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明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223 流民轉移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23 流民轉移民

不提沒有什麼實質任務,非要給自己找事情做的海軍,陸軍這邊的戰役已經進展到了如火如荼的階段。

九江被攻破,就意味著華東明軍已經開啟了向西進取湖廣,向南攻略江西的核心樞紐,兩萬多清軍在完全沒有什麼展開的情況下,直接被消滅。原本清軍為了保衛九江,在這裡囤積了三萬大兵,駐紮於不同的軍鎮,遙相呼應,可攻守相望。

不過明軍從江上來得太快,施琅的投降也過於突然,致使清軍的整個側翼和後方就暴露給了明軍,九江清軍相對江南清軍進行了一些抵抗的,不過他們面對的是武裝到牙齒的大明復國軍。他們嘗試據守,但是明軍的火炮也不是煙花,放了不僅好看還好用。被明軍火力壓制得不行的清軍,甚至在明軍入城之後,還零星的與明軍戰鬥,但是普遍裝備m1步槍和有m2機槍提供火力支援的明軍,基本上是碰一下清軍,清軍就得崩潰。

這個跟有沒有勇氣進行抵抗沒有太大關係,完全是自然反應。

而除去九江戰場,其他戰場上,在一週之內的同時,大明復國軍各部隊也各有斬獲。

李定國率領大軍於兩廣分兩路進發,一路從韶州府向北,李定國親率兩個師的人馬,一日之內突破了清軍的防守,成功攻克郴州;另一路則由李來亨率領,從桂林出發,經全州,進入永州府。由於錦衣衛在零陵早有策劃,明軍抵達之後,清軍發生譁變,使得李來亨順利接收永州府。

跟著李定國一路北上的,其實還有廣東這邊的公務人員和志願者,白明修發動這場突然襲擊,目的其實就是遏制滿清的流民潮,並直接進入清廷控制地區,實質地解決問題。所以大量的明朝官員和軍官們是直接進入湖廣,就地安置流民的。

大批流民們看到軍隊還是害怕,不少人都逃跑,不過明軍方面則開始宣傳南明的流民政策,並且直接開始施粥、送衣物等,還是籠絡住了一大批流民。

李定國攻下郴州之後,並未立即提兵繼續北上,而是會同民政部門處理一波流民事務。實際上需要軍方做的事情不多,他們主要是提供人力,保證安全和協助管理。

主持相關事務的是白明修特地派下來的一位內閣協理大臣,也就是名義上副總理梁修。大明內閣之中,除了首輔唐北廬和一眾閣部尚書之外,還有六位協理大臣,之前都沒有任滿,在白明修進入江南之後,順帶著也就將六位協理大臣全部任滿了。其中包括來自澳洲的兩名大臣姚翰隆、盧世傑,還有舊南明的大臣郭之奇和張煌言,最後是兩名系統人才,分別楊肇和梁修。張煌言現在還以協理大臣的身份暫兼浙江省督。

六位協理大臣中,郭之奇基本等同一個吉祥物,他年事已高,這個協理大臣更多是個榮銜。其餘五位,倒是真的算位高權重,即便不顯於人前,但實際也做了許多工作了。

這位隨晉王李定國北上的協理大臣梁修,便是這麼一位人才。白明修是半年多前徵募的他,一位a級的政務人才,與在緬甸取得非常輝煌成就的吳敏是同級。梁修入閣之後,協助白明修處理的大都是思想陣地上的東西,像是國聲等一系列推動新學的刊物,都是梁修主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入江南後,白明修升梁修為協理大臣,這一次流民事件,白明修直接將梁修派去了流民影響最大的廣東,督辦流民安置事宜。從現階段的成果來看,這梁修也確實為能人一個,流民基本上沒有影響到廣東地面上的治安。隨著李定國率軍北上,為了更好地解決流民問題,梁修也直接隨軍行動了。

李定國對於朝中的重臣都是十分尊重的,他自覺本領都在行軍打仗上面,論上治國是萬萬比不上那些讀書人的。有的時候李定國都要感慨,太子不過是年方十五的少年,但是手段能力上比他們這些中年人都強得多。

梁修與李定國商議說道:“按照太子殿下的想法,這次流民事件對於我們大明也同樣是次機遇。太子殿下眼望四海,天下也不僅是我中華這麼一點地方。讓國人走向海外,進行殖民,不僅可讓國人生活更優,也足推廣王道教化於方外。太子復立交趾省,需更多民人去那邊拓殖生產。整個南海周遭,還有滿剌加(馬來半島)、舊港宣慰司、勃泥等地,太子都希望能夠派遣國人在那裡開拓創立家園。我們這次預計收納湖廣中原的流民,總數會有百萬之眾,太子已經敕令,輸送30萬流民進入交趾省,10萬人進入勃泥,10萬人進入滿剌加,10萬人去舊港,10萬人去爪哇,剩下30萬人,則送往四川。”

李定國聽了梁修的話之後,大為吃驚,說道:“難不成,這百萬災民居然不能回返家鄉了嗎?”

固然李定國已經接受了非常多的新學和新思想,但華夏人安土重遷的農耕文明影響還是深厚深遠的。而且在這個時代,這樣跨洋的遷徙,跟流放也沒有什麼分別了。

梁修則道:“相信我,晉王,他們去到這些新地方,會獲得比以前在鄉里更好的生活。這些災民們大多是在這次災害中破產的百姓,很多人本就沒有什麼田產財產,所以才這麼容易逃亡。而我們將他們送去各殖民地,不僅每個人會獲得朝廷發放的安家費用,而且我們還給他們授田,我們還會在各殖民地興建起不亞於本土的基礎設施,一代人的時間,他們生活的地方,也能像湖廣、江南一般富裕;只要兩三代人的功夫,他們所在地方也是中華了。”

李定國看著安置站裡那些眼巴巴著望著肉粥發放的災民們,心中也不知道是什麼情緒。他相信這些連生存都成問題的災民們,不會計較被送去哪,只要朝廷給他們一口飯吃,讓他們能活下去就行。

“是不是太子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想讓災民去搞他所謂的殖民呢?”李定國心中有個問號,但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