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明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161 國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61 國聲

太子殿下凱旋而歸,廣州城上下喜氣洋洋,張燈結綵。不過太子本人對這場勝利的表現還是非常低調,他並沒有接受廣州各界人士提議的慶典,而是默默地將尚可喜、耿繼茂兩人的人頭給送去了紅花崗的紀念碑處。

民間傳聞,太子第二天便起個大早,前往公署辦公去了,彷彿打了勝仗的事情壓根沒有發生過一樣。廣州府這半年來已經越發繁華了,而且當地人已經非常習慣議論一些格外新奇的事情,最近大家都在稱讚太子仙法務農,糧食產量劇增。甚至還逼得政府主動貼了告示,印了報紙,闡述“科學種田”的問題。

識得文字的人已經十分習慣買報紙閱讀一事了,街上現在已經有許多報攤,以及沿街販賣報刊的報童,不同報刊價格不同,最受歡迎的《大明日報》售價兩文錢,家境殷實者基本都負擔得起。

國家大事、市井趣聞、科學新知這些東西都在報紙上能夠看到,國人的求知慾其實自古就強烈,原本其實也有邸報,但邸報都是記載皇上的諭旨一類的東西,太不接地氣了。而以《大明日報》為代表的新報紙,逐漸走入了人們的生活。

當然對於廣大士人階層來說,比起平民化比較重的大明日報,真正引起他們注意的是一冊《國聲》。國聲乃是週刊雜誌,每周五開售。這份刊物之所以影響力巨大,是因為上面寫的都是當今“顯學”。

士子們已經都知道,太子現在有一位老師,名叫馬恩。這位老師身上沒有一官半職,但是對太子影響力巨大,而此人就在廣州一個不起眼的廳館講學。馬恩每個周都會在國聲上面刊載自己的理論,僅僅數個月,馬恩就已經掙下了一個當代大儒的名頭。

他的理論脫胎於古典儒學,甚至還有道家的濫觴,但任何一個穿越者捧著他的書,都能清晰地指出來這分明是唯物主義哲學、辯證法、唯物史觀、科學社會主義!

哪怕白明修在讀每期的國聲時,都忍不住發出感慨:“馬恩真是個神人啊。”

他引經據典,許多東西都是出自於四書五經,可是神奇地是結論居然都引向了新理論。出自《禮記大學》的“格物致知”,被他延伸解讀,繼而推出了物質的第一性和精神第二的唯物論;出自《荀子論禮》的“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被他解讀為要掌握事物的客觀規律辦事,事物都是運動的,要因勢利導;出自《尚書五子之歌》的“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讓他發展成了代表最廣大民眾利益,才能使國家穩固;出自《禮記禮運》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則直接被他順著階級理論擴充套件成了共產主義的大同社會,號稱先賢們當初要建立的理想國,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論這一套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基本上不是任何這一時代的思想家和大儒能夠比得上的。毫無疑問這套理論建立於吸取人類歷史發展的經驗,從而極其深刻地歸納人類社會的執行法則。託庇於儒學之下,其實只是為了讓這個時代的人能夠容易接受。但是這些東西對知識分子造成的衝擊無疑是巨大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同時,世人都是勢利的,當今太子篤信馬恩的這一套,那這就是顯學。誰也能看出來,國子監裡講的東西,都是以馬恩的理論為指導的,這就是“新八股”!於是士子們可以不讀四書五經,但是不買國聲,不學馬哲可是萬萬不可的。

最可怕的是,士子們接受這套理論之後,很多人都有煥然一新、豁然開朗的感覺。披著儒學外衣的“新學”,本就給自己增添了一套法理性。哪怕馬恩的諸多學說都在瘋狂地批判程朱理學,甚至也把陽明心學的部分唯心觀點批判得很徹底,但是士子們仍是承認這是儒學。

畢竟明代中後期批判理學而發展儒學的學問家們比比皆是,王守仁的心學是批判理學,李贄也在批判,當代的三大儒也在批判。從某種角度上,馬恩的一些理論也都援引了三大儒的看法,人們大多將馬恩歸在三大儒同類人裡。

白明修的辦公桌上,就擺著最近出版的新的幾期國聲,最開始國聲週刊基本上就是馬恩自己的舞臺,偶爾白明修也撰文刷一刷知名度什麼的。可是從最近開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界人士開始參與到了其中。

這裡面有一些人是寫學習馬老師的理論之後的有感,不乏很多事拍馬屁之作,有些則是見解深刻,甚至也提出了很多不錯的看法。還有一些人則是駁斥馬老師的種種理論,畢竟陸王學派在明末的影響力仍舊巨大。

白明修扒拉著雜誌,有些嫌棄很多士子寫的文章艱深晦澀,本來沒有太多內容,反而還亂寫一通,胡搞文采,他作為國聲的實際幕後操盤人,不由道:“回頭就應該叫主編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文章撤了,還有,要鼓勵以白話文寫作呢。”

他翻著翻著,翻到了一篇文章,然後眼睛瞪大了起來。

“王夫之?《動而成象則靜論事物的絕對性與相對性》,什麼鬼?”

他的總理大臣唐北廬倒是饒有興趣地說道:“這位王大儒是兩個月前,殿下出師之後從湖南來到的廣東。現在好些大明遺族都在匯聚於廣東,士子南渡似乎蔚然成風。聽說這位王大儒到了廣州後,便在廳館聽了一場馬老師的講學,引以為知己,就是馬老師這人不太喜歡待客。後來王大儒就在廣東住下,潛心就學,最近還喜歡上了在雜誌上發文章,內容往往是以自己的理論跟馬老師的理論互相印證,不過臣大體看了看,似乎王大儒的許多學問,都受了馬老師的影響,被點透了之後,倒是愈發有光彩。”

白明修都沒想到,王夫之居然來到了廣東,甚至還主動投身在了白明修發動的“人心變革”的大潮之中。其實這也符合白明修的預期,他就是靠拔高馬老師的江湖地位,從而讓更多的人去看他的理論、研究他的理論。現在連當世大儒王夫之都親自下場,開始幫馬老師站臺,白明修不由嘴角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