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我是劉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七章: 一氣袁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七章: 一氣袁槐

劉備到虎牢親自督戰的時候,長安也有了動靜。

袁槐原打算把都亭侯朱儁誆出氐道,以確保長安沒有後顧之憂,不料連續派了十來個人去投告急書信,卻象石沉大海一般沒有一點訊息。因為信使都是後腳連著前腳走,費的時間不多,袁槐也說不上來這意味著什麼。

響應鄴都的旗幟已經打出來了,現在就是騎虎難下的格局,一個退身步的地方都沒有,袁槐覺得枯等不是萬安之策,他找了逢紀來,商議下一步該怎麼做。

逢紀在長安是正牌的軍諫議司馬,算是揚眉吐氣,不過比起袁紹的才略來,袁槐實在過於書生氣,這讓逢紀多少有些頭疼。

在商議了整晚之後,逢紀終於讓袁槐明白了一個大前提,扶風徐榮的態度關係著長安一盤棋能不能走得活,原因在於扶風特殊的地勢和豐足的糧草儲備。袁槐對徐榮一直抱病不來見他甚為不滿,不過他非常盲目的信任徐榮不會絕袁家而去,畢竟是嫡系出身,這份香火情不比別處。

為了證明給逢紀看,袁槐次日一早就派人前往扶風郡見徐榮,為得就是徐榮的準確態度。逢紀心裡清楚,袁槐這個舉動與其說是證明給他逢紀看,倒不如說是袁槐要證明給他自己看。不過這種意氣用事的結果肯定不會理想:如果徐榮當真鐵了心的跟隨袁家,那麼不管染著什麼“疾”,肯定會快馬前來報個信。沒有這麼做的徐榮不是在觀望就是已經歸順了洛陽的政權。

“讓袁大司農死了這條心也好,之後免得搖擺不定。”坐在司農府的大廳裡,逢紀呷了一口茶,靜靜的等訊息。

“逢先生,”雖然說已經任命逢紀為軍諫議司馬,不過袁槐依舊習慣稱逢紀為“先生”,而逢紀也確實更喜歡這個看似簡單的稱呼。“目下已節屬三秋,眼看即將入冬,若自函谷關舊道進攻洛陽,其路多坎坷,若是再遇上雨雪,只怕泥濘不堪,先生以為當如何?”袁槐看似信心十足的問逢紀,好象對扶風根本不用擔心,只需要考慮對洛陽的方略。

“真是紙上談兵。”逢紀心中感慨,不過嘴上卻不得不對袁槐提出的假設做出回答,“司農大人不必憂心。自函谷關舊道進攻洛陽不過數百裡路程,大軍不過行三五日可到。雖略有疲憊,尚有一戰之力。眼下劉備困於陳留一帶戰事,必增兵虎牢,洛陽守事皆仗宮衛,此焉足懼?正可一鼓成擒。”

“先生說的甚是,”袁槐拈鬚大笑。

逢紀陪著乾笑兩聲,心中卻在想著去扶風的使者現在該走到哪裡了。讓他陪著袁槐在這裡痴人說夢實在是無趣到了極點,只有讓袁槐在現實中清醒一些之後才能用得上他想好的那些策略:連董卓和呂布奪取弘農,取得整個河南郡以西的軍事主動權,不斷給河南郡施加壓力,同時派遣一支軍隊收割長安以北的荒草,如果徐榮趁虛而入,他就可以在徐榮進兵的路上放一把大火。眼下正要入冬,正是天干物燥,徐榮又不會趁下雨雪的時候來攻打長安,所以這一把火算是燒定了。

兩人正在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閒話,忽然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傳了過來。逢紀精神一振,心道“來了”,他急忙看向廳門處,卻不覺就是一愣,進來的竟然不是袁槐派往扶風的使臣。

“稟報司農大人,河東有緊急軍情送到。”

“什麼軍情?”袁槐和逢紀心中同時“咯噔”一下。袁槐急忙接過軍報,匆匆看完之後,臉上血色頓時褪盡,“逢先生,河內呂布與高順已降了劉備,眼下洛陽之西有河南、孟津、河內、弘農拱衛,劉備更遣大將黃忠守弘農、高順守河內,我軍難有可趁之機。”

“什麼?”逢紀大吃一驚,不敢置信的看著袁槐,緩緩接過軍報,急匆匆的瀏覽了一遍。

“眼下當務之急在於速取臨晉,使長安與河東連成一氣,互為犄角之勢。”逢紀很快冷靜下來,開始分析起眼前的形勢。

“奪臨晉?”袁槐驚異的看著逢紀,“先生莫非說笑?臨晉地屬扶風,本在我等囊中,何必派兵去奪?”

“只怕扶風已不歸長安。”逢紀長嘆一口氣,“長安軍變至今已近一月,扶風至今不曾表明態度,其意已甚明了,司農若是不信,不妨稍待片刻,須臾便可知在下言之不豫。”

袁槐愣愣的看著逢紀,半晌才緩緩搖頭,“老夫非不信先生之才,奈何此事實非老夫所能想象。老夫料徐子恭必不負老夫之望。”

袁槐話音未落,廳外又聽門政大聲道,“扶風信使請見大人。”

“讓他進來,”袁槐脊背一直,手輕微的打著哆嗦。

“稟報大人,扶風郡都尉徐榮拒見小人,只讓人交給小人一封書信,囑咐小人將此書信轉交給司農大人。”信使說完,趕緊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戰戰兢兢的交到袁槐手上。

“小子無禮,”袁槐看完書信,氣得一拍几案,猛得站了起來。

逢紀不聲不響的接過書信,卻見上面只寥寥幾句話,先是問了鈞安,接著明確的表明了立場,“榮雖卑微,然食漢祿日久,不敢行此狂悖之事。”

“司農大人當急速發兵,奪取臨晉,遲則禍至。”逢紀急忙說道。

“一切就依先生之言。”袁槐象是一下老了十年,說話時嘴唇輕微的打著顫。沒有扶風,長安自己就將面臨著一大堆的麻煩,說要對洛陽如何如何都成了紙上談兵,袁槐此刻恨不能一劍殺了徐榮才好。他正想慢慢坐下,忽覺心口一疼,眼前一黑,“哇”的一口鮮血吐了出來,頓時人事不知。

**

“好馬!觀其骨大叢粗,鬣高意闊,眼如懸鏡,頭若側磚,腿象鹿而差圓,頸比鳳而增細,後橋之下,促骨起而成峰,側韉之間,長筋密而如瓣,耳根鐵勒,杉材難方,尾本高麗,掘磚非擬,腹平肷小,自勁驅馳之方,鼻大喘疏,不乏往來之氣。”糜綱驚訝的看著趙雲新得的這匹坐騎,眼中全是豔羨之意,“如果老夫看的不錯,這匹馬乃是難得一見的大宛良駒。”

本來是到陳留一帶收購秋收餘糧的糜綱聽說趙雲馴服了一匹寶馬良駒,愛馬心切的他立刻趕過來看馬。

“糜老爺法眼無差,”趙雲笑了笑,“雲新得此馬,欲配一副鞍轡,還要煩勞糜老爺。”在汝南和陳留一帶,所有將官都稱糜綱為“糜老爺”,因為大家都知道糜綱也是劉備的岳父,只有三個人除外:貂禪、於吉以及王允當日安排貼身照顧劉備的老家人潘丁。

“此事說來甚巧,老夫留有三副鞍轡,都是良工所造。可惜一直不曾得寶馬相配,只好束之高閣。今日肇將軍得此良驥,糜某便以其中的一副相贈,以壯將軍之威。”

趙雲一怔,趕緊擺手道,“糜老爺所藏必非凡品,雲焉能奪人之美?”

“趙將軍說哪裡話來?”糜綱笑呵呵的說道,“自古道寶劍贈烈士,將軍得此寶馬,焉能無好鞍轡?糜某不過錦上添花而已。何況這等鞍轡在老夫手中無非廢物,若歸了將軍,當獲如虎添翼之效。”

趙雲見糜綱如此情切,再拒絕已是不妥,只好深施一禮道,“既如此,雲深謝糜老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將軍無須客氣,我觀趙將軍原來所騎的白馬也極神駿,而典將軍尚無良驥,趙將軍何不解而贈之?”糜綱笑著說道。

“雲早有此意,”趙雲臉顯為難之色,“只是典將軍不願收。”

“此事交在老夫身上,”糜綱笑呵呵的站起身來,“老夫即刻便回汝南,過幾日便將鞍轡送來,至於說服典將軍之事,待鞍轡送到之日自有分曉。”

趙雲送走糜綱之後,笑著搖了搖頭,轉身出門去找典韋,還沒出都尉府,就見一個小兵急匆匆的跑來。

“何事驚慌?”趙雲驚訝的問道。

“有兩人正在大營外撕打,不知是為了何故。”

趙雲眉頭一皺,“是否我軍中將士?”

“不是。”

“遣一隊兵,將此二人分開也就是了。”

“已遣了十數個軍丁前去驅散,不料那二人反說是我們阻了他們打鬥的興致,更捉了三四個兵丁在手,揚言定要見將軍。”

“有這等事?”趙雲頓時被鬧了一個哭笑不得,“典將軍人在何處,可曾前去檢視究竟?”

“典將軍正在巡城,尚未知曉此事。”

這事雖然來得蹊蹺,不過不能任由這兩人將事情鬧大,不然不但陳留駐軍顏面盡失,而且會大漲河北軍的士氣。趙雲心裡掂量了一下,立刻道,“即刻前往大營,由我親自去會會那兩個人。”

大營在望,趙雲遠遠看見士兵圍成一個圈子,大概是包圍了那兩個人,不過沒有聽到將令的士兵也不敢遽然格殺,而那兩個人也不急著出來,還好整以暇的待在圈子裡不出來。

趙雲從報信的士兵嘴裡知道來得兩人都沒有攜帶兵刃,因此他也不去取槍,只是揹著雙手施施然的走向那個圈子。

“是趙將軍來了,”士兵們一陣小聲議論,很快讓出了一條道,趙雲悠閒的一笑,舉步向場中走去。

**

大家如果有**,並且覺得給刀子值得,那就更加謝謝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