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我是劉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章: 精舍之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章: 精舍之論

“好一個徐元直,”程昱走進精舍,喂然嘆息一聲,卻沒有下文,讓劉備和徐庶都看著他莫名所以。

“仲德有何高論,何以敝帚自珍?”徐庶笑道。他與程昱同學多年,知道程昱一旦有什麼難解的事就會長嘆出聲,不過這種情況鮮少能見罷了。今天程昱剛見面就發出嘆聲,讓他心頭一驚。

“無甚高論,”程昱坐了下來,正了正衣襟,“元直寄情於山水之間,得怡然之樂趣,怎能不讓我這般蠅營狗苟之徒羨慕再三?”

“休來誆我,”徐庶失笑道,“程仲德怎會是臨淵羨魚之人?你還是直說的明白,莫來說這等話。”

“你倒精明,”程昱解嘲的笑了笑,“實不相瞞,這次你到宛城來,我反不曉得,還是主公拉我同來得,由是不得不嘆。”

徐庶一怔,扭頭詫異的看向劉備。劉備笑著將經過說了一遍,徐庶這才釋然。

“原來在仲德眼中,庶乃是一惡客。既如此,庶當早去。”徐庶假裝要起身,忙得程昱一把將他拉住,“你慌什麼?我話還沒說完。想當日,我向主公薦你時說‘元直胸中韜略實不下數十萬雄兵,說到觀天象、明地理、識風角,用奇門,昱不及元直多矣。’主公因聽我言,乃遣劉子揚為使,往許昌敦請元直來見,不想元直一句‘守時待命’,竟把我等拒於千里之外,現在想來,宛自灰心不已。”

徐庶本以為程昱會借題發揮,趁機勸說他為劉備效力,沒想到引來了一段牢騷,只得擺手道“若說大才,仲德不愧當世美玉,奈何勸劉郡公就我這等瓦礫?”

“元直先生差矣。”劉備介面說道,“仲德素來誠厚,我料必非誆人之語。此且不論,備以為元直先生非流俗之人,備有數慮,尚請先生一開茅塞。”

“敢問郡公,這流俗之人何解?”徐庶感興趣的向前挪了挪,眼睛關切的看著劉備。

“向有楚狂接輿謂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備不才,此即為流俗之人也。”[注一]

徐庶不禁抿嘴笑道,“郡公以為接輿流俗,此誠可謂驚天之論也,庶敢問郡公,李耳為道家之祖,此人隱遁山林,終老不為所用,公以為與接輿如何?”

“接輿如何能比李耳?”劉備見程昱聽得入神,不禁一笑,“李耳隱遁山林,見周室衰微,便高蹈出世,無人知其所蹤,不比所謂隱於林泉而門庭若市之人。”

徐庶一愣,驚訝的看了劉備一眼,卻沒有說話。

劉備說的痛快,也不管身旁的兩人,自顧自的說了下去,“備曾書寫四句,託劉子揚寄與元直先生,不知先生可已看到?”

徐庶點了點頭,從身後的行囊上取過劉備寫的那四句話,笑道,“本朝莫不以嚴光為賢士,不想郡公如此輕視此人。”

“嚴子陵若果真隱士,何必反穿皮襖垂釣江畔?”劉備冷笑道,“無非自做高明,卻讓天下人看了一回笑話。”

徐庶忍不住笑了起來,“郡公點的切要。若是此人真心隱世埋名,這反穿皮襖確實大可不必。嚴子陵這麼做確有譁眾取寵之嫌。”

“一襲羊裘便有心,虛名傳頌到如今。當時若著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劉備起身沉吟道,“此輩流俗之人,多說無益,只是元直先生必非此中人物,故備恬顏妄攀,欲請先生為備一解心中之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郡公何以知道庶非流俗之人?”徐庶雖然已頗為心折,但還是忍不住再刁難一下。

“想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便知他在吟高山;志在流水,鍾子期便知他在吟流水。千古知音,知得是那弦外之音,卻不是弦中之音。適才我與仲德在林邊聞先生鼓琴,似覺琴音之中有壯志難伸之意。試問,先生胸中既有壯志,又如何會避世而隱,任百姓於水火之中?”

“嘗聞孟公威說汝南公曠達人物,才學胸襟非同一般,今日庶歎服矣。”徐庶拜了下去,“實不相瞞,主公來意庶已盡知,且庶此番來宛城正為主公而來。庶願為主公效此綿薄之力。”他這聲主公一喊,君臣名分就算定了下來。

能讓徐元直投身帳下,劉備心中欣喜非同小可,他正要讓二人都同他一起回去,卻聽徐庶正色說道,“今日天色不早,主公還請回去,三日之後,庶料理完此間之事,必定往城中來尋主公。”

劉備與程昱相互對視了一眼,都不知道徐庶留在此地還有什麼事,但又不好追問,只得怏怏起身。劉備正要出門,卻聽徐庶說道,“主公且慢,庶這裡擬了一計,已在此書信之中,主公若依此計行事,料想江夏可下。”說罷,徐庶從懷中取出一張絹帛交給劉備。

“元直早來,”劉備正色的看著徐庶道,“眼下襄陽刀兵在即,要仰元直之謀處甚多。”

徐庶笑著點頭,又對程昱說道,“明日此地有客來,仲德若是有暇,不妨同來,只是來人只可為你一人。此事切不可輕傳,否則庶無面目見人。”

“究竟來得是何人?”聽徐庶說得鄭重,程昱不禁就是一愣。一旁的劉備聽說連自己都不在被邀請的人之列,心中已經有幾分明白。

“襄陽龐德公,”徐庶淡淡的答道。

即便是早已心有準備,劉備還是被這個名字震動了一下神經。

在東漢末年,龐統的“鳳雛”之名、諸葛亮的“臥龍”之號,司馬徽的“水鏡”道號都是這個龐德公稱出來的,他因此被稱為“知人”,而諸葛亮一直以師禮對待龐德公。

就在眾說紛紜著龐德公已經為孫堅出謀劃策的時候,沒想到這個人卻悄無聲息的來到了宛城。劉備心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難道龐德公根本沒有投身到孫堅帳下?”

【注:接輿是道家的著名隱士,他的這段話說的是“鳳啊,鳳啊,你在這個衰敗的時代出來做什麼?過去的已經錯了,以後的還可以改正。算了罷,這個時候想要挽救這個時代是不可能的,太危險了。”】

**

大家如果有**,並且覺得給刀子值得,那就謝謝了。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