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金融帝國之宋歸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6章 新武器(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76章 新武器(一)

劉永雖然在獅城島做了近兩年的皇帝,但是感覺就像是做島主一樣。的確,並獅城島太小了。小的就像是一座城。

現在,獅城島使命已經完成了,就是劉永的一座行宮了。

為了發展製造業,劉永便下令讓獅城島的工廠辦到大陸來。而那些工人也都很想家,很高興回來。而大多數的難民也有意回到大陸來。但是他們已經在獅城島安家了,在哪裡住的也舒服,不怕去到戰爭。

這樣,也有不少人不想回來。

這個劉永並不強求,在哪裡都是他的子民。

登基大典過後,劉永一隻緊繃的神經算是鬆弛了一些。但是他不敢怠慢,天江以北還有個韃奴在虎視眈眈。而自己的目標就是奪回北方大路。

在邊境,邊防軍隊日夜操練,更是一顆也不敢怠慢。此時華漢和韃奴只隔一條江,戰爭說起就起。

而在劉永特定的幾個兵工廠裡正在加緊的運轉,以製造出更多的槍炮。劉永覺得自己的火槍軍和火炮軍還是太少了。

而且,劉永又讓技術人員研究手榴彈。這將是新的武器,要裝備在所有的軍隊上。這樣,即便是韃奴的騎兵在厲害,也抵不住手榴彈的攻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永給技術人員說明了原理,技術人員無不感嘆皇帝的聰明。他們身為發明家立刻自行感到慚愧。

劉永告訴他們,手榴彈的關鍵就是要控制住的手榴彈內部的導火索引燃雷管兒的時間。太早了危險,太晚了又會讓地讓躲開。這個是要做實驗的。

劉永在宮中的清心殿裡,把兵工廠的技術人員招來。這些人雖然是擔負著軍工的重任,也曾見過皇帝,但是皇宮可就沒來過了。

原來大華的時候,他們都是年輕的小民,沒有進皇宮的可能。別說是他們這樣的人了,就是知府知州,甚至轉運使也有從未進過皇宮的。

能來到皇宮對這些人來說可謂是三生有幸了。他們一個個激動的不行。

劉永把他們招來,並親自給他們畫了手榴彈的大概的原理圖。後世的他對手榴彈也不是很瞭解,只是知道一拉保險,扔出去幾秒鐘就炸掉。但是裡面的構造他卻不知道。

這也是他一直沒開發這項武器的原因。然而他並沒有放棄要造手榴彈的想法,就一直自己思索。這些年來,只要一有時間他就琢磨手榴彈裡面的構造。

他想,這手榴彈其實就是炮仗一樣,點燃引線,然後爆炸。他想直接研究鑄鐵的手雷,這樣士兵攜帶起來也方便。

於是他大概構造了手榴彈裡面的構造。其實,他不知道,他的想法竟然和後世的手雷基本上差不多的。只是他的構造裡少了個引爆裝置,也就是雷管兒。

他的想法是直接用內建的到火速直接引爆裡面的炸藥。

這些技術人員一共只有五個人。這是劉永選拔的誓死效忠於他的。這樣的關鍵技術一定不能流到韃奴手裡,那後果可是不堪設想。

而這五人都是火藥專家和引爆專家。

他們在劉永的清心殿裡研究和劉永研究了大半天才把這構想拿回去試驗。

劉永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間,把這手榴彈研製出來。

五人回去了,便日夜不停的研究,最後,他們還是假裝了一個類似雷管的引爆裝置。因為單單的一條導火索沒辦法引爆手榴彈裡面的所有炸藥。

這樣一來,整個設計算是完成了。他們拿進宮裡給劉永看。劉永對他們是大家讚賞。並讓他們看快付諸試驗。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開始先把導火的時間延長,主要看看手榴彈的威力。

就這樣,十幾天後,第一批二十個手榴彈就做出來了。劉永親自去觀看手榴彈的實驗。

在西面的大蟒山下,第一顆手榴彈成功爆炸,炸倒了一個碗口粗的小樹。

此次實驗獲得了巨大成功。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手榴彈的燃爆時間一點兒一點兒縮肩。最後就控制早了五秒之內。

劉永看完後,很高興,欣慰的點點頭,立刻獎賞這五名火藥專家。

晚上,劉永還特意讓五位專家在皇宮用了飯,把五人給美壞了。

劉永告訴他們,這項技術關係著華漢王朝和漢人的命運,一定要保守。五位專家都信誓旦旦的保證。

第二天,手榴彈就開始量產了。但是因為生產力和工藝,還有保密的問題,生產的效率十分的慢。每天只能生產出五十個。

這讓劉永鄒眉頭了。以這樣的速度,上百萬的大軍何時才能裝備上?而且這東西的消耗品。不是用一次就完事的東西。而且每個士兵身上至少要裝備五顆。

他便不得不想辦法改良生產工藝,那麼效率最高的就是生產線了。劉永便親自去工廠裡考察,發現基本上都是在手工完成手榴彈的製作。

但是想要搞出一條生產線來又是何嘗的困難。最主要的就是動力問題。現在也只能是人工流水線了。

劉永便和幾人商議,看看把製作手榴彈的各個環節分開,每一個環節有專門的工人來操作。

前提是各種材料也要分開處理,然後在組裝起來。

劉永提出建議,幾人包括領頭外的一些技術工人白開始了分段研究。

最後,劉永拍板兒,分設廠房,分別生產不同的零件兒,最後再道一個場子裡組裝。期間要嚴格掌控質量,這畢竟不是鬧完兒的事,一出意外就是要命的。

這個思路非常好,分工明確,大大的提高了生產的效率。

各個分廠很快就建起來了,又專門生產鑄鐵外皮的,有生產火藥和導線的,有生產撞針和保險拉環的。

等到這些零件難道組裝工廠的時候,大約五十人的工廠,每天就能生產出五百顆手榴彈。這個效率就很可以了。劉永也滿意了。

但是為了更多更快的生產手榴彈,就要多建幾座廠子。這些廠子都在天安府附近,在遠離村落的地方修建。

一來,這些兵工廠必須要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好管理也好管控風險。二來,也安全。一旦出事,至少不殃及百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