草肯定將盡。若慶人退兵,我軍可尾襲;慶人若不退,我軍數倍於敵,也可一鼓而殲之了。

首先心理不平衡的是李剛。李剛先前已經被任命為前敵司令了,而且為安排部署各地前來的軍隊,已經做了不少的工作。並且按他的意思緊急招來了老將張力。李剛的本意,自己畢竟不大懂軍事,張力可作為自己的高參,為自己出出主意。

誰知李剛自己幾天功夫從一個從四品的太常寺少卿躍進到正二品的尚書右丞,已經引得許多人眼睛血紅了,加上他力阻投降派的逃跑,又得罪了不少人。許多人都想看他領兵打仗的笑話,怎肯讓他如願。再說假如這次他領導戰爭打勝了,肯定要當宰相,今後又必然追究企圖逃跑的責任,咱們這些人還不全發配到天涯海角去啊!

如此一來,李剛的前敵總指揮基本成了一個空架子,充其量只能算個城防司令了。李剛心裡當然不平衡。儘管他表面上沒露什麼,也還贊同張力提出的軍事計劃,但看著這路也不大走得動的老將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聲威還在自己之上,內心好不是滋味,同時也有點懷疑這老頭“尚能飯否”?於是他有機會就有意無意地在年輕皇帝張煥面前表示對張力年紀的憂慮,同時竭力推薦年輕的李曉明。

張煥皇帝在李剛的推薦下,單獨招見了李曉明幾次。李曉明就趁這機會,竭力訴說敵人並不可怕,張力年紀老了,計劃太過保守。現在戰士們都急於和敵人打仗,士氣高昂得很,不願意等那麼長時間。氣可鼓而不可洩啊!只要他李曉明帶本部人馬,趁敵人在大軍面前害怕之機,來一次深夜偷襲,定能大敗敵人,早日將他們趕回家去。

年輕的皇帝張煥這時本來已經夠激進了,由於張力不贊成急於求成的行動,對他的幾次催促都沒有響應,他已經有點懷疑這老頭是否浪得虛名在拖延時間了。他只想早日打個勝仗以鼓舞人心,此時加上李曉明的一鼓動,又加上李剛的全力贊同,立刻熱血沸騰,連再等幾天的耐心都沒有了,馬上拍板,要李曉明大膽去幹。並告訴他,只要打了勝仗回來,立刻升他為節度使!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總之,二月二日夜晚,當李曉明指揮自己的部隊,悄悄逼近敵營,突然發起進攻時,就象傳奇中描寫的那樣,他發覺自己攻進的是一座僅有幾個老弱病殘的空營!再攻,還是一座空營!正當他感到不妙時,突然,燈火齊明,敵人從四面包抄上來!

李曉明趕緊帶兵逃跑了。而且慶國的軍隊並沒有追擊。

不過,這下朝廷可就翻天了。

首先是投降派的宰相大臣們紛紛鬧到皇帝張煥面前,說西北來的精銳之師全部被敵人消滅了,這下敵人趁機來攻,咱們連逃跑的時間都沒有了,這就是要打不要和的下場啊。其實啊,這不過損失千餘人的事,竟被他們說成這樣,投降派文臣真正罪孽深重啊。

於是從投降派忽然轉變為激進派的張煥又忽然轉回到投降派,下令:停止一切戰爭準備和戰爭行動,堅決議和。並且在前來責問為什麼要來劫營的慶國人面前說:啊,啊,那全是李剛和李曉明要打,我可不想打啊。現在李曉明已經逃跑了,我把李剛撤職了吧,請你們多多包涵啊。

李曉明就這樣逃跑了。這一逃,使他從一個勇赴國難、奮勇請戰的青年將軍墮落成為客觀上的金秋之恥的罪魁禍首。或許他自己並沒認識到這一點的嚴重性,但一個身膺重任的大將,所謂的男子漢大丈夫,敢於勇挑重擔,就應該敢於承擔一切後果。

跌倒算什麼,爬起來再前進嘛。連後二百年的小子都知道: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爬起來,再前進,一個身經百戰的大將竟連這點痛都承受不了?不得不說這個李曉明就是個懦夫。

關於李曉明的逃跑,當時是一個謎。有記載寫的是李曉明“不克而奔”說“曉明竟以襲敵營不克,懼誅亡去。”李剛的《金秋傳信錄》寫的是:“恐以違節制為李曉明所誅,即遁去。”總之,李曉明是逃跑了。如何逃?逃到何處?生死如何?一直無人知曉。

據說後來的大華朝朝廷還下過幾次文,要尋找、招徠他,不知是因為他年紀還輕,打仗不錯,想讓他回來再打慶國人以立功贖罪呢,還是發的是全國影形圖通緝令,想抓他回來治罪?總之一直沒他的訊息,似乎他已從人間蒸發了。

這就是一個逃跑將軍的故事了。可謂是遺臭萬年了。就算是他再次的露面,也會是要遭到萬人唾罵的了。你說,我怎麼敢逃跑呢?這可就是明晃晃的前車之鑑啊。”

說完。叫做招風耳的將軍就看著那個副將笑了笑,笑的是苦澀的笑。

那副將聽了那個叫做招風耳的將軍這一大段的講述,也覺得這逃跑是一件極其丟人的事情了。但是,對於他來說,這命還是做值錢的了。為了自己的性命,什麼逃跑,萬人唾罵,什麼抓住會被砍頭,他基本上是不在乎的了。

所以,那副將就看著叫做招風耳的將軍笑了笑。那意思就是這不過是個故事而已,就算是真是發生的,那也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