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1998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二節 中庸之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二節 中庸之道

晚飯結束後,大夥人圍著切了蛋糕,讓楊母許了願,大夥開開心心的吃完蛋糕,家裡二個女人去了房間,六個男人又聚集到客廳,茶水,香菸擺放整齊,儼然是個小型會議模樣。

三個老家夥認識多年,有著說不出的默契,這回他們的重點是張開放,而且經過吃飯前的一輪談話,可以說人人都是各懷心事。楊天海是抱著稽核人才的心態,趙信東則心態發生了變化。他現在身邊也需要張開放這樣的人才。楊匯天和楊匯民更是不言自喻,對張開放的心,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雲天峰則是因為欣賞張開放,想看看張開放到底水有多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開放是搞金融的,加上之前在然華和他現在天靜投資的經過,趙信東當然要擺出一個主考官的姿態,他喝了一口茶,笑著問道:“小張,你也可以說是從金融市場打滾過來的人,而且據瞭解你的實力還....,呵呵,對中國目前的股市,你有什麼看法?”

楊天海,雲天峰和楊匯民兩兄弟都注視著張開放,張開放一看這架勢,推辭肯定不行,自己要是不說反倒顯得不好。

張開放想了想,斟酌了一番詞句道:“中國的股市我個人認為還是健康的,經過五年的漫漫熊市,股市的泡沫幾乎全部被擠乾淨。我這樣說不是說現在的攀升是重新的生成泡沫。股市的健康不在於股市是否存在泡沫,現在的股市市值也就是GDP的三分之一左右。按照發達國家的標準來看,股市最好佔同民總生產值的一半,這樣才能說明市場成熟。而目前國家對於股市的監管手段和方式也日趨理性,如果判斷無誤的話,也許用不了一年的中國股市將真正走出以往意義上的政策市,這已經不僅僅是預期和希望,而是現實的必須。”

張開放的話深深的切入到問題點上,卻又沒有傷害到作為監管部門的趙信東,趙信東噓了一口氣道:“確實如你所說,中國股市正在理性迴歸,而作為監管部門的我們也意識到,既然股市已經趨近於正常,那麼政策市也已經完成它的歷史使命,在不久,它也將退出中國股市的歷史舞臺,將會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出現,不過會像你所說的那樣,減少有形之手的行政干預,增加無形之手的經濟協調,讓市場按自身規律執行。”

楊匯民插嘴問道:“張開放,以你的經驗來看,泡沫再次形成,股市如何健康發展,中國股市在短短的時間內,從九百點攀升到今天,你認為正常嗎?”

張開放笑道:“股市本來就是虛擬經濟,虛擬經濟是預期的經濟,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人們投資於股票與股票市場,看重的不僅僅是股票的現期收益盈利性,而更看重的是股票的預期收益即成長性。實體經濟的特點是買實物,買產品,買成果,虛擬經濟的特點是買機會,買成長,買預期。所以股市就跟啤酒一樣,啤酒的質量取決於其產生的泡沫,股市亦如此,如果沒有泡沫,那麼對於投資者來說就沒有機會,那麼也就沒有了股市的繁榮。”

“但是,虛擬經濟是一種激情大於理智,矯枉必然過正的經濟。一種趨勢一旦形成,就會有自身力量的推動下持續下去。泡沫可以有,但是必須在一個可控制的範圍內,比如說最近一輪攀升到暴跌,就是因為監管部門感覺到的危險,才做出了某些調整。”

張開放沒有明說,但是無疑再次把股市的調整定格為政策市,而不是來自於股市內部自身的技術性調整。

趙信東並沒有否認,五個人看著張開放等待張開放繼續說下去。

張開放繼續道:“至於中國股市從900點攀升到接近3000點,我認為這很正常,回顧全球股市,我們可以看出,新興股市普遍比成熟股市的波動區間要大一些,而在中國,上證指數自推出以來,雖然超過150以上的年漲幅卻從未有過30以上的年跌幅,這不僅可以讓一些新興股市有所羨慕,恐怕連成熟市場也要自嘆弗如。

我們先看看一些發達國家股市:1986年、1988年、1990年,東京日經225指數分別上漲43.86、39.86.....

1993、1997、瑞士蘇黎世市場指數分別上漲:40.37......

...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分別上漲:31.31、30.31....

周邊國家的一些新興股市:1997年,馬來西亞吉隆坡指數上漲-51.98,韓國綜合指數1997年上漲-49.64;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新興股市的波動區間明顯要比成熟市場要大一些。

而從總體上看,中國股市的波幅與周邊國家的一些新興股市更接近,同時,境內股市也保持著中國式漲跌特徵。

對於講求中庸之道的國人來說,以中國式視角看待股市,我認為並無不當。從歷史上看,中國股市已經形成20倍到60倍的中國式加權平均股價市盈率波動區間。這可以看作股市中的庸。我們除了以宏觀經濟資料為準繩,看待股市波動,更可以中庸的視角來衡量股市是否健康,如果它一反常態,我們則應提高警惕。

我認為,股市的新一輪攀升是正常的,暴跌呢,也有它的理由,楊哥擔心的也確實有他的道理,中國股市依然不夠成熟,存在進一步完善的空間。我們要麼承認股指並不存在穩中有升,漲幅有限的規律,要麼承認在中國式加權平均股價市盈率波動區間內,股指的漲跌是穩定的。不過,相對於中國式漲跌規律看,中國股市附上暴漲要比暴跌更有實際意義。”

一連串的精準資料,一番不同視角的評論,讓趙信東徹底的對張開放折服。

-------------------------------------------------------------------

因為本書作者的一個失誤,謝謝“劉劍3522420 ”提出來,今天決定修改有錯章節,暫時兩更!從現在開始,張開放的前世為廣發證券某營業部的業務經理,前世為26歲,張文婧前世也是26歲,正在考取博士學位,孔愛華98年的年齡為53歲!都是因為作者的失誤,請大家體諒一下,以後一定不會出現這樣的時間誤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