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明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215 策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15 策反

滿清還沒有意識到跟自己作戰的南明,根本就不是那個差點被自己趕盡殺絕的破落王朝了,白明修領導下的南明相較滿清是有著巨大的時代優勢的,這種優勢難以逾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從工業技術到組織能力動員能力,甚至到全軍和全民的心理建設和準備方面,滿清仍舊在用古舊的方式執行著,比如在單位時間內滿清能夠做到1分事情,而同一時間內白明修這邊已經完成了二三百分的事情。

有的時候白明修都感覺自己已經失去了剛剛穿越時的那種緊張感,他現在有種錯覺,可能自己哪天沒憋住放了個屁,滿清就給呲死了。

相對於幹掉野豬皮,白明修現在考慮的更多是如何實現社會轉型,以及如何為大明創造更多的生存空間。而這些考慮也都是建立在推翻滿清統治,光復大明的基礎上的。

只是這個腐朽而又矇昧的滿清,尚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結局早已註定,還在做著各種倨傲而無效的工作。

韶州府是廣東的北大門,這裡是大明復國軍第六師的駐地,1.2萬名陸軍士兵鎮守著現在南明重要的經濟地盤。跟之前李定國主導時代不同,大明復國軍是有著成熟且完善的指揮和管理系統,軍令體系其實很多都照搬了後世的pla,特別是在明清交界的地區,大明復國軍有著穩固的防線,使得這麼久以來,清軍甚至根本找不到任何可趁之機,不管怎麼發起進攻,都會輕鬆被打回去,甚至還多次敗陣失地。

之前穆裡瑪的大軍曾經出衡陽,覬覦粵北,但是並沒有吃到什麼好處,所以只能悻悻北返,加上江南戰役開始,武昌一線危急,清軍不得不主力守在湖北,而湘南地區則僅是少量部隊與明軍對峙。

大明復國軍的第六師論在軍方的重視程度,屬於末流的,既沒有新成立的兩個師那樣抓得緊張,也不像是第一師那樣根正苗紅,獨立旅或第四師那樣跟隨太子南征北戰,也比不上全僱傭兵部隊第十二師、騎二師這樣的王牌。第六師是以廣東清軍投誠部隊為主組成的部隊,雖然軍官基本上都是僱傭兵,師長也是原本第一師的功勳團長侯曉群,但就連復國軍體系內部都將第六師作為乙等部隊。

大明復國軍陸軍的師編制上是一樣的,也部分甲種師乙種師,不過還是分了優劣,鎮守粵北的六師,顯然就沒有太強的存在感。

第六師下屬步兵35團團長是楊寶蔭,當初在潮汕是綁了自己老爹投靠明軍的,也大概因為這投名狀,所以他算是坐上了團長一職,軍銜上校。

復國軍體系裡,能做上准將師長的都是一方豪強了,包括第一師師長靳統武,再就是澳洲背景的軍官如商仲和,最多的就是白明修的那些僱傭兵將領們。還有李來亨、袁宗第這樣原本名聲很大,被安排為第三師和第十一師的師長,不過這兩人指揮權有限,主要還是太子派去的副師長和政委說話比較管用。

基本上投靠過來或者其他反清力量的將領,最高也就是做到團長這個層次,楊寶蔭自己還非常驕傲,他在訓練基地的軍官考核中拿到了第三名,遠比其他人強,這才拿到上校軍銜。

大部分投誠軍官都沒怎麼讀過書,不認識字,這樣的人肯定不可能有什麼很高的指派,好歹楊寶蔭跟著私塾念過書,算是贏在起跑線。

楊寶蔭在復國軍中也可以說是兢兢業業了,畢竟整個軍隊都是一個德行,十分嚴格,半點容不得馬虎,軍中經常有處分,投誠軍官裡因為違反紀律被直接槍斃的都有,所以楊寶蔭不得不夾起尾巴來。

他原本考慮給自己的新上司侯曉群送禮來著,結果沒多久營區就傳來革職一名營長,因為他給師長送銀子送女人,直接被軍紀部門給查處了。楊寶蔭這才老實,好好地帶兵練兵,甚至都有點不適應了。

這一日楊寶蔭家鄉有親戚來訪,楊寶蔭也算是非常高興。畢竟他現在跟他老爹的關係很差,家族中有人來,他也樂得顯擺一下。

楊家的族叔也是家境殷實的,給楊寶蔭帶來了不少土特產,稍作寒暄之後,這楊家族叔道:“寶蔭啊,別怪叔說你啊。你現在給南明做官,實在不是一條好路。現在外面都在沸沸揚揚地傳,說那太子不得人心,到處殺良冒功,帶著泥腿子們搶奪富人田產。如不是朝廷都以為天下要承平了,沒有重視起來,他也根本打不贏。等朝廷真的認真起來,百萬大軍傾瀉而下,他朱明靠什麼抵擋。到時候你寶蔭又該怎麼辦哦。”

楊寶蔭聽後吃了一驚,他道:“叔叔這話說得有偏頗了,滿洲人畢竟是關外蠻夷,入關來後多造殺孽,為天下生民所不容,太子才是眾望所歸。更何況,明軍逢戰必勝,南方這邊的滿洲人都快給太子殺乾淨了,收復中原不過早晚的事情。”

族叔一拍大腿,道:“寶蔭你真是糊塗啊!我聽說那太子在江南抑制鄉紳,甚至有個百畝土地都要收重稅,更何況你在這邊也不受重視,豈不是屈才。不若還是歸順了朝廷,只要你能帶著手下兵馬和武器渠道郴州,朝廷定然重賞你,加官進爵不在話下!”

楊寶蔭這也聽出來了,鬧了半天這個族叔其實是清廷的說客。不過反應過來之後,楊寶蔭背上就全是冷汗了。這個無知的族叔什麼也不懂,大明復國軍跟舊式的軍隊完全不同了,部隊主官不再是說一不二,部隊有著自己的政工體系,士兵更是定期參加學習教育,要是主官背離司令部的命令帶著他們投靠滿清,下面的士兵自己就能把主官繳了槍。更何況,他的部隊裡軍官都盯著他,現在這個族叔搞的這些么蛾子,說不得已經被軍紀部門查知了。

想到此處,他楊寶蔭如何不害怕。呆在大明復國軍這麼久,楊寶蔭也早就明白了,清軍是絕無可能戰勝大明復國軍的,根本就是天上飛龍和地上泥鰍的差別。他還想著在軍中飛黃騰達,絕不可能趕出“四九年投蔣”這樣的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